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耳耳长

拖耳耳长

布袋禅师为五代时人,应化于浙江奉化县。自认为自己能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称为契此;又因身体肥硕,外号为长汀子。布袋禅师终日袒胸露腹,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
打坐禅修的秘诀

打坐禅修的秘诀

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天,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便向弟子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马祖马上起身答道:..
我也有舌头

我也有舌头

广慧元琏禅师初学道的时候,依止在真觉禅师的座下参禅,白天负责厨房典座的工作,晚上则以诵经作为修行的功课,一日,真觉禅师问他道:你看什么经?元琏回答道:维摩经。真觉再进一步问道:经在这里,维摩..
打破碗

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
打车与打牛

打车与打牛

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有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参禅,看样子,这位青年很有慧根,因此很关心地问道:「请问朋友,你在这儿做什么呢?」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怀..
打车?打牛?

打车?打牛?

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住持时,发现每天下午有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里打坐参禅,看样子,这位青年很有慧根,因此很关心地问道:请问朋友,你在这儿做什么呢?青年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怀让禅师再..
打就是亲,骂是爱

打就是亲,骂是爱

有一个学僧从定州禅师处〈北宗神秀门下〉到鸟臼禅师门下参学,鸟臼禅师问道;定州那儿和我这里,相较之下有什么不同?学僧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鸟臼禅师听后不以为然,立即发挥马祖门下的大机..
斩头觅活

斩头觅活

斩头觅活,禅林用语,字面上意思是砍掉脑袋,寻求活命。譬喻痴迷愚蠢或为时已晚的言行。云门文偃(846-949),唐末五代禅师,为云门宗始祖,浙江嘉兴人,俗姓张。幼年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家,遍览诸经,深究..
找不回来

找不回来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佛号..
旅社闹鬼

旅社闹鬼

以前在终南山,孤峰顶上,一个茅棚里住着两位师父。他们是师兄弟,修行都很高。很多道友都知道,修行界讲,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不破牢关不下山。能够深山老林,住茅蓬修行,能够耐得住那份..
放下什么

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然..
放下!放下!

放下!放下!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
放开烦恼

放开烦恼

一天,师父带着徒弟到山里面,走着走着,突然,师父就像着了魔似的抱着一棵树,口中还大喊着:徒儿!赶紧来救我啊!徒儿说: 师父!我要怎么救你?他说:赶紧把我拉开啊!我一直抱着这棵树,相当苦啊..
恐汝落凡圣

恐汝落凡圣

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来,请师一点。师曰:不点。曰:为什么不点?师曰:恐汝落凡圣。曰:乞师至理。师曰:侍者!点茶来。..
憨山大师——盘山遇僧

憨山大师——盘山遇僧

明万历改元癸酉正月,憨山大师行脚至五台山,首先求取《清凉传》一书阅读。依书中所载胜迹游到北台,经一僧人介绍,此地有一憨山,奇秀无比。大师一见心中欣喜,从此取憨山为号。下五台山后,憨山大师..
惹尘埃

惹尘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慧能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成汤解网(图文)

成汤解网(图文)

商朝开国始祖成汤,是位仁德的贤君,为人处事,上体天心,下顺民意。有一天出游野外,看见猎人四面张布猎网,并向天祷告说:从天空飞降,从地下出现,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网里。成汤见此情景,感..
无字公案

无字公案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
恶魔的帮手

恶魔的帮手

当世上发现了铁的时候,大树们就忧虑着未来的命运"可怕!""既生树何生斧,是谁发明了这种恶魔的凶器?""如果不是树提供了斧柄,光是这块铁怎能伤害得了你们?"佛禅:噩运形成的缘起,往往是因为自己;最..
悟道心切

悟道心切

杨岐方会禅师,江西袁州人,原姓冷。少年时代就很机警聪明,在湖南潭州道吾山出家,阅读经典,有过目不忘之誉。他追随慈明禅师很长一段时间,自愿负责监院工作,虽然十年岁月,但未能有所省悟。每次请求..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