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寿禅师说:“世人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人多杀生是因,于是就有刀兵劫的果报;因为你杀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来杀你,要你还他的命;你欠他的钱不还他,他就来烧你的家,使你损失财产;把你的妻子离散了!而且报应是相当的,所以我们要洗洗耳朵,好好的听佛说的话啊!”
转自《戒杀长寿的真相》
慈寿禅师说:“世人多杀生,遂有刀兵劫;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人多杀生是因,于是就有刀兵劫的果报;因为你杀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来杀你,要你还他的命;你欠他的钱不还他,他就来烧你的家,使你损失财产;把你的妻子离散了!而且报应是相当的,所以我们要洗洗耳朵,好好的听佛说的话啊!”
转自《戒杀长寿的真相》
【果报】即由过去的业因,所招感的结果。此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异熟果等。此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的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的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美丑、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若就时间而言,则..
遇到人家侮辱我时,先反躬自问,责备自己定有不是之处,而应得如此报应,心中毫无怨尤。
(术语)台家所立之三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三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三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为自受用报身。对于初地已上菩萨应现之报身。名为..
(名数)三身者法报应。三德者法般解。二者配对,则法身即法身之德。报身为般若之德。应身为解脱之德。
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之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应。(二)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
【四喻】金光明经:四佛同举山斤海滴,地尘空界,尚可尽边,无有能计释尊寿命。天台释云:若从信相所疑,应言寿有量。若从四佛释疑,应言寿无量。孤山索隐,未善此文。执能喻之有量,迷所况之无量。以下三无常之数,释上三常寿之身。报应淆混,疑释颠倒,垂裕后昆,当详察焉。..
(术语)与三昧耶形同。但从佛身谓为身。法报应之三身。密教如其次第谓为种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塔婆,宝,珠,莲华,五钴等为大日之三昧耶身。当于显教之报身。依通门,则一切之事物,尽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依别门,则以塔婆为大日之三昧耶身,乃至以莲华为弥陀之三昧耶身等,各有别个之标帜。杂谈..
好好的过人生花不见得比草幸福,月不见得比日温馨;您不见得比我痛苦,我不见得比您快乐。幸福是没有一定的标准,快乐也没有一定的准则,完全决定在自己主观的意识型态。富有并非代表快乐,贫穷并非表示痛苦,苦乐是自我内心所创造的偏见。正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般人..
佛法就是教我们禅生活◎ 净 慧佛法为什么要建立?佛陀为什么要出世说法?大家可能会异口同声地说:《法华经》上告诉我们,佛陀出现于世是为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就是佛陀要出世说法的本怀。但是众生与佛究竟有什么差别?差别的根本点在什么地方?我想来想去,这个答案只有..
学会以正念保护我们自己的艺术一行禅师阅读提示:本书诉说一行禅师和他的学生在战时修习和平的故事,并且为我们提出许多简单、有力的建议,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实行,终止内心的暴力,让和平在我们身上保持活跃,积极地培养理解、爱和慈悲,即使面对误解和冲突时仍不改变。在这一章的练习,帮助我们转化..
◎ 楼宇烈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说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禅宗怎么样来修证,怎么样才能了脱生死,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将禅看成是和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很神秘的、彼岸的一种境界。然..
宣化上人有几句话讲因果报应:今生不笼鸟 来生不坐监今生不钓鱼 来生不讨饭今生不杀生 来生无灾难今生不偷盗 来生无抢案今生不邪淫 来生不婚变今生不妄语 来生无欺骗今生不醉酒 来生不狂乱你今生若不笼鸟,不把鸟装到笼子里,好像礼拜天有一个小孩子,带来一只装在笼子的小鸟,鸟吱吱叫,他就说那只小..
问:我们修法的人该看什么书?元音老人答:在修法前,显教的书都可以看。但重点应看明白正知见,开发菩提悲愿,建立正确身心行为的书。在师父传你法后,应该看有关修这个法的经论和其他参考书。
佛陀去了佛的世界。佛的寿命肯定是无量的,但是在你看来佛的寿命是有限的。你的福报有多少,你看到佛的“寿命”就有多少。就像古代的印度人只能看见释迦牟尼佛短短的80年一样。这里的四万劫、八万劫,是那尊佛传法时,依照那个时代众生福报所显现出的寿命。太阳落山,不代表太阳消失“死亡”了,是我们..
问:我们为什么要发愿呢?元音老人答:愿为一切事物成功之母。愿能成事。所以人如果没有愿,碰到困难就不肯修行了。我们心中心法第一印就是菩提心印,要发成佛的大愿。成佛必须靠众生,佛是福德、智慧两足尊。
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研修处负责人悟光法师、学修处负责人禅兴法师和两名常住义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佛教界的一些问题与法师们畅谈了近两个小时,他对问题的清晰认识和精辟见解令..
