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音
Tfoyin.Com
网站首页
佛学文库
佛学词典 佛经经文 善书启慧 佛学文章
佛乐聆听
佛音专辑
禅心视频
佛学动漫 佛陀转
菩提镜观
佛菩萨相
静书梵行
抄心经 大悲咒 药师经 阿弥陀经
佛寺导览
佛教寺院 佛教寺庙 祠堂祖祠 道观古刹 庵园精舍 国学地图
快速链接
佛历查询 藏历查询 黄历查询 随喜打赏 法物流通 关于我们 在线直播 网站地图
首页 /文库/文章/佛学常识/什么是“明镜台”?

什么是“明镜台”?

发布时间:2025-05-23 14:55

相关推荐

词典

月轮观之五种三昧

月轮观五种三昧者:一、刹那心,二、流注心,三、甜美心,四、摧散心,五、明镜心。一、刹那心 谓初心见道,一念相应,速还忘失,如夜电光,蹔现即灭,故云刹那。二、流注心 既见道已,念念加功,相续不绝,如奔流注,故云流注。三、甜美心 谓积功不已,乃得虚然朗彻,身心轻泰,玩味于道,故云甜美。..

2个月前
词典

止观不二

止者法性寂然,观者寂而常照。止好比明镜和止水,观又如明镜和止水一样,能影现万象,所以止和观,是不二的,是一体的。

2个月前
词典

本来无一物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假不实,缘生如幻,所以说本来无一物。六祖坛经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个月前
词典

惠能(638~713)

Huineng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

2个月前
词典

口称三昧

(术语)一心不乱,唱佛名也。又,依称名之功而发得三昧,故谓之口称三昧。三昧者,谓心性清澄如明镜,以至能照万像之位,且为得此位,心修行,亦曰三昧。盖三昧之名,通于因果也。观念法门曰: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2个月前
词典

天地镜

(书名)照天地实相之明镜也。仁王经下曰: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护国珠,亦名天地镜。嘉祥疏六曰:天地镜者,般若照世界无所有故。

2个月前
词典

灌顶坛授弟子道具

(杂名)灌顶前有杨枝,金刚线之二种,灌顶后有金錍,明镜,宝轮,法螺之四种。见大疏八,演奥钞三十。

2个月前
词典

宝镜

(物名)至宝之明镜也。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曰:若为求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般若轨二十一种供物中第十八为宝镜。又神前置宝镜,是坛境也。

2个月前
词典

宝镜三昧歌

(书名)洞山大师所作。比心于明镜也。会元十三洞山章曰:因曹小辞,师遂嘱曰:吾在云严先师处,亲印宝镜三昧,事穷的要,今付示汝。宝镜才命论曰:心彻宝镜。注曰:夫心以鉴物,庶品不遗。洞彻幽明,同乎宝镜。..

2个月前
词典

说戒如明镜喻戒体

子题: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全毁生忧喜、戒体即五篇根本含注戒本·皈敬偈:“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说戒亦如是,全毁生忧喜。”(含注戒本卷上·一·一三)戒本疏·释皈敬偈:“(一、分示)就解众法教行喻中,亦有两行。初举教为明镜喻;显作犯止持之人,准教立行,要由说听之功也。后举教为神..

2个月前
词典

四智心品见分等定有相分不定

【四智心品见分等定有相分不定】 p0471佛地经论三卷九页云:复次如是所说四智相应心品,为有相分见等分耶?定有见分照所照境。有自证分,通照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照自证分,故亦定有。若无如是三分差别;应无所缘。应不名智。相分不定。有义,真实无漏心品,无障碍故;亲照前境。无逐心变似前境相..

2个月前
大安法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文章

大安法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称为优婆塞、优婆夷,翻译成中文叫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堪能亲近三宝,承事供养,种植福田的男居士、女居士。那么,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若展开来说,内容非常繁多,现略说如下:一、不杀生..

7天前
净土法门法师:人到底来世间是干什么的
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人到底来世间是干什么的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目的何在?这个问题很难答复。你看看这个社..

9天前
吃什么水果最清火解暑?苹果吃多有损心肾
文章

吃什么水果最清火解暑?苹果吃多有损心肾

今天我们就来分辨一下,夏天哪些水果可以帮助降火,而哪些水果又会引起虚火上升,然后挑对水果吃出好身体。夏天并不是什么水果吃了都好,要分清哪些是容易上火的水果是,哪些是解热的水果。寒凉水果解燥热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

9天前
元音老人:验证你修行功夫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文章

元音老人:验证你修行功夫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达到平等无为之境。作到这个地步就能变..

10天前
元音老人:什么是中阴身_人人都有中阴身吗
文章

元音老人:什么是中阴身_人人都有中阴身吗

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真正悟道的人没有中阴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也没有中阴身。什么叫中阴呢? 就是前身已坏,后身未起。前面一个躯壳已经坏了,还没有投胎到后面一个躯壳,当中的这个阴界之身,就是中阴身。这个中阴身是以风大为主,所以它有五通。六通当中他没有漏尽通,他只..

