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虽然带业往生,烦恼要是没有伏住,这就要看临命终时的缘分。
2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临命终时念头错了,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3统统要放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就去不了。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放不下不要紧,等临终时候会放下。但是你怎么能真正自己有把握,临终时候你会放下?4现在放不下,那往生的时候就得看缘分,你缘殊胜,临终的时候遇到善友助念、善知识开导提醒,这最后一念是念佛,你还能往生。5万一到那个时候,没有遇到,找不到人怎么办?如果在临终那一刹那,那是关键的时刻,没有遇到善友、善知识,家亲眷属又哭又闹,牵肠挂肚,一念错了,就不能往生。6就怕临终有人扰乱,这种情形很多。家亲眷属来看你,他也不是有意来害你,世间讲这是人情,可是在念佛人来说,那统统叫魔障。为什么叫魔障?你临终那个气没有断,他来折磨你,来障碍你往生。7所以平时不放下,临终的时候要想真正放下,决定要靠助缘。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提醒你,你想到自己快要死了,反正带不去,算了,一切放下,这才能成功。8如果没有善知识提醒你,你对这个世间还有很多贪恋,你还牵挂着,你不能放下,这一生虽然念佛,西方世界你今生没分。9觉悟的人放下,彻底放下,所以他生死自在;你不肯放下,你还有一丝毫牵挂,你去不了,你不能怪别人,你只能怪自己。10修念佛法门,往生西方世界最要紧的条件是深信切愿、一心系念。深信是决定没有怀疑,切愿是恳切的愿望,愿意见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系念是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念头都没有。11世间人往往亲情放不下,儿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这是往生的大障碍!你把儿孙换成阿弥陀佛,那就是一心系念;你财产放不下,你把财产换成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挂念极乐世界,那就叫一心系念。12诸位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过眼云烟,给你眼睛看一下,你什么都得不到!13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全是假的。连自己的身体,连自己思惟想像那个心都是假的,都得不到,这是事实。14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得到,包括自己的身体。你晚上睡觉睡熟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晓得,是不是?这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所以你那个牵挂白搭了,一点用处都没有!15你牵挂极乐世界,牵挂阿弥陀佛,那真管用,为什么?你有愿往生,到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现一个最亲切的身来接引你。16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物质享受的富贵,这个世间怎么能比!你们今天把黄金宝石看作无价之宝,戴在身上觉得美得不得了,在西方世界,黄金是铺地的,七宝是钢筋水泥建筑材料,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到你们把这些东西挂满身,笑掉大牙!17人生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所以要觉悟,不要愚迷,人情、恩怨、情爱、财产这些东西统统是害人的,使我们贪恋娑婆世界,永远不能出离。18真正觉悟了,这些东西统统叫魔障,要把它丢得干干净净!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受它的害,这一生还要再受它的害吗?看清楚、看明白,统统丢掉,不再受它害了,我们这一生才真正能出离。相关推荐
胜流真如
【胜流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的真如,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殊胜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殊胜,故名其根本曰胜流。参阅‘十真如’条。..
胜解心所
【胜解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
二应身
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下地
三界一共分为九地,境界恶劣的称为下地,境界殊胜的称为上地。
十殊胜语
(名数)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也。..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p0227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离染故。以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又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随其胜解,如应示现,殊胜功德。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p0290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于其成就世间正见多闻不定住正法者,即成就此世间正见多闻得定住正法者,当知略有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何等为五?谓彼第一住正法者,先由其心未得定故;奢摩他支、戒、未清净,亦未鲜白。即此第二住正法者,心得定故;清净鲜白。当..
二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
十一殊胜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对治胜等十一种殊胜事。即:(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
十殊胜语
即大乘之教体。据摄大乘论卷一载,即:(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为所知之本体,故称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所知相指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为入所知相之体,乃行者证入之处。(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
二殊胜
[出楞严经]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
法缘
1、说法普结善缘。2、说法人的机缘很殊胜。
不可转法
【不可转法】 p0329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不可转法者:显示世尊降伏外道殊胜功德。谓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转。降伏彼已,显正道故。又云:不可转法者:显示世尊不为一切外道所伏殊胜功德。谓教证法,皆不为他所退转故。..
六现观引发分别
【六现观引发分别】 p0310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是诸现观、几能引发诸神通等殊胜功德?答:除一,余一切。
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
【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 p0312瑜伽五卷一页云:又由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应知。一、形量殊胜。二、柔软殊胜。三、缘殊胜。四、时殊胜。五、心殊胜。六、所依殊胜。何以故?如如身量,渐增广大,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依止,渐更柔软,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苦缘,渐更猛盛,众多差别,如是如是..
天眼
【天眼】 p0369如修定能证殊胜智见中说。二解如三眼中说。三解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十三页云:问:天眼、以何为自性?答:非诸筋骨血肉所成色界大种所造净色,能无碍视,体不可见,眼界眼处眼根所摄。是谓天眼。显自性已;当释其名。问:此何因缘,说为天眼?答:此眼殊胜,故名为天。世于胜法,有天..
引发静虑
【引发静虑】 p0377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
四修定
【四修定】 p0416法蕴足论七卷四页云:有四修定,何等为四?谓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如彼卷四页至十一页广释。..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p1439佛地经论二卷四页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有中边;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远离方处中边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证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为无为等,于中不染。又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三身方处无有分..

