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虽然带业往生,烦恼要是没有伏住,这就要看临命终时的缘分。
2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临命终时念头错了,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3统统要放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就去不了。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放不下不要紧,等临终时候会放下。但是你怎么能真正自己有把握,临终时候你会放下?4现在放不下,那往生的时候就得看缘分,你缘殊胜,临终的时候遇到善友助念、善知识开导提醒,这最后一念是念佛,你还能往生。5万一到那个时候,没有遇到,找不到人怎么办?如果在临终那一刹那,那是关键的时刻,没有遇到善友、善知识,家亲眷属又哭又闹,牵肠挂肚,一念错了,就不能往生。6就怕临终有人扰乱,这种情形很多。家亲眷属来看你,他也不是有意来害你,世间讲这是人情,可是在念佛人来说,那统统叫魔障。为什么叫魔障?你临终那个气没有断,他来折磨你,来障碍你往生。7所以平时不放下,临终的时候要想真正放下,决定要靠助缘。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提醒你,你想到自己快要死了,反正带不去,算了,一切放下,这才能成功。8如果没有善知识提醒你,你对这个世间还有很多贪恋,你还牵挂着,你不能放下,这一生虽然念佛,西方世界你今生没分。9觉悟的人放下,彻底放下,所以他生死自在;你不肯放下,你还有一丝毫牵挂,你去不了,你不能怪别人,你只能怪自己。10修念佛法门,往生西方世界最要紧的条件是深信切愿、一心系念。深信是决定没有怀疑,切愿是恳切的愿望,愿意见阿弥陀佛,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系念是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其他的念头都没有。11世间人往往亲情放不下,儿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这是往生的大障碍!你把儿孙换成阿弥陀佛,那就是一心系念;你财产放不下,你把财产换成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就挂念极乐世界,那就叫一心系念。12诸位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过眼云烟,给你眼睛看一下,你什么都得不到!13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全是假的。连自己的身体,连自己思惟想像那个心都是假的,都得不到,这是事实。14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得到,包括自己的身体。你晚上睡觉睡熟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晓得,是不是?这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所以你那个牵挂白搭了,一点用处都没有!15你牵挂极乐世界,牵挂阿弥陀佛,那真管用,为什么?你有愿往生,到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会现一个最亲切的身来接引你。16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物质享受的富贵,这个世间怎么能比!你们今天把黄金宝石看作无价之宝,戴在身上觉得美得不得了,在西方世界,黄金是铺地的,七宝是钢筋水泥建筑材料,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到你们把这些东西挂满身,笑掉大牙!17人生无常,人命在呼吸之间,所以要觉悟,不要愚迷,人情、恩怨、情爱、财产这些东西统统是害人的,使我们贪恋娑婆世界,永远不能出离。18真正觉悟了,这些东西统统叫魔障,要把它丢得干干净净!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受它的害,这一生还要再受它的害吗?看清楚、看明白,统统丢掉,不再受它害了,我们这一生才真正能出离。相关推荐
胜流真如
【胜流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的真如,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殊胜三慧,照了真如所流大乘教法,由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殊胜,故名其根本曰胜流。参阅‘十真如’条。..
胜解心所
【胜解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胜者殊胜,解者见解,即是殊胜的见解。《成唯识论》曰:‘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所谓决定境,即于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如受某种学说影响,对其义理承受无疑,均名决定境。心识于缘虑决定境时,..
二应身
胜应身和劣应身。胜应身是佛非常殊胜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上的菩萨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劣应身是佛最下等恶劣的应化身,是佛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而示现的一种应化身。
下地
三界一共分为九地,境界恶劣的称为下地,境界殊胜的称为上地。
十殊胜语
(名数)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罗蜜也。..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p0227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能正摄受无染自身殊胜功德。谓诸佛身,非是虚妄分别所起。无烦恼业生离染故。以如来身,非是杂染分别起故,不可分别。又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者:显示世尊,随其胜解,如应示现,殊胜功德。谓佛世尊,虽无分别,如末尼珠;..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 p0290瑜伽九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于其成就世间正见多闻不定住正法者,即成就此世间正见多闻得定住正法者,当知略有五种殊胜正加行果称赞利益。何等为五?谓彼第一住正法者,先由其心未得定故;奢摩他支、戒、未清净,亦未鲜白。即此第二住正法者,心得定故;清净鲜白。当..
二殊胜
谓观世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据楞严经卷六载,二殊胜即:(一)上合诸佛本妙觉心,本妙觉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指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故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愍,指菩..
十一殊胜
十二因缘中,为发业支之无明有:所缘胜、行相胜、因缘胜、等起胜、转异胜、邪行胜、相状胜、作业胜、障碍胜、随转胜、对治胜等十一种殊胜事。即:(一)所缘胜者,谓无明遍缘于染净。(二)行相胜者,谓无明能隐真显妄。(三)因缘胜者,谓无明为惑业之生本。(四)等起胜者,谓无明等能发起能引(行支)、所引..
十殊胜语
即大乘之教体。据摄大乘论卷一载,即:(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为所知之本体,故称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所知相指阿赖耶识三种之自相,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为入所知相之体,乃行者证入之处。(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六波..
二殊胜
[出楞严经]此言观音菩萨。极证圆通。十方普应。上同诸佛。下合群生。妙用超越。故云殊胜。一上合诸佛本觉妙心本觉妙心。即诸佛本然觉了妙明真心也。谓菩萨极证寂灭。十方圆明。体同诸佛。故能起同体大慈。与众生乐。显应十方。现身说法。圣凡等度。有愿必从。是为殊胜。二下合众生同一悲仰谓菩萨所证圆..
法缘
1、说法普结善缘。2、说法人的机缘很殊胜。

