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我在四川德阳万佛寺,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我说:请讲!
来访:您在公众场合都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会不会吃肉呢?
我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是的。
我说:开车的时候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
又接着说:如果是为警察系安全带,有警察没警察就不一样。那这样车祸一定为警察发生,人也一定为警察而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明白了吧?
来访:喔,我明白了!
2009年7月我在四川德阳万佛寺,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我说:请讲!
来访:您在公众场合都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会不会吃肉呢?
我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是的。
我说:开车的时候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
又接着说:如果是为警察系安全带,有警察没警察就不一样。那这样车祸一定为警察发生,人也一定为警察而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明白了吧?
来访:喔,我明白了!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释尊又叫舍利弗,说道:舍利弗啊!依照上面所说的缘故,为什么六方诸佛要赞叹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呢?你们大家对于我,以及六方诸佛所说的话,皆应当信仰、受持!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及在座所有听众,规劝大家应该相信他及六方诸佛的话,相信什么呢?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果,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每件事都有一个因,没有因的话,是没有果的。当这个果结了后,我们要找因,这个果肯定和我们所做的事有关联,或许一句话,或许一件事,或许我们做了什么,都是我们种下的因。当果出来后,我们不要沉浸在悲伤..
顶礼真圆法师!阿弥陀佛!信女知自业障重,听同修说礼念地藏经消业障,家中可否放地藏菩萨像?家里没条件设有佛堂,可想在家念地藏经,经同修介绍请了地藏王菩萨像,在菩萨像前礼念地藏经,首念大悲十小咒,结束于回向皈依。没有焚香,菩萨像也没有开光,这样是否可以?我该怎样做妥当?还有我爱人他没有皈依是否可以..
四季吉祥.世世吉祥全世界的华人,一年以四季来计算,所以,春季成为整年最初的象征,俗语说:「有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意义不难领会。其实,无论世人如何计算年日,并不妨碍时间流的无常性,而万事万物只要存在于这时间流当中,当然因为有前后、有成坏等的变迁,自是不难明白季节更替,一切无常的道理。不过..
苦从出生到现在,你已成为我如影随形的朋友。虽然有时我很不喜欢有你的日子,不过,少了你又好象少了什么东西似的?你的出现总是让我捉摸不定,我不知道也不了解你的心境。当你要投进我的生命时,我的感觉非常不自在,因为你钟爱使役人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毫无防范地掉入你设定的陷阱。你那幅得意忘形的模样,..
真修行人,应该了知磕头的重要性!看看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等等近代高僧,都是从磕头起步的。礼敬诸佛,应该如何礼敬?五体投地的大礼拜也。嘴巴说礼敬,不够。双手拜拜,也不够。唯有五体投地大礼拜,才可表达真诚之意啊。忏悔业障,应该如何忏悔?说声对不起,不够啊。跪下去请求原谅,好点。唯有五体..
我们过去在美国给学佛同学说了五个戒,希望我们大假努力都能把它兑现;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佛在这“三福”最后的结论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修净土往生一定要受持。为什么?这是往生的正因。这三条重要!第一条“孝养..
一般人修福、修慧、修定,修得很多。可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发愿。因此造成效果显不出来。这都是被一些传统的观念给障碍住的缘故。什么样的传统观念呢?就是:第一、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是不圆满的,这不是佛陀教的)。第二、不懂得发愿的重要性。第三、发不圆满的愿,所以效果也不太好。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现..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方便开示(35)1955年乙未六月十六日开示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以前化缘,随人欢喜布施,除多补少,颠颠倒倒的用。今在此妄作妄为,建法堂,起茅蓬,修厕所、牛栏等等,所用的钱,从何处来呢..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假,世间没有恶人,妖魔鬼怪到我这里来,都是佛菩萨。所以境随心转。凡夫,凡夫可怜,颠倒了,他的心随境转,错了。心随境转,你就会转到阿鼻地狱;境随心转,你就能成佛、成菩萨..
因果是互相随顺,因随果,果随因,因又生果,果又生因,性空缘起,因果毫无杂乱,做善必有善报,做恶必有恶报。但是什么时候成熟,这就不同了,哪个先成熟了,哪个就先结果。讲个故事来说明,先因后果或后因先果。因果错综复杂,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生,如果有神通看到十生、百生,乃至更长,看到过去现..
『深信因果』,我们对于因果总有几分信心,若说深信恐怕就未必。为什么?深信一定会百分之百的做到,我们没有做到,就是还信的不深。我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为什么说我们信的不深?是我们把事实真相迷惑了。怎么迷的?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想到自己切身的利益,这就不是深信。如果深信的人,那佛给我们..
苦乐等相 下面引用《智度论》,《智度论》第五卷,《智度论》有一百卷。第五,「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括弧裡说「例如天人,则天道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為下地」,在他之下,他统统看见,就是他以下的这裡面「六道眾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他全看见了。这讲..
清朝行修法师,俗姓陈,泰州沙村人。他本是个农民,目不识丁,没法养活自己,有一天,他跳水求死,被一位白衣人救出。31岁时,出家为僧。无论冬天夏天,就只有那一件衲衣,这样苦行许多年。朝礼普陀山时,半道上走到了绝路,遇到一位老人引回家中住了一夜。天明后,发现自己睡在荒郊野外。朝礼回归后,..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艺精湛的穿珠师正全神贯注、战战兢兢地为国王穿着稀世珍贵的摩尼珠。穿珠师蓦然抬头,见比丘托钵立于家门,急忙起身迎请比丘入内,旋即准备饮食供养。此时,一只大鹅摇摇晃晃地走进屋内,见到地上的摩尼珠犹如一团赤肉,长颈一伸,巨喙一啄,一团赤..
