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慈法师答:举古时候的时间上感觉太遥远,举当代的又似乎不便。就举距离我们现在仅仅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若干位举世公认的大善知识吧,他们是: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弘一大师、来果禅师、谛闲大师、寄禅大师,杨仁山大居士、高鹤年大居士、夏莲居大居士、关炯之大居士、欧阳渐大居士、丁福保大居士、夏丏尊大居士,等等。
相关推荐

崇慈法师:做人为什么要谨言慎行_人要学会谨言慎行
为什么我们要谨言慎行,尤其是生活中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一天两位居士聊天刚好聊到这个话题,并且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居士说:因为别人不可能知道你的言行哪些是有意,哪些是无意。你也不可能在自己每个言行前面,都加上一句我这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注解。正如我们都会对别人的言行进行解读..

崇慈法师:如何做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善士问:如何做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崇慈法师答:用佛法的话说,具有智慧、慈悲、心量和长远的眼光,具备这几点,可能就能够走向完美有这个完美的目标了,如果没有前面的这几点,我们讲完美可能是自己都无法承认自己是完美的。..

崇慈法师:为什么要在头上烧香疤?
出家僧人在头上烧几个疤,有烧三个、六个、九个、十二个的,这个不叫戒疤,叫香疤。这个跟受戒没有必然的联系,准确地说它就是烧我们的身体来供佛,来表达这样一种虔诚的意思,你来花两块钱买香,我用我自己的身体来烧香供佛,通过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特殊愿望,或者说表达一种特别的意义,来..

崇慈法师:七慢是什么_佛教七种慢的解释
在不计其数的佛教名词术语当中,有一个相当有趣的名词慢。但是它的意思不是快慢的慢,而是傲慢的慢。用它来组成的词句比较常见、为普通信众所熟知的有傲慢、我慢、贡高我慢等等。如果我们用心咀嚼一下这个慢字,你会发现一个奇妙的地方:为什么表达傲慢意思却不用傲而要用慢呢?哈哈!在生活当中好像越..

崇慈法师:经常做事毅力不够,能怎么办?
曾有人问,常常做什么事情毅力都不够,该怎么办?崇慈法师说,克服自己毅力不够,推荐两个办法。一个是用现实的生活来激发自己,就是说自己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不能整天谈理想,谈一些海阔天空的话题。毕竟要吃饭,要睡觉,要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这些都是很现实的,现实到我们想回避都回避不了的地步,..

崇慈法师:佛教说的法是什么意思
法在梵语单词里面叫作达摩耶,法是我们中国汉字的翻译,翻译家在翻译这个单词的时候下了一个定义,叫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个定义要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功底才看得懂,不然的话,翻译了还是等于没有翻译,什么意思呢?就是它一定是有它的轨迹、有它的规律、有它的自性,它一定按照它自己的自性出现、运行..

崇慈法师答:在生活中,善知识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崇慈法师答:在生活中,善知识留给人的印象是:人格品德的高山,智慧福报的宝库,值得千千万万人和众生敬仰顶礼的楷模。因为善知识是示现在生活中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所以使人更加近距离感受到其人格的光辉、人性的美。其深邃的智慧、卓绝的品行、庄严的修养时时刻刻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给有缘得以亲近过..

崇慈法师答:是不是有什么咒语,在吃动物肉时念了就会超度它们?
崇慈法师答:没有。绝对没有。如果是因为饥饿、衰老、疾病、寒冷等原因而死去的动物,佛弟子见到了,可以诵经念佛为它回向超度;如果是将健康的动物残忍宰杀而用于充口腹之欲,其行为本身就已经违反佛制、伤慈悲心了,哪里还可以假惺惺地念什么咒语超度!如果这样说,那我现在想吃人肉,我到你面前念个咒语,然后..

崇慈法师答:那么,为什么还要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呢?
崇慈法师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两句话是涵盖一切的总纲领。心即是佛,心即是魔;心即是圣贤,心即是凡夫;心即是崇高,心即是卑污;心即是天堂,心即是地狱等等;心即是一切。因为是心造作一切,是心成就一切。反过来说,佛即是心同样如此。佛从心生,魔也从心生;圣贤从心生,凡夫也从心生;等等,一切皆从心生。故..