大安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大安法师答:这个观点完全是一种妄念的产物。怎么能说吃素体力就跟不上呢?吃素是最好的营养啊,蔬菜是阳光的食物,能够使我们体力充沛啊!有些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就是吃素的。再看动物中吃素的大象、牛、马,它们的耐力那么好啊。而那些吃肉的动物,如虎、..
一日禅:最富有的时候 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修行很难,很焦虑,怎么缓解?
修行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心意转变为想修的那个样子,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熏习与训练。就好比健身,很多人要练马甲线,先是知道方向和方法,然后必须经过长时间照着这样去做,才能真正练出来。自己根本没有开始去修,证量怎么可能生起呢? --学诚法师修行本身,就是让我们的心意转变为想修的那个样子,这需..

大安法师: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识在念佛,我们的行蕴,念念迁流,只不过是比较微细,旋转得很快,我们意识不到而已。我们整个的都是在杂念..

大安法师:五浊末法修行殊胜无越于净土法门
在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想得到利益很难。为什么? 我们的烦恼太重,环境对五欲六尘的诱惑太大。在这个世间想大彻大悟、断见思惑、当生成佛,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其进道也难”。尤其是靠自力修行,想了生脱死是难于上青天。然而净土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法,是依“信愿持名”感通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

钟茂森:工作期间贪污怎么弥补
钟茂森:工作期间贪污怎么弥补 过去我们因为糊涂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一些亏心的事情,要忏悔。忏悔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以后再也不能做同样的这些错误,这才叫真忏悔。如果你想到「我贪污了,这是偷盗,犯了偷盗戒,将来要还债」,偷了一个公司的,那是欠整个公司老板跟员工的,将来要还,这还算小;..

大安法师: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
问: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答:对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从本源意义上来说,阿弥陀佛是没有相的,法身无相。那么由法身所现的相,他是随众生的心识来现的,一切唯心造。对菩萨种性的,阿弥陀佛现的是佛像,如果对于小乘声闻..

春季气血不足怎么办 4种蔬菜补血益气
因为现代都市人都处在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之下,过度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现在给您推荐4种蔬菜补血益气,完善身体健康。1、菠菜菠菜是我们常见的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一种蔬菜,其中菠菜中的铁质元素是补血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同时菠菜中的..
李时珍告诉你怎么不得病!放在手机上别丢了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
吃素到底应该怎么吃?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众所周知,吃素对健康是有一定好处的,现在吃素是全球流行的一种趋势,可是不正确的吃素方式,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对健康反而不利。那么,吃素到底应该怎么吃?吃素怎么保证营养?光吃素食并不能满足机体对营养元素的摄取需求,长期下去很容易营养不良,造成脸色苍白、乏力、抵抗力下降等问题。所以,..

达真堪布: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因为我之前不了知,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要舍去。“舍一切”是什么意思?就是寿命无常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统统都要舍弃,谁也不能利益我,谁也不能帮助我……面对死亡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

帕奥禅师答: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及后得涅槃智?
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是否如禅师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帕奥禅师答:我想你是误解..
每天敲敲手臂,半个月后,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每天敲敲手臂,半个月后,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多人碰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一段时间不见面后,曾经的老朋友、老同学,竟像变了个人一样。尤其是在同学的聚会上,以前觉得很美的女生,完全变了模样。想当年,她皮肤白皙水嫩,身材苗条匀称,而现在却脸色晦暗,还有斑斑点点,身材也走了..

营养素鸡的做法
原料:千张皮500克调料:蘑菇精1克,五香粉1克,酱油5克,盐适量。做法:1、将酱油、蘑菇精、五香粉、盐等调合成味汁;2、用3张千张皮(每张宽10厘米、长20厘米)放入味汁中浸渍一下,取出随即裹成卷状;3、再用1张千张皮(较前稍大)作包皮,把卷状千张皮裹好;4、然后,再用干净白布包裹紧,以细麻..
一日禅|人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心态平和了,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我的人生,应该说没有被命运和机遇特别垂青过,每一步,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下来的。我特别感谢母亲,是她在那些关键的时刻解开了我的心结,告诉我人生的方向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到了50岁、60岁,又有..

现代因果实录:殊胜的净土法门
─陆培林居士念佛往生纪实陆居士学佛多年,平时严持戒律,将省吃俭用的钱财,全部默默用于印经放生等弘法利生的事业上。在他的影响下,许许多多的人开始信佛、学佛。他的父亲陆培林从不信佛到信愿念佛,最后往生极乐世界这一殊胜的真实经历,震撼了所有在场的家亲眷属和朋友,这一消息传开后,当地很多..

昌善法师:总是忍不住发脾气怎么办?
我们经常忍不住就发脾气了,发完脾气又觉得不好,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然后就忏悔和自责。但遇到具体的事情后,还是忍不住,非常苦恼,该怎么办呀?你发完脾气后,能忏悔和自责,这也很好,说明你还是在自觉地精进。怕就怕有的人根本不知不觉,从来不反省,日积月累,形成了种种业,业如影随形,永远..
出家师父能接受红包供养吗?看看佛陀当年怎么说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题可能会引起热议。其实在佛陀住世期间,社会各界对此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天早朝过后,摩揭陀国的国王与群臣们也聊起了这个话题。有的大臣说,比丘师父们收点红包供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大臣却说,出家人理当远离利养,怎么能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