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出家,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长者对比丘说:“我这个儿子想让他出家,恳求大德慈悲度脱!”比丘用道眼观看这男孩,知道男孩出家之后能够持戒,于是收为沙弥。那时安陀国内有一位男居士,敬信三宝,发誓终身供养比丘,每天派人送食..
道家法师超度阴灵靠谱嘛众位缘主,大家好。道家法师超度阴灵靠谱嘛?只要是正规的寺庙道观都是可以进行超度的。在超度日记的最初的前几篇文章,我就写过关于各种超度的不同。今日想仔细的与大家说下佛教与道教的超度。其他的超度,如泰国与其他国家的超度,我也已经多次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而对于出..
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每2.3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饥饿,从你开始到读完这个句子这段期间,已经死了四个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东西吃。素食可以拯救饥饿,因为如果我们不在肉类生产上,浪费可贵的农业资源,这些儿童就不会死。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态学家戴维皮曼托指出:「美国的家禽家畜—牛、鸡、火鸡、..
昌臻老法师的遗体安放在报国寺离欲念佛堂,四众弟子瞻仰老法师遗容。何必三祗修福慧弥陀接引莲池客 只须六字出乾坤众生心归极乐邦昌臻老法师面色红润,安祥示寂。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师在老和尚灵前静默、追思。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礼拜老和尚本寺住持、昌臻老和尚的弟子隆宣法师领众助念。“恭维上..
出租车司机论和尚现代化明 海那天从省佛协到中山宾馆开政协会,车不就便,遂在路边要了一辆出租车。在后排上了车,关上车门对司机说:“到中山宾馆。”“您上宾馆,去开会吗?”司机问。“是,开政协会。”“政协会就在佛协开多好,这么大的楼,房间又多。”我不应答。几次经验后,我不大喜欢和出租车司机聊天,觉..
为隆定法师、王武荣、李勇、刘爱民居士上堂香语( 2005 年12 月15 日 )时寒岁深朔风起,道人肌骨最相宜。芒鞋踏破万里雪,归来好看庭前枝。有僧问赵州:“如何是沙门得力处?”赵州禅师说:“你什么处不得力?”赵州禅师此一问直逼得我等回光返照,洞见自己肺腑,却如哑子吃汤圆,心中自明,开口不得。何以故?一切..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这是造极重罪业的第三种。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第一个是不孝父母,第二个是不敬三宝,第三个是侵损常住。侵是侵犯,损是损坏,常住结罪很重,这是属于偷..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我们看现前社会造这种业的人,我们常常能够听到,有时候也能够见到。大家都把这事情看得很轻,认为这是迷信,认为这些迷信的事情应当要破除,哪里晓得有这么严重的果报?毁谤三宝,无论你是有意、无意都得重罪,在一切恶业里面没有比这个更重。它的原因如佛在经中所说,..
都是前生惹的祸?我们这生当中莫名其妙的很多事情,我们不了解为什么,有些人归咎于前生,那是自己不动脑筋。请问我现在肚子痛,是我前生造了什么恶业吗?有同学说不是。是因为我刚才吃冰,现在我肚子痛。我们不要什么事情都推到前生,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其实很多事情是你现在糊里糊涂,你自己迷迷糊糊的,自己没..
宝积经5-1集:菩萨败坏之相主题:宝积经第5-1集主讲人:普献法师接着我们来讲第五个:善调顺。也就讲明,有些看起来似乎在修菩萨道,但是跟实际的菩萨有一段距离;有些人似乎在信佛学佛,而事实上跟佛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经文:【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随法行..
我们谈空,但是业力、业果、业报是不空哦。我们讲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举手投足、起心动念,这个是不空。虽然不是有一个具体的什么给你看到,但是它就是有作用的,起心动念都有它记录下来的。各位,我们身上有很多的细胞,皮肤、血液不是细胞吗?当我们在讲话、起心动念的时候,这个细胞就把它记录下来..
六祖坛经说,学佛有两个层次:「先分别一切法,然后不作分别想」。修学是有次第的,世间法是善恶分明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还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佛一定是从分别善恶、肯定因果业报开始,然后才能进入无分别的境界。当你已经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往往会执着有个实实在在的善,实实在在的恶,又..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我们今天起心动念一切造作,哪里说没有果报?说没有果报,这话真正是自欺欺人,决定有果报。所以人生在世短短的数十年寒暑,为什么不学做一个好人?世出世间大圣大贤教导我们要节俭、要忍让。《伦语》里面记载,孔老夫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夫子处事待人..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这是周利盘陀伽尊者,这个人是困学成功的,他的禀赋很钝、很愚,记性奇差。当初他哥哥出家,他也想出家。哥哥很聪明,哥哥说:“好,你来吧!”就教他四句偈,他学了三个月都学不会。哥哥说:“算了,你还是..
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很多,不但在家,出家人也不例外。百丈禅师野狐禅的故事,出家人,不是在家人。也是一位法师,有个问题向他请教,他随便就答了,自己也以为通了。人家问什么问题?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是不落因果。这个法师,答复的这个法师,死了以后就堕狐狸身,叫野狐身,五百世,就是错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