崇慈法师:民间有女性死后要“过血河”的说法,佛教怎么看?
善士问:民间有女性死后要过血河的说法,佛教怎么看?崇慈法师答:这个是民间长期以来,带有侮辱女性歧视女性的一个传说。说女性因为天然的生理现象,直白的说就是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这些天然的生理现象,在无知无识的一些人眼里,用阴暗的角度来解读,乱编一些瞎话,认为女性就有罪过,生来就有罪过..

崇慈法师答:什么是“佛前佛后难”?
崇慈法师答:佛法讲人身难得。在六道轮回当中,要生到人道,得到一个人的身份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尤其是得到一个身体健康、心灵正常、生活环境、各种遭遇等等都很完美的人身更是千难万难。佛法讲得人身如掌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既然如此难得,就要倍加珍惜。珍惜人身的方法不是纸醉金迷、狂吃狂喝、贪婪算计..

崇慈法师答:灾难是怎样引起和发生的呢?
崇慈法师答:真正完全属于大自然客观引起的灾难占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的灾难都是人为引起的。作为万物之精灵的人,应该尽己所能控制和避免大自然的各种灾难,而不应该烦恼炽盛、欲望膨胀以种种荒唐行为给各种灾难火上浇油。所谓人以善感,天以福应;人以恶感,天以灾应,这个天就是因果法则,这个善和恶就是人..

崇慈法师答:佛经当中对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崇慈法师答:佛经典籍当中,诸佛菩萨、历代高僧大德对善知识的定义和诠释很多,处处可见。这里摘录一段《大乘金刚心论》当中的经文:文殊菩萨问佛:云何行持,名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心性柔和,戒行精专;心无贪妒,物无爱恋;心行平等,意无憎爱;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总持,好心与人,不求果报;行门清净..

陨石知识与藏传佛教法器
陨石知识与藏传佛教法器陨石是非常稀有的外来太空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科研,收藏和经济价值。鉴于目前国内陨石市场情况复杂,龙蛇混杂,真真假假,浑水摸鱼等情况严重,很多星友对自己手中的陨石认知不够,导致被蒙骗的事情时有发生,把自己手中珍贵的陨石当成白菜卖给别人,甚至被一些自认为是砖家的..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数息之目的「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鼻息、气息。修数息观,是将心念靠在气息与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迁流与昏暗。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若将此诸病态去除,不仅可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进一步更可使..

雪漠:如何鉴别真假善知识?
雪漠:如何鉴别真假善知识?◎陈亦新: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雪漠:佛教中有一种鉴别真假善知识的方法。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人,是愈加贪婪、仇恨、愚痴,还是日渐清凉、明白、破执?他们是在升华还是在堕落?这是最主要的。如果一个法越修越傲慢、愚痴、仇恨、贪婪,这种修就没有意义。..

真圆法师:佛法是指导生活实践的真理智慧
佛法是真理智慧,释迦牟尼佛证悟此真理体系。设若释迦牟尼佛没有证悟佛法,佛法真理依然恆古常尔。牛顿三大力学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设若非牛顿发现,马顿发现可以不?驴顿发现可以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人都可以。三大力学定律在狭义宇宙中是公理性规律,并不因为是牛顿发现的,就可以理解为牛顿发明的。同..

真圆法师:智慧与知识
智慧与知识智慧在梵文汉音为般若(prajna-)。简单说智慧就是面对情境分析,判断善恶、正邪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知识的累积。知识是我们在生活、中课堂中不断学习获得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然而知识的累积和智慧毕竟不可同日而语,一个博学的人未必是个智慧的人,一个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未必没有智慧。而..

远离魔障破除魔障—我的几点修学心得
远离魔障破除魔障—我的几点修学心得下面是我个人修学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心得,写出来供养给大家,不当之处,敬请指教。一、首先要端正自心,至心念佛我在发心学佛之前,长期在梦中遇见不同的异性,并与之亲近,由此得到的恶果和其他劝诫戒邪行的文章所写相似。发心学佛后,很想戒断这种心意恶行,但一..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
我们过去在美国给学佛同学说了五个戒,希望我们大假努力都能把它兑现;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佛在这“三福”最后的结论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修净土往生一定要受持。为什么?这是往生的正因。这三条重要!第一条“孝养..

