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间:如何是西来意?
庆诸禅师曰:空中一片石!
僧礼拜。
师曰:会麽?
曰:不会!
师曰:赖汝不会,若会,即打破你头。
僧间:如何是西来意?
庆诸禅师曰:空中一片石!
僧礼拜。
师曰:会麽?
曰:不会!
师曰:赖汝不会,若会,即打破你头。
二十三祖师子尊者。中印土人。得法游化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五众。师子化之五众皆服。声闻迩遐。外道摩目多部落遮二人。素学幻术。乃盗为僧形。潜入王宫淫犯妃后且曰。不成则归罪释子。既而事败。王大怒曰。吾素重三宝。沙门何多辱我。即毁寺害僧。自秉剑至尊..
高祖龙树尊者(本纪在西土第十三祖中)入楞伽经云。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南天竺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显我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养国赞曰。章安有言。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是高祖师也。辅行释之曰。智者应称龙树为曾祖师。若以尊上为高。则如汉齐诸君。并指始祖为高。..
资持记·释钞序:“九代者,自后汉明帝佛法初传,至于大唐祖师出世,凡历九代。后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事钞记卷一·一九·一三)
指以释迦佛所说之经、律、论三藏教法,为全佛教之教说,故称一大藏教。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设使三世诸佛只可自知,历代祖师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诠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 p3
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祖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唯禅定师达磨达者,闻四众被责,愤悱而来。祖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彼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
江州龙云台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昨夜栏中失却牛。」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该万有。..
祖师忌回向文首唱俪语或偈文,言白真。《备用清规·达磨祖师忌》云:“维那白真宣疏。”
殿堂是中国佛寺中重要屋宇的总称。因这些屋宇或称殿,或称堂,故统名之为殿堂。殿是奉安佛菩萨像以供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供僧众说法行道等用的地方。殿堂的名称即依所安本尊及其用途而定。安置佛、菩萨像者,有大雄宝殿(一般称为大殿)、毗卢殿、药师殿、三圣殿、弥勒殿、观音殿、韦驮殿、金刚殿、伽兰..
参入禅道,是谓参禅。但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槃之妙心。佛学大辞典曰:禅宗以禅那为宗。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为三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禅那,故称为禅宗。所谓禅宗者,..
在嵩山的少室,梁时禅宗的祖师达摩,曾在此面壁九年。
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尊者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唯禅定师达磨达者。闻四众被责愤悱而来。尊者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既..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中天竺国人也。姓婆罗门。少依婆罗僧出家习定。晚师鹤勒那大士得法。既受悬记。遂乃往于他国。行化至罽宾国。其国先有沙门。曰婆黎迦。专习小乘禅观。黎迦之后。其徒承其法者。遂分为五家。其学有曰禅定。有曰知见。有曰执相。有曰舍相。有曰持不语。然竞以其能相胜。尊者皆往正之。..
资持记·释钞序:“僧祐,梁朝人,即[道宣]祖师前身。[昙瑗、僧祐]二师并先学十诵,后传四分;未详撰述。”(事钞记卷二·四二·五)
资持记·释钞序:“大疏即祖师所禀首师[之四分]律疏二十卷。而言大者,或随大部为言,或简今家戒、业二疏,非谓尊师故也。”(事钞记卷二·三七·五)
子题:资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弟子者,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我生,名之为子。”资持记释云:“资名中,以师望资,犹弟犹子;以资望师,如兄如父。祖师义释,独出今文。诸宗制撰,率多承用。”(事钞记卷一○·三·一六)..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即: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该万有。然教虽有五,而不出一心,..
(一)读诵与禅思。前者即指读诵佛经及祖师语录等。后者即指坐禅修行等。[释氏要览卷中] (二)定学与慧学。(参阅“戒定慧”2908 ) p243
指龙树菩萨。龙树应楞伽之悬记而现,光阐大乘佛教,所说甚广,与佛教诸宗之教义均有关系,从而各宗悉皆尊为大祖,是为八宗之祖师。[八宗纲要] p285
长沙兴国寺振朗禅师,初参石头,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头曰:「问取露柱。」曰:「振朗不会。」头曰:「我更不会。」师俄省悟。住后,有僧来参,师召上座,僧应诺。师曰:「孤负去也。」曰:「师何不鉴?」师乃拭目而视之。僧无语。﹝时谓小朗。﹞..
幽溪和尚,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起,绕禅床一匝而坐。僧拟进语,师与一蹋。僧归位而立。师曰:「汝恁么我不恁么,汝不恁么我却恁么。」僧再拟进语,师又与一蹋,曰:「三十年后,吾道大行。」问:「如何是祖师禅?」师曰:「泥牛步步出人前。」问:「处处该不得时如何?」师曰:「夜..
邵武军龙湖普闻禅师,唐僖宗太子也。幼不茹荤,长无经世意。僖宗钟爱之,然百计陶写,终不能回。中和初,僖宗幸蜀,师断发逸游,人无知者,造石霜,问曰:「祖师别传事,肯以相付乎?」霜曰:「莫谤祖师。」师曰:「天下宗旨盛大,岂妄为之邪?」霜曰:「是实事那?」师曰:「师意如何?」霜曰:「待案..
兴元府中梁山遵古禅师,僧问:「空劫无人能问法,即今有问法何安?」师曰:「大悲菩萨瓮里坐。」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道士担漏卮」
益州长平山和尚,僧问:「视瞬不及处如何?」师曰:「我眨眼也没工夫。」问:「如何是祖师意?」师曰:「西天来,唐土去。」
安州大安山清干禅师,僧问:「从上诸圣,从何而证?」师乃斫额。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羊头车子推明月。」
郢州芭蕉山遇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曰:「争奈学人未会何!」师曰:「逢人但恁么举。」
金陵净德院智筠达观禅师,河中府王氏子。初住栖贤。上堂:「从上诸圣方便门不少,大抵只要诸仁者有个见处。然虽未见,且不参差一丝发许,诸仁者亦未尝违背一丝发许。何以故?炟赫地显露,如今便会取,更不费一毫气力。还省要么?设道毗卢有师,法身有主,斯乃抑扬,对机施设,诸仁者作么生会对底道理?..
抚州覆船和尚,僧问:「如何是佛?」师曰:「不识。」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莫谤祖师好!」
吉州禾山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杉树子。」问:「文殊以何为师?」师曰:「风筝有韵真堪听,听得由来曲不成。」
青峰山清勉禅师,僧问:「久醒蒲萄酒,今日为谁开?」师曰:「饮者方知。」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耨池无一滴,四海自滔滔。」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