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虽然带业往生,烦恼要是没有伏住,这就要看临命终时的缘分。
2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临命终时念头错了,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3统统要放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就去不了。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放不下不要紧,等临终时候会放下。但是你怎么能真正自己有把握,临终时候你会放下?4现在放不下,那往生的时候就得看缘分,你缘殊胜,临终的时候遇到善友助念、善知识开导提醒,这最后一念是念佛,你还能往生。5万一到那个时候,没有遇到,找不到人怎么办?如果在临终那一刹那,那是关键的时刻,没有遇到善友、善知识,家亲眷属又哭又闹,牵肠挂肚,一念错了,就不能往生。6就怕临终有人扰乱,这种情形很多。家亲眷属来看你,他也不是有意来害你,世间讲这是人情,可是在念佛人来说,那统统叫魔障。为什么叫魔障?你临终那个气没有断,他来折磨你,来障碍你往生。7所以平时不放下,临终的时候要想真正放下,决定要靠助缘。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提醒你,你想到自己快要死了,反正带不去,算了,一切放下,这才能成功。8如果没有善知识提醒你,你对这个世间还有很多贪恋,你还牵挂着,你不能放下,这一生虽然念佛,西方世界你今生没分。9觉悟的人放下,彻底放下,所以他生死自在;你不肯放下,你还有一丝毫牵挂,你去不了,你不能怪别人,你只能怪自己。10修念佛法门,往生西方世界最要紧的条件是深信切愿、一心系念。深信是决定没有怀疑,切愿是恳切的愿望,愿意见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系念是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念头都没有。11世间人往往亲情放不下,儿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这是往生的大障碍!你把儿孙换成阿弥陀佛,那就是一心系念;你财产放不下,你把财产换成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挂念极乐世界,那就叫一心系念。12诸位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过眼云烟,给你眼睛看一下,你什么都得不到!13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全是假的。连自己的身体,连自己思惟想像那个心都是假的,都得不到,这是事实。14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得到,包括自己的身体。你晚上睡觉睡熟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晓得,是不是?这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所以你那个牵挂白搭了,一点用处都没有!15你牵挂极乐世界,牵挂阿弥陀佛,那真管用,为什么?你有愿往生,到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现一个最亲切的身来接引你。16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物质享受的富贵,这个世间怎么能比!你们今天把黄金宝石看作无价之宝,戴在身上觉得美得不得了,在西方世界,黄金是铺地的,七宝是钢筋水泥建筑材料,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到你们把这些东西挂满身,笑掉大牙!17人生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所以要觉悟,不要愚迷,人情、恩怨、情爱、财产这些东西统统是害人的,使我们贪恋娑婆世界,永远不能出离。18真正觉悟了,这些东西统统叫魔障,要把它丢得干干净净!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受它的害,这一生还要再受它的害吗?看清楚、看明白,统统丢掉,不再受它害了,我们这一生才真正能出离。相关推荐
胜流真如
【胜流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的真如,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殊胜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殊胜,故名其根本曰胜流。参阅‘十真如’条。..
胜解心所
【胜解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
二应身
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下地
三界一共分为九地,境界恶劣的称为下地,境界殊胜的称为上地。
十殊胜语
(名数)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也。..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p0227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离染故。以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又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随其胜解,如应示现,殊胜功德。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p0290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于其成就世间正见多闻不定住正法者,即成就此世间正见多闻得定住正法者,当知略有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何等为五?谓彼第一住正法者,先由其心未得定故;奢摩他支、戒、未清净,亦未鲜白。即此第二住正法者,心得定故;清净鲜白。当..
二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
十一殊胜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对治胜等十一种殊胜事。即:(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
十殊胜语
即大乘之教体。据摄大乘论卷一载,即:(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为所知之本体,故称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所知相指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为入所知相之体,乃行者证入之处。(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
二殊胜
[出楞严经]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
法缘
1、说法普结善缘。2、说法人的机缘很殊胜。
不可转法
【不可转法】 p0329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不可转法者:显示世尊降伏外道殊胜功德。谓佛正法,一切外道,不能退转。降伏彼已,显正道故。又云:不可转法者:显示世尊不为一切外道所伏殊胜功德。谓教证法,皆不为他所退转故。..
六现观引发分别
【六现观引发分别】 p0310瑜伽七十一卷五页云:问:是诸现观、几能引发诸神通等殊胜功德?答:除一,余一切。
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
【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 p0312瑜伽五卷一页云:又由六种殊胜故,苦乐殊胜;应知。一、形量殊胜。二、柔软殊胜。三、缘殊胜。四、时殊胜。五、心殊胜。六、所依殊胜。何以故?如如身量,渐增广大,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依止,渐更柔软,如是如是,苦转殊胜。如如苦缘,渐更猛盛,众多差别,如是如是..
天眼
【天眼】 p0369如修定能证殊胜智见中说。二解如三眼中说。三解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十三页云:问:天眼、以何为自性?答:非诸筋骨血肉所成色界大种所造净色,能无碍视,体不可见,眼界眼处眼根所摄。是谓天眼。显自性已;当释其名。问:此何因缘,说为天眼?答:此眼殊胜,故名为天。世于胜法,有天..
引发静虑
【引发静虑】 p0377无性释七卷十二页云:引发静虑、谓能引发六神通等殊胜功德。
四修定
【四修定】 p0416法蕴足论七卷四页云:有四修定,何等为四?谓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如彼卷四页至十一页广释。..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p1439佛地经论二卷四页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有中边;远离一切有为无为中边相故。远离方处中边相故。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证此佛地平等性故。遍知一切为无为等,于中不染。又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三身方处无有分..
摄益
引摄、利益之意。俱舍论卷二(大二九·七下):“住此依彼,静虑等至,见色闻声,轻安俱起,有殊胜触,摄益于身。” p6848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经名)二卷,唐玄奘译。明以十一种殊胜之事故,于十二缘起之。初说无明支。一所缘殊胜,二行相殊胜,三因缘殊胜,四等起殊胜,五转异殊胜,六邪行殊胜,七相状殊胜,八作业殊胜,九障碍殊胜,十随缚殊胜,十一对治殊胜也。..
王亚荣:净业寺创建年代考察
【内容提要】净业寺成名于唐代。因为道宣律师在这里研究著述并筑坛传戒,师徒相承,流传全国,遂成为中国汉传佛教律宗的祖庭。但关于净业寺的创建年代,由于史料的缺乏,一直模糊不清,有隋代说,也有唐代说。本文对有关的历史文献作了一些考证,并结合实地的调查,认为有关净业寺的记载最早见于道宣的..

