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全市各有关医院昨天共筛查问题奶粉患儿3175人次,新确诊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患泌尿系统结石婴幼儿40名,其中北京户籍15名。
近几天,全市二、三级医院每天接诊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史相关患病婴幼儿一直保持在3000人次左右。昨天共有13名患儿出院。截至昨天中午12时,北京各有关医院累计确诊患儿3243名,其中北京户籍1652名。(稿源:北京晚报)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全市各有关医院昨天共筛查问题奶粉患儿3175人次,新确诊有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喂养史患泌尿系统结石婴幼儿40名,其中北京户籍15名。
近几天,全市二、三级医院每天接诊有婴幼儿配方奶粉喂养史相关患病婴幼儿一直保持在3000人次左右。昨天共有13名患儿出院。截至昨天中午12时,北京各有关医院累计确诊患儿3243名,其中北京户籍1652名。(稿源:北京晚报)
【周叔迦】近代唯识学者,安徽至德人,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十五年开始研究佛学,二十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中法诸大学,主讲唯识学、因明学、中国佛教史等课程。他在北京加入三时学会,《宋藏遗珍》的出版,他出力颇多。二十二年,叔迦以其讲..
【法舫】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寺义学读书,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亲近太虚大师。武院毕业,入北京藏文学院,曾随大勇组织的西藏学法团赴西藏学..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于1987年4月23日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内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担任名誉所长,前任所长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现任所长为湖南船山学社社长吴立民。研究所现已从北京广济寺迁至北京北长街三时学会旧址。十年来在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诸方..
花生皮:补血有个谜语,叫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养个白胖子,谜底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坚果。可很多人吃炒花生的时候,习惯把那层红帐子,也就是花生仁外面的红皮搓掉,只吃仁。其实,这样的吃法很不好,要知道那层红皮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是一味中药呢。..
要知打坐,打是打死妄念,坐是坐见本性。假如什么时候都能坐见本性,这是真打坐,不是坐在那里任妄念翻腾,装模作样为打坐。所以我们修法,要在心地上做功夫,时刻不能放松。《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不是统称某某菩萨,而是教我们做功夫,观自在--时时观照自己的本性,在本位上不要有走着。假如你上..
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修学止观的人,必须具备基本条件,才能安心修道。所谓的「具五缘」是:一、持戒清净:一般人只知爱慕禅定功德,却不知道修禅定要从持戒学起。身心烦恼动乱时,就想凭盘腿子、闭眼睛、数气息等,来压伏情绪,当然这样是不容易入定的。生活中的散乱,坐禅中的忧悔、妄想,乃至招魔着邪,大..
答北京于勇波居士恭敬顶礼根本上师元音阿阇黎:弟子前两个月听同修师兄讲您老的身体不是很好,不知您近来怎样。上师几十年来为宏法利生事业饱受千辛万苦,现已九十余高龄望您多注意身体,虽然您心中并无去来之念,但为度众生故弟子还是期盼您身体健康、长久住世。经过一段时间的体会,弟子对见性一事的认识与..
答北京某居士顶礼根本上师元音老人:近来碰到点逆缘,一直子气得我妄念纷飞,腻透了,想尽快搬家去净土。虽明白诸法皆幻,生生死死就是不生不灭的道理,却仍有所希惧。【元音上师批语:唉!要成佛,不是图舒服快乐,而是不怕吃苦。因为佛是入世度众生的,不是厌世逃避的。佛是二足尊,须智慧福德二具足才行,你不吃..
◎ 李 澜目前所知,文献记载的雀离佛寺有三处:一处位于古代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一处位于新疆库车的苏巴什遗址,还有一处位于北齐的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三个不同的地方都存在名为雀离的佛教遗迹,笔者以此作为线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考古材料,从建筑形制和布局出发,通过对..
◎ 倓 虚 北京佛教,统计起来,虽有一千多处庙;但因为宗派的关系和有南北方的不同,所以不能够团结合作。尤其自清朝以来,各庙有身份的出家人,差不多都和官府打交道,所谓名僧风格,酷肖俗流。把自己本分的事--佛法,都关在门里边,没人去问。久而久之,把自己和整个佛教的价值也都忘掉,弘扬佛法的..
自从六祖慧能顿悟成就后,禅宗在中国一直有着深远影响。如今,禅也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因此,有些和禅、禅宗有关的基础知识,还是应该有所了解。佛与禅在很多人看来,佛即是禅,禅即是佛。佛,是梵语,翻译过来是觉者、觉悟的人。禅,字义十分抽象。按照《俱舍论》上说,禅是一种可以令人平服个人内心..
每年都有“素食文化周”在北京大学举行,营养讲座、图片巡展、纪录片展播、素食品尝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了解和体验“素食文化”。 2000年5月,中国大陆高校第一家素食社团——北大素食文化协会成立,目前在册人数达到187人。 “素食文化”逐渐在北京高校校园兴起,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
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一生,即少杀若干生命,况不止一人乎。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即放之长江,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似乎有理,实则为阻人善念,助人杀业。其人幸得为人,或不至身受杀戮,故作..
