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子问洞山良价:"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
洞山回答:"可以到没有寒暑的地方。" 弟子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 洞山回答:"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真可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雪峰有一次搬柴,把一捆木柴往洞山良价脚下一扔,
洞山就问他:"这捆木柴有多重?" 雪峰说:"地上的人都提它不起来。" 洞山说:"那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雪峰哑口无言。
洞山临终时,对众僧说:"僧家无事,在临行之际,不可喧动。"
说毕,端坐而逝。
有弟子问洞山良价:"寒暑到来时,如何回避?"
洞山回答:"可以到没有寒暑的地方。" 弟子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 洞山回答:"寒时化为寒凉,热时化为酷暑。"真可为: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雪峰有一次搬柴,把一捆木柴往洞山良价脚下一扔,
洞山就问他:"这捆木柴有多重?" 雪峰说:"地上的人都提它不起来。" 洞山说:"那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雪峰哑口无言。
洞山临终时,对众僧说:"僧家无事,在临行之际,不可喧动。"
说毕,端坐而逝。
【身根】身根是身识发生的地方,身是能触之义。为不可见有对之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身处,十八界中之身界。此是触识发生的地方,身识是依于身根,缘于触境,《百法纂释》曰:‘五身根者,积聚依止二义名身,谓积聚四大造眼等诸根,皆依身根而住止故,梵语伽耶,此云积聚身根,为彼四肢百骸..
【鼻根】鼻根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是能嗅之义。为不可见有对的净色。此为五根之一,为十二处中的鼻处,十八界中之鼻界。此是鼻识发生的地方,鼻识是依于鼻根,缘于香境,发生其了别认识的作用。《百法纂释》曰:‘三鼻根者,能嗅之义,梵语伽罗尼羯罗拏,此云能嗅,以能嗅香臭故,今不言能嗅,而翻为鼻..
内苦和外苦。内苦有二种,即一切疾病为身苦,忧愁嫉恨为心苦;外苦也有二种,即盗贼虎狼之害,和风雨寒暑之灾。
九个漏泄人体中不净物的地方,即人的两眼、两耳、两鼻、口、大便处、小便处。
阿兰若的简称,是僧人静修的地方。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慧安。居四明。下水大魁姚颖之属也。住小溪杨氏庵专业西方。诵金刚般若寒暑不易节。常于室中佛光下烛。一日示疾。端坐以手摇曳。戒众人勿諠。移时曰佛至矣。令众念佛倏然脱去。寿九十六 。
亦名:乞衣戒犯缘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六缘成犯:一、三衣具足。二、无因缘。三、非亲居士。四、为己乞应量衣。十诵中,作寒暑相,方便说法,得亦是犯。……五、彼与。六、领受。便犯。”(戒疏记卷一一·四二·一八)..
亦名:睹货罗国安居日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世云,若五月十五日,月正圆满时,西国始结夏坐;汉地安居已满一月。至八月十五日,西国自恣时;汉地已受迦絺那衣一月也。善见论中,亦以六月十六日为后安居。准此时节,中边寒暑早晚,故有前却不同。此方神州历有三代,汉初犹以十月为岁暮也。余参传译,亲..
【震越】应法师云:此翻衣服,应是卧具。释名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以庇寒暑也。传云:衣,身之章也。上曰衣,下曰裳。白虎通曰: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蔽也。涅槃云:如世衣裳,障覆形体。..
虔州天竺义澄常真禅师,在罗山数载。后因山示疾,师问:「百年后忽有人问,和尚以何指示?」山乃放身便倒。师从此契悟,即礼谢。住后,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寒暑相催。」
庐山万杉寿坚禅师,相州人。岁旦,上堂:「有一人不拜岁,不迎新,寒暑不能侵其体,圣凡不能混其迹。从来鼻孔辽天,谁管多年历日。大众且道,此人即今在甚么处?」卓拄杖曰:「咄咄咄!没处去。」
[出大涅槃经]一自饿外道外道修行。不羡饮食。长忍饥虚。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自饿外道。二投渊外道谓外道修行。寒入深渊。忍受冻苦。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投渊外道。三赴火外道谓外道修行。常热真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火外道。四自坐外道谓外道修行..
《释氏要览》云:“西天多用,如《阿含经》云阿难、罗云皆执扇侍佛。优波离结集律藏时,波斯匿王与象牙装扇,令执诵律。古高僧慧荣讲时执扇;隋炀帝赐高僧敬脱大竹扇,阔三尺,入内讲经论。”大慧为如山主普说云:“我老和尚圆悟曾说,五祖师翁每于盛暑中,常披袈裟禅床上坐,更不使扇。先师便问:‘和..
释名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依以庇寒暑也。左传曰。衣身之章也。白虎通曰。衣者隐也。所以隐形也。文子曰。衣足以盖形。以御风寒也。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西天一切帛未剪者皆呼为衣)。..
地狱名,华译为恶者,即造恶的人所投生的地方。
僧伽所居住和修道的地方。
幽冥的道途,即地狱、饿鬼等的地方。
拘尸那拉城,是释尊入灭的地方。
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
具有散乱心的众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1、群众学道的场所。2、佛寺。3、成道的地方。4、供养佛的地方。
即菩提树。道场是形容佛成道的地方。
放生要注意那些地方(一)不预订: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突然去采买物类放生,以避免渔夫猎人商家藉此捕猎兜售。(二)不固定:不固定时间地点采买,不固定时间地点放生,总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机敛财捕抓而祸及放生物类。(三)多少不拘:随个人发心,十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物命一条不嫌少,物命万..
慧律法师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可不得了,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这个没有大福德、大因缘碰不到的。所以,你就晓得,我们福报大的人,身体健康、经济非常好,面相庄严,六根圆满具足。福报不够的人,一出生,没钱、残废、聋哑、智障;生意怎么做怎么赔钱;所交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好朋友的,都是酒肉朋友,这个就是有修福跟..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效验?”不管有没有功效,你就去念,就好像打功夫,天天去打拳,不管功夫如何,锻炼就有功夫,不可说不锻炼就有功夫。同理,受持法要天天不间断,在任何情形下,在百忙中都要修法。不要时间久了就生懈怠,对《楞严咒》不再..
问:师父曾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为何极乐世界亦是重男轻女?宣化:为何生于西方净土名为极乐世界?因是永乐无苦,不像世间之乐极生悲,故曰极乐。昨天我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今天亦可说没有男人。你们一定想,法师乱说话,其实你们怎样问,我便怎样答,随机应答,但大家都要明白“大道不分男与女”,..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大菩萨度化众生也是暂时令众生离苦得乐,享受人天福报,究竟解脱生死轮回,放生也同样具备此功德。因此无..
有的过失,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认识到。事实上,很多过失来源于不正确的知见。有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对我好的人,我就对他好;对我不好的,我将以牙还牙。”那么他把人分成了两类,“对我好的”和“对我不好的”。遇到”对我好的”就幸福,遇到“对我不好的”就痛苦。这样就不可能远离痛苦,因为不能..
助印经书,在佛弟子来讲是一件无上功德,其实印经是佛教广大佛法的一种方式,参与助印经书的佛弟子能够代表佛菩萨、高僧大德和古来先贤弘扬善道。把他们的般若智慧传播和流通,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如海法藏,行善积德,福报巨大。但是,很多佛弟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于佛教日常助印或多或少有些疑问,其实助..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