11天前
元音老人:什么是心中心法_如何修行心中心法
文章

元音老人:什么是心中心法_如何修行心中心法

什么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唐密、藏密红教、东密各有传承。心中心法在西藏和日本都是不轻传之密法,不经过一番艰苦的修习,不具备相当的密法基础,是很难得到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重新崛起的无相密乘心中心法,既不是来自东密,也非来自藏密,而是我们汉地独有之传承,远在唐密中就有的。如何修行心..

11天前
元音老人:何谓大手印_什么叫做大手印_什么是大手印
文章

元音老人:何谓大手印_什么叫做大手印_什么是大手印

恒河大手印和禅宗一模一样,它也不讲用什么法修,而是讲无修无得无证,直指人心成佛。但无修无得无证这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智,我们要证到这种境地,才谈得上无修无得无证,而不是空口说白话的。如果仅懂得一些义理,而没有做到心境一如,顺逆无拘,纵横自在,就说无修无得无证,那就完全失去意义了!所以..

11天前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_明心见性的境界是什么
文章

元音老人:什么是明心见性_明心见性的境界是什么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槃。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注脚。一、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文章

元音老人答: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

问:我心中没有妄念,与西方净土有什么两样?元音老人答:心体没有两样。因为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有人说大话,心不肯空。事情来了他还著相,著相了就不是净土。。著相生西方,只能是生凡圣同居土。西方有四土的不同,一者,一心用功念佛了但不知一切皆幻现,执为实有,而生事相的净土,亦得极乐庄严的受用。二者心..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
文章

元音老人答: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

问:请谈谈心与境的关系,什么是内境、外境?元音老人答:境,就是我们思想起的幻境。一个念头起,就有一个影子。心就是境,境就是心。没有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没境了。果能把心境消光了,就好了。心境顿消溶就是一下子心和境都消光了。打坐时,能念所念一起脱落,心与境都没有了。内境是我们的身心世界、思..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什么叫观自在?
文章

元音老人答:什么叫观自在?

问:什么叫观自在?元音老人答:观照自己在本位上不动摇。这个自己不是肉身的自己,了了灵知才是自己。但又不住了了灵知。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
文章

元音老人答: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

问: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元音老人答:在修法前,显教的书都可以看。但重点应看明白正知见,开发菩提悲愿,建立正确身心行为的书。在师父传你法后,应该看有关修这个法的经论和其他参考书。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成佛资粮是什么?
文章

元音老人答:成佛资粮是什么?

问:成佛资粮是什么?元音老人答:成佛的资粮:(一)打坐入定,除障开智慧;(二)广做善事,积累福德。因佛是二足尊,即。

11天前
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文章

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说起烦恼,人人在所难免。虽不希望,却很难摆脱。烦恼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也是各宗教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对烦恼的认识决定了能否真正解决烦恼。所以剖析烦恼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烦恼。抛砖引玉,欢迎指正。解决烦恼问题,就是要解决人心空虚、不安、恐惧、混乱、无奈等等..

11天前
元音老人答:《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
文章

元音老人答:《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12天前
元音老人答:悟个什么?
文章

元音老人答:悟个什么?

问:悟个什么?元音老人答:三世诸佛也不识!还会么?。现在人根机太钝,修禅定不易开悟,唯有净密双修似较合宜,此诚无可奈何之事也。但遇有缘之志者,亦可摄受一、二以教之。

12天前
智渡法师: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
文章

智渡法师: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

居士问:凡事皆有因缘,给别人排忧解难会干扰他人的因果。请问,会遭到果报吗?有些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智渡法师答:此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或因妄语,或因邪命,或因偏差,或因天机,或因惩罚,或因诽谤,或因我慢,或因轻蔑,或因瞋嫉.......总之,神婆在帮人看病时,犯..

14天前
什么能够终止你嗔恨的轮回
文章

什么能够终止你嗔恨的轮回

一切的嗔恨,以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是因为我们处在无明的状态,在不明白的情况下种下的恶业,在明白的情况下,再大的恶业也种不下。 当嗔恨升起的时候,你是处在无明当中,你会生气吵闹说出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话。而当你发现这个嗔恨,一刹那间,发现这个嗔恨要带走你的时候,你当下从无明当中清醒。但..

16天前
告诉你什么是佛缘
文章

告诉你什么是佛缘

很多刚接触佛教的人,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某某高人说我有佛缘,你看我是不是佛缘很深?今天就来告诉你,什么是佛缘。一、心中有佛是佛缘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无处不在,修佛不在表像,而在内心。佛不是要我们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

18天前

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推荐
点赞文库
收藏文库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微信

微博

QQ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复制链接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