净土法门之殊胜
◎界 诠《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度,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今与大众一同来研究学习,而且还要真修实行。修者,若意于念佛法门者,每日至少念佛一万声,还要不定期加行。若修其他法门者,只是傍听,不做勉强。从学习角度,定当偏赞此法门,亦不要惊怪。净土法门其中隐含华严玄妙,法华开显..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说起来就令人难以启齿,我犯淫手淫将近10年。小学三年只是模仿,现在明白是“恶业之所招感”罢了,可到后来越发不可收拾。6年级升学考进了一所普通的中学,在那以后便开始步步堕落、沉沦在“欲海”中不可自拔,于是各种霉运不断。开学时人际关系不好极了,性格孤僻,没有真心朋友。内心空虚,迷恋上看..

宣化上人:火灾、水灾、风灾是怎么形成的?
宣化上人三灾有大小之分,大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小三灾就是刀兵灾、饥馑灾、瘟疫灾。也就是灾劫。一个大劫之中,分为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个中劫有 二十个小劫。在每个住劫之减劫最后期,便发生三小劫的现象。在每个大劫中之坏劫时,便发生三大灾劫,现在谈谈三大灾劫发生的原因。因为人有贪心..

胡小林:业障怎么消除?
所以大家问我怎么修的,怎么学的?我就是这么修的,就是这么学的,占便宜占在哪儿?老实,真照著说的去做,别玩那花花肠子,别好高骛远,心谛住在《弟子规》跟《了凡四训》上,你一定能取得比我更殊胜的成绩。我老说我五十二岁才碰到《弟子规》,在新加坡,老和尚,五十二岁才看《了凡四训》,到今天三年。你们在座的..

宣化上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
何谓我执?就是执著‘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没有了,四相没有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这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上来看。在这种种举动之中,是为自己著想?还是为他人著想?或为道场著..

衍慈法师答:怎么化解仇人的仇恨?
问: 请问法师, 如未相识已是仇人, 这是否表示我们前生己结怨, 本人身边有两位女小人, 苦缠着我, 使我十分烦恼, 请问法师可有方法可化解这种仇恨, 当我心烦的时候, 只好念着心经, 求法师指引, 谢谢!衍慈法师答:你问的问题是未相识己是仇人?这个「仇」字是自己心生瞋恚,怨恨,所以才会有仇人。佛教重..

最殊胜的法
弟子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么是最殊胜的法?阿底峡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了知一切法皆无自性;最殊胜的行为即是与世俗人相违;最殊胜的悉地即是烦恼得以减少;..

麦彭仁波切开示最简单殊胜、适合末法众生的禅定修法
有一个最殊胜的禅定修法,是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心静下来,所有的念头归零,零就是阿赖耶识所有杂念的源头(阿赖耶识是八识当中的一部分,没有很明显的思维活动,相对平静),把心回归到阿赖耶识的上面,停留下来。无论是听课,坐车,说话还是看电影都有这种感觉,眼睛看..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一点。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

佛教怎么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佛教讲缘分,有的人觉得既然是缘分,命里有的就会有,命里没有的也不用强求,那好,我就认命了,什么也不用费心、不用努力了这就是错误的认识。学习因明学就是学习正确的思维方式。佛教里讲因果有去年、今年、明年这样时间段上的变化,去年工作干得好,今年有好的结果,今年工作干得好,明年有好的结果..

家人反对放生,该怎么办?
凡人又被讥笑烦人,人,因为有习气,总是时时刻刻出现烦恼;人,不可能一生没有烦恼,烦恼处理好了,心田的垃圾清了,我们的心才可以容纳别人;烦恼处理不好,就成瞋恚,瞋是最可怕,因为它不但伤害自己,还会影响别人!笔者常带信士放生、礼佛,甚至鼓励大家把荤宴改为素宴,当中难免遇上反对人士。放生是由大乘佛教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