◎ 憨 山
观心。第一微妙法门也。
夫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鲜矣。
是故世闲一切种种苦恼。皆从妄想颠倒所生。若颠倒不生。则生无生矣。
无生则虽生而无生。生而无生。则念亦无念。无念则颠倒何起。有起则非正观也。正观则无不正。
摘自《憨山大师法语选辑》
◎ 憨 山
观心。第一微妙法门也。
夫心为一身之主。万行之本。心不明。欲身正而行端者。鲜矣。
是故世闲一切种种苦恼。皆从妄想颠倒所生。若颠倒不生。则生无生矣。
无生则虽生而无生。生而无生。则念亦无念。无念则颠倒何起。有起则非正观也。正观则无不正。
摘自《憨山大师法语选辑》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圆他的梦。有一个信徒听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虔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鸡、猪、鱼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他爬过一山又一山,当汗..
有一句话叫做公门里面好修行。大家听说过没有?公门是什么啊?当干部的就是在公门里面办公,不是为自己,是为老百姓,叫公门。是不是?为自己是私门,为大众是不是叫公门呢?对不对?为什么叫公门里面好修行?大家知道吗?公门里面特别好修菩萨道啊!你们看过《了凡四训》没有?那了凡先生一开始被算命..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现在仍属恒顺众生的范围,是牺牲自我成就别人。什么叫修行呢?你以为离开父母、家庭,跑到山里去剃了头,说我出了家要成佛,这就是了吗?不是说出家不对,出家绝对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做的是恒顺众生另一面的事,绝非遁世..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你能这样修练你的心,就已经是大菩萨心。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们多少女道友烹饪料理的..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们修行人一定要注意清净身口意三业,特别要注意这个口业,因为语言是很容易造罪业的,但是有的人不重视。以前有一位尊者,他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一位得道者。有一天他跟大家说,过去生他在拘留孙佛的时候,当拘留孙佛大般涅槃以后,留下很多舍利,那么佛弟子们就建起很高大的宝塔来..
◎ 智 者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虚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浊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
(一)健康吉祥,预知时至沈富康先生,家住浙江省萧山农村,五十二岁时开始吃素,五十五岁从萧山兰亭老和尚处受三皈依,六十岁起专事放生。曾以祖遗房屋一间,售得一千元,全部用来买物放生,儿辈每月供养生活费二十五元,除以五、六元买米、盐琐屑外,余款全部放生。居士本多病,自吃素放生后,体力转..
“我”这个概念是外在社会、外在教育、外在环境附加给人的。轮回的整个外在体系在不断地增强人的贪嗔痴,并且让人的欲望越来越重,于是我们就被欲望捆绑、束缚住了。人最关心的就是关于自己的快乐与痛苦,而我们所有的灾难都是因为用错误的方式追求快乐。学习宇宙观,就是要认准解脱方向。否则,任何努..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现在居士到处都在举行各种活动,都在修行,有修念佛的,修禅的,修密的,各种修行方法,不知道怎么修好。很多居士都在问,我们都在修行,修行又出了很多问题。首先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我们有烦恼,没有智慧,所以我..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不应该听闻的有三种。第一个,不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生起傲慢。其实我们若是要听,就听一些诽谤;若是接受,就接受一些指责,一些伤害。我经常跟大家讲,什么叫真正的善知识?能直接指出你的毛病、缺点、弱点的人,这叫真正的善知识。如果我..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为令众生快点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
“南无阿弥陀佛”整句佛号的含义南无阿弥陀佛,梵文音译而来,“南无”一词的发音要注意,读“nāmó”,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或者皈依、顶礼之意。而“阿弥陀佛”,代表的是无量光、无量觉、无量智,延伸意为世间一切有觉悟的人。“南无阿弥陀佛”合起来意思就是说,皈命世间一切有觉悟的人,即“佛”。..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同样的,修行者日常生活中也有七件事不可或缺。日常修行七法1、发愿愿力不可思议。每天清晨,佛弟子都应该效法诸佛菩萨,真诚地发愿,让自己的一天乃至一生都能饶益众生。2、忏悔无始以来,每个人身口意所造作的罪业,可谓无量无边..
释迦佛陀有没有师父?01.乘五百大愿而来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去鹿野苑时,在路上遇到一位苦行者。他问佛陀:“我看你非常舒服,身上有光,徐步安详,不知道你的师父是谁啊?”虽然佛陀这一生示现在成道前拜过两位师父,得到过空无边处定和识无边处定,但佛陀关于菩提分的,是无师智、自然智,并..
我们的成长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在寺院也会生烦恼,但是他生烦恼也不离开。有些人倒不生烦恼,但他来都不来,天天轮回得很开心。在解脱路上烦恼丛生,这个烦恼生得是值得的、有价值的。因为解脱路上,你的业障在不停地往外翻。你在解脱的路上不停地挣扎,这种挣扎是有价值的。有的人轮回得很顺,那“很..