写意人物画怎么画
写意人物画怎么画,张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自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肇兴,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那么写意人物画怎么画呢?知识源于直接经验。临摹是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的有效方法。临摹方法:一是对临,一是背临。对临主..

没自信该怎么办
◎ 慧 广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在过去等等,都是自信生不起来的原因。要知道任何情绪,任何心情,任何经历,都会很快过去,不要跟着它,不要执著它,不要想抓住它。痛苦、幸福、仇恨都一样,只有傻瓜才想抓住它。智者知道它只是水里的月亮。什..

成观法师:为情所困:遇到感情问题应该怎么办?
一、观察、了达众生皆是情多智少。所谓情是什么?以佛观之,情就是迷,所以说意乱情迷 意若乱,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迷失理智。智是什么?智就是觉。我对这点的体会,最早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有个朋友,我知道他为人心很狠,甚至对老朋友也是如此,即使只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就与人绝交,而且是说..

黑檀木茶盘怎么保养
黑檀木茶盘怎么保养,一个好的茶盘,才能衬托出茶的高雅,茶的尊贵,茶的文化,就像好墨水就得用在好的毛笔上,否则永远都不知道如何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那么黑檀木茶盘怎么保养呢?黑檀木茶盘保养方法一黑檀木茶盘是很容易被硬物划伤的,如果你所使用的茶具时粗糙的陶土或金属包嵌的材质时,最好是在..

黑檀木茶盘怎么鉴别真假
黑檀木茶盘怎么鉴别真假,正宗的黑檀木茶盘价格比较昂贵,因为其材质黑檀木属于高级的木材,是世界上最稀少、最名贵木种之一。那么黑檀木茶盘怎么鉴别真假呢?1、 纹理观察:黑檀木的木心边材区域是非常能够用肉来来进行区别的,黑檀木是呈白色乃至浅红褐色。黑檀木的木心是呈现出不归色的黑色心材。具..

心中那个可以疗伤的地方
◎ 渡边和子在《小王子》一书中,有一段写到小王子在沙漠中寻找水源,他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发现月光下的沙漠非常美丽。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在某个地方隐藏着一口水井。人类也是一样,表面上看不到的水井隐藏在心灵的某处,人们就会变得美丽。但是,这跟隐匿在心中无法对别人言说的秘密是完全不..

明证法师:同时念好几种咒,念混了怎么办?
弟子主修准提咒,后来又想跟着念六字大明咒,有时会混念(念准提咒结果念出六字大明咒)若再念佛怕更混乱,该怎么办?明证法师开示:该怎么办呢?抓阄,抓到哪个算哪个,问题就解决了。你看你还想念什么,有多少没关系,写出来,最后你发愿就念一个,抓到哪个算哪个,就解决了,几分钟以后就拍板定案了,碰到都好但是不..
自知
【自知】 p0595集异门论十七卷四页云:自知者:谓正了知自德多少。谓自所有若信若戒若闻若舍若慧,若教若证,若念,若族姓若辩才等,是名自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