导读:一些人学佛,或多方寻师,或多处参学,藉大善知识之指点或圣地之加持,或多或少会有收获。当然,多数人更希望能有所悟。那么,悟在何处?亦即从何处起悟呢?其实,关键还是这颗心,悟,是从心上来悟的。这颗心,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也是我们真正的归宿。生命的长河中,很多人都在寻找生命的归宿..
成刚法师答: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问: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师父:因为我们的本师乘愿来到世间设教,就是为了教化我们在迷的众生,使令我们返迷为悟,走出苦..
居士问:凡事皆有因缘,给别人排忧解难会干扰他人的因果。请问,会遭到果报吗?有些神婆帮人看病干扰了因果,遭到报应,请问是什么原因?智渡法师答:此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或因妄语,或因邪命,或因偏差,或因天机,或因惩罚,或因诽谤,或因我慢,或因轻蔑,或因瞋嫉.......总之,神婆在帮人看病时,犯..
◎ 宣 化病后始知身是苦,死后方知错用心。这是众生的通病,在没有病时,满以为在世间非常快乐和满足,到有病的时候,不能动,也不能吃,一切都不自由了,再加上种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才觉得原来这个身体是令我们苦的,可是呢?已经太迟了。所谓: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谁叫你自己在没病的时..
◎ 钱 穆我们该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人性善的信仰。刚才说,人也有兽性,但经过文化陶冶、教育熏蒸,可以变化气质,教人人向善。子孝可获得父慈,兄友可获得弟恭。人心有感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整个社会从一个人的心感去,不要短视,不要狭看。如岳飞是一个忠臣,在当时,他并没有感动了宋高宗和秦桧..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个“佛”字又怎么样解释呢?佛,是印度语,具足叫“佛陀耶”;中国人欢喜简略,所以“陀耶”两个字就给删去了,就用一个“佛”字。因为“陀耶”没有翻译成中文,一般人以为这个“佛”字就是中文了;不是的,这个字虽是中文,音不是中国话。..
◎ 余世存 近现代中国在中国史上是较为特殊的,是非常道,用新儒家的观念,这是一段坎陷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精神观念、物质成就、人物风范,在现代化极为张扬的参照里,一时黯淡无光,甚至被视为落后、反动保守、糟粕、遗老遗少一类,理想主义、唯物主义、全盘西化、斗争哲学、科学主义、革命精神、拜金..
阿弥陀佛。七月半,在中国来讲叫中元节,在印度则被称为佛欢喜日,我们中国人把它当作是鬼节,其实不是鬼节,而是僧众们结夏的最后一天,僧众们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修行,修证,忏悔,很多人都在这一天得以悟道,证到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果位,所以居士们会在这一天来到寺院供养三宝,供..
我们为什么落到六道轮回之中?我们本来是真如。真如无愿,能现二相:涅槃门和生死门。涅槃门是佛门,可以通向究竟解脱、究竟清净;生死门是虚幻之生灭门。我们不执着于涅槃门而执着于生死门,故落于轮回之中。真如没有愿力加持的。没有愿力凝固故,我们才会执着于生死门。此愿力是以无我之大悲心而利益众生。..
◎ 梦 参一般禅堂的禅,大都是宣扬祖师禅。与如来禅依着心、意、识来参不同,祖师禅是断绝了心、意、识来参。大家想一想离开心意识,你还参什么?因此进入禅堂的时候,你要至心观想,什么叫禅?禅就是心,简单说就是直指人心。禅门一炷香,顿超直入立证菩提。顿超直入不假次第、没有言说,到这个时候不..
慧远大师佛教的报应模式有哪些,我们知道佛教的报应模式有三种,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生报者,来生便受;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受之无主,必由于心。心无定司,感事而应。应有迟速,故报有先后。先后虽异,咸随所遇..
1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看到许多作恶的人活得很不错,地位很高,拥有很多的财富,他天天作恶,好像没有报应,他自己也不相信有报应,这什么缘故?这些福报都是他过去生中所培的,他还没有享完,他所造的罪业,果报没有现前。2 为什么罪报没现前?他福报没享完,等到他福报享完之后,这些罪报就现前。罪报现..
达真堪布:我们用善业来消除业障,算是浪费因果吗?黑白业果,丝毫不爽衰。“黑”指的是恶业,“白”指的是善业。无论是恶业还是善业,都不会有浪费,都不会有突然毁灭或消失的时候。如佛在《百业经》中讲过:“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都是从我们的身..
出家人是创造智慧财富的人。出家人能够放下万缘,让身心清净,让大脑冷静,能具有智慧,是不是人群当中的明灯啊?智慧是不是财富?答案是肯定的。清净莲花目如来的像法中,距离圣贤的时代远了,很多人就开始造恶业了。这里面也是告诉我们,出家人的重要性。罗汉是谁?罗汉就是出家人,修道证果的出家人..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