通向大善的灵感
我们平时用功,怎么知道自己的功夫如何若何了?有一个很好的指标,那就是看看自己的憎爱心怎么样了?看看遇事是不是会分别?是不是会憎爱?尤其是在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出现的时候,自己的憎爱心如何?能否放下?是否马上放下?是否思考后放下?是否放不下?自己很惭愧,要想一下才放得下,还是..

惟传法师:善知识如何协助我们醒过来?
善知识如何协助我们醒过来?空海真正能够协助大家的,就是协助大家去看到自己看不到的,协助大家去发现自己不容易发现到的「死角」。以世间法的比喻而言,就像一部计算机里面,还是会有很多不同层次的状况,有的计算机可以自己检查出病毒而自行扫毒;有比较严重的,自己没办法处理,就必须请人家来协助扫毒。在..

成峰法师: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
从《菩提道次第略论》谈起善知识的含义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音译作迦罗蜜、迦里也曩蜜怛多。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善知识的种类《旧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说有十种善知识,即:能安住菩提心善知识、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能令..

99 我的善知识朋友具有天耳、天眼,且能跟其他境界的...
问 题(把心意脱离色身)1. 我的善知识朋友具有天耳、天眼,且能跟其他境界的人沟通,那是真的吗?为什么她能经常使心意脱离色身?她曾说过:有时候能自动脱心意。至于在吉祥富翁水池里泡身的仪式里,她的女儿所看到的她,真的是她吗?修行而能把心意脱离色身的人,应该怎么处理?2. 那位老隐士真的有吗..

大安法师: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大安法师: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这里也就透显出印祖教我们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在解门,很多人一上来,特别是对有文化知识的人,一上来,他本能地就想博览众经,什么经都想读,宗门、教下、密宗,他都要想了解。固然他这种求法的心,这种好学的精神是很可贵的,但是这里蕴..

智海法师答:什么是“修学三种慢”?
智海法师答:三种慢,一是我们一切修行靠自己,这个是业慢,就是一切修行靠自己,对我们自己修行要有信心,不要老是依赖别人,要以自己为友,树立坚强信心!我们一定能对治烦恼,要有这种自信,在对治烦恼跟前要树立信心,如果我们对治烦恼丧失信心,两军相逢勇者胜,还没有打仗,我们信心先败。三种慢的体相:业慢:我..

智谕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金刚藏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金刚藏章「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繞三匝。长跪叉手 。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 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 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

智谕法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文殊章■第一次修学师父:注意到,不可看注解。刚才我看下面有注疏,不可看!你先用你的悟性用功,然后对照,这本经注疏家悬殊太大。修学过两部经了(金刚经、心经),对于谛理多少有一点认识了,你不妨牛刀小试看看它锋利不锋利?我以前和大家讲,二谛有时不够用,所以他用..
是不是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不能随便打坐?
问:请教上师,我最近开始每天念经,今天自己试着打坐,先是感觉身体左右晃动,然后又前后晃动,之后斜着左面然后是右面,后来感觉转圈晃,再后来是头转圈的晃动,都是小幅度的,很有规律地晃,然后我就想起来,慢慢把眼睛睁开了,我动不了,头感觉还是在晃,大概过了几分钟,慢慢动动眼睛,又慢慢动动..

这一句佛号可不得了,世出世间至高无上的大善、究竟圆满的大善!
这一句佛号可不得了,世出世间至高无上的大善、究竟圆满的大善!下面说,「盖净土是他力法门」,净土宗可以说是,阿弥陀佛靠得住,我们可以全心投靠,把自己完全放下,完全投靠阿弥陀佛。「弥陀六字洪名」,这一句名号,「与一乘愿海」,一乘愿海就是四十八愿,统是他力。「今依靠佛愿,回向往生,是为..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