这世间的债,有三种,钱财,命债,感情债。命债包括人命债,还有动物的命债,乃至不小心杀死了有灵性的动物,犹如蛇等。这个命债就比较严重了。这次就讲感情债。这世间人婚姻不顺,都跟感情债有关。切莫向外借用感情的债务,楞严经说,我怜汝色。就是执着这色相,就产生感情执着。或者贪着对方的好,然..
这几年,大家一直在鼓动消费,大量的消费来刺激大量的生产,结果造成生产过剩。比如大家爱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差不多就扔到了。因为很便宜。但扔掉的东西怎么办?就变成垃圾。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根本消化不了,因为我们东西太多了,太浪费了。这几年来,人的浮躁,就以拥有物质太多而做比喻,我..
【敬】 p1248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敬?答:谓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于自在者,有怖畏转;是谓敬。此本论师、于异文义,得善巧故;以种种文、显示此敬,而体无别。问:敬、以何为自性?答:敬以惭为自性。二解 发智论二卷一页云:云何为敬?答:诸有敬、有敬性,有自在、有自在..
【灭坏行】 p1211瑜伽三十四卷十一页云:即由如是现见增上作意力故;观察变异无常性已;彼诸色行、虽复现有剎那生灭灭坏无常;而微细故,非现所得。故依现见增上作意,应正比度。云何比度?谓彼诸行、要有剎那生灭灭坏,方可得有前后变异。非如是住、得有变异。是故诸行、必定应有剎那生灭。彼彼众缘和..
【圣慧】 p1226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此有学慧、是无漏故;圣相续中而可得故;名为圣慧。二解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一页云:言圣慧者:有二种圣。一者、善故圣,二者、无漏故圣。此慧具由二种圣故;说名为圣。故名圣慧。..
【远离乐有三种】 p1258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者:谓无所有处已下。中乐者:谓第一有。胜乐者:谓想受灭。既有是理;乐受亦得说为寂静。谓在初二三静虑中。非苦乐受,亦名寂静。谓在第四静虑已上,乃至有顶。一切受无,亦名寂静。谓在..
梵语 geya,巴利语geyya。音译祇夜。又作重颂、重颂偈。九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十二部经)之一。此类经典之形式,系重覆前述散文部分,而以韵文表示之。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四十四(大二九·五九五上):“言应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随述赞前契经所说。” 盖于九分教、十二分教中,应颂之形式属于伽..
(1602~1681)清代僧。江西萍乡人,俗姓王。字灰如。初习儒业,年三十依绣林自性出家,从大树证公参究。复参天童、三峰等,而遇问石于天隆,怀香叩谒,言下悟入,疑碍既消,得大自在,乃隐居于夹山,众屡请不出。顺治年间,始住持公安报慈丈席。法螺一鸣,四众惊服。师性情冷峻,善怒好骂,虽悍弁武夫..
比喻迷妄诱心,自一迷执入另一迷执,无丝毫利益可言。杂阿含经卷十(大二·七二上):“譬如士夫从闇而入闇,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复堕粪厕,以血洗血,舍离诸恶,还复取恶。我说此譬,凡愚比丘亦复如是。” p1536 ..
(术语)一切众生平等成佛之法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修法)溪岚拾叶集九曰:一义云双身法者,半天婆罗门与多闻天不二一体之意也。其缘起云:此多闻天往昔与此半天婆罗门同时发心,多闻天以精进苦行故,速成福智,半天婆罗门以懈怠乐行故,今在凡地。于是起猛利强盛之瞋恚,发誓行于修多闻天法之处,而为障碍神。所诠多闻天表法性,半天表无明也。无明法..
(杂语)打椎曰打静。静有南北之异义。南部之义,静是所打,即指砧。谓打砧静众也。北京之义,静是能打,即指椎。谓打椎静众也。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打椎止为自告静众,不同钟磬打为事用也。
【非学非无学见智能杂不杂相】 p0722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七页云:已说此三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非学非无学见,是非学非无学智耶?答:应作四句。此见与智,互广狭故。此中初句,谓眼根者:惟能观视;非审决故。第二句,谓五识相应慧等者:有审决相,无推度相故。第三句谓五见世俗正见者:皆有推度审..
【所受疹疾宁可忍不】 p0743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问病苦者:如问彼言:所受疹疾,宁可忍不者:谓问气息,无拥滞呼?
【依他起自性以相及粗重为体】 p0774 显扬十六卷十页云:论曰:此依他起自性、以相及粗重为体。云何说为依他起?由此二种、更互为缘,而得生故。谓相为缘,起于粗重;粗重为缘,又能生相。若尔;何故名生无性?谓缘力所生;非自然有故。..
(1614~1675)清代僧。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嗣其法,传临济宗。曾住浙江武康报恩寺,后奉清世祖之召入京,于万善殿举扬大法,受大觉禅师之封号。未久,归山而留其弟子溪行森于北京弘法,此乃其法流弘通于北京之端绪。翌年受封大觉普济禅..
(1202~1257)宋末元初临济宗僧。山西宁远(五寨)人,俗姓宋。字海云。七岁受读儒书,过目成诵,每发妙解。崇庆元年(1212)十一岁时,参谒中观沼而随其出家,并受具足戒。后遵中观之遗命北去燕京(北京),途中遇雨甚寒,于击石取火时,突见明光迸发而大悟,道:“今始知眉横鼻竖。”遂往谒北京大庆..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