问:虽然都说“人人平等”,但是我却难以苟同。因为比起那些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又能文能武体学兼优的人,自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成绩不好又没什么一技之长,这之间明显有着巨大的差别。请问,我只能把这当成自己的命运而无奈地接受吗?关于这件事,佛教是怎样教导的呢?答:我想,持有和你一样想法..
我们为什么要念经?念经做什么?调伏我的心!你念《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就在对你说法,菩萨的胜行就现前了。经上怎么说、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对经如对佛,要这样用心。经义甚深的,你反观自心就通了。若有众生能够生起清净信心,必定获得无量善根。来源:梦参老和尚..
修行真正有成就的大祖师--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南怀瑾密勒日巴是西藏一位修行真正有成就的大祖师,西藏人认为他是真正的活佛。现在书店里应该有他的传记卖,叫《密勒日巴尊者传》。其实他的传记以前就有人翻译,叫《木讷祖师》,木讷是密勒日巴的简称。在西藏,不管是红教,黄教,白教,还是花教,都很崇..
问: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如何保持四众和合不犯过失?如何保持菩提心坚固不失?如何保持护持大众不退转?如何保持团体如金刚不坏?如何让每个人得法入心精进不退?如何带领大家入菩萨愿海增上善行?常福法师:善哉,能问此事,是汝善心所念,是汝菩提心所念,是汝金刚护法心所念,..
问:佛教说要为出生为人而感到欢喜,但是我不仅不觉得欢喜,有时甚至还会怨恨把我生下来的父母。虽然自己也觉得不该有这种想法,却还是无法为出生为人而感到高兴。请问,佛教为什么说出生为人是难得而可贵的事情呢?答:那些自杀的人,应该是和你一样没有生命喜悦的人吧。其实,只要认真地思索人生,我..
父母不是缺少爱心而是缺少觉醒,亲子冲突,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自己不觉醒。所以你要知道,用禅的智慧来看亲子教育,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学的方法,而是什么?而是提高到你修行的高度,提高到让父母首先要生命觉醒,才能够让孩子内在成长这么一个高度。所以对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是最真实的修..
不管修学哪一个宗派,修学哪一个法门,都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大家所知道的净业三福。从我们净宗来说,老法师为我们提出了五个修学科目,那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是老法师给我们提供的修学科目。很多同修经常说学佛的功夫不得力,念佛的功夫不得力。那为什么我..
很多修行者喜欢用家里最好的东西供佛。最好的沉香,最贵的金银珠宝,都供到佛堂。为什么舍得?因为佛不会拿走,只是帮忙保管而已。如果佛会拿走,他根本不会供。后来他拿去送礼时还很会说话:“在佛前供了三年,佛加持过的,送给您!”他把东西供给佛了,东西就是佛的了,不是他的了.但是为什么不经过..
下面我再想跟大家说说,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为什么我们要把八万四千法门舍掉,专持一句弥陀圣号?那就得说说,这个弥陀圣号的功德,它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功德。我也简单地挑几条跟大家说。那功德要说起来,可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师父已经讲得很细了,我就从中给它挑了几条,跟大家交流交流。第一条,有这..
人的心情,许多是阴性的。例如,害怕、自卑、担心、不好意思、焦虑、无奈、烦心、紧张、慌张、怀疑、绝望、遗憾、失落、后悔、想不通、犹豫等等。害怕是促成,很容易招魔。害怕是一个非常招灾的东西,大家千万要高度警惕之。有的人总说:我省点钱,就是怕以后得个病什么的,好给医院送去。结果,就真的..
多念佛、多拜佛。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就是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一定要把这八个字弄明白,都摄六根怎么个都法、怎么个摄法,净念相继怎么个念法、怎么个继法,得把这个搞清楚。光就这么一带而过,大家都知道这八个字,可是真正能够按照这个做的很不容易。而且都摄六根,最重要的应..
为什么济公喝酒如饮水?——《洞见宇宙的奥秘》济公就是南宋道济禅师。他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修行,经慧远禅师指点,一夕灵机触动,豁然有悟,发狂跳跃,得慧远禅师印证,得四句诗云:昨夜三更月正明,有人晓得点头灯。蓦然思起当时事,大道方知一坦平。道济自悟后深行莫测,言语乖张,不喜念经,嗜好酒..
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谈一谈佛教的五乘教法。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五戒的教法(戒杀、盗、淫、妄、酒的五条戒)能令修持者得生人间,叫做人乘。十善的教法(不犯十恶:1杀;2盗;3淫;4妄语;5两舌,即挑拨离间;6恶口,即粗恶伤人的言语;7绮语,即邪淫言语;8贪..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一、信具足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不必谈。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由僧众结集、传流、住持、弘扬,所以..
很多人在家念经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定不下来总是无法进入状态心烦意乱这样的念经是没有效果的还有一种现象是自己已经进入状态了可是总是有人找,不是爸妈敲门就是微信朋友在找那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是等等再开门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呢这两种问题都是很容易遇到的,第一种是你的修行还不够,可能..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