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子, 是一种较少的坚硬果实。陀罗尼的意思为总持,谓能总摄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记忆能力,总持诸佛菩萨之功德,使一切善法生长,一切恶法不生之意。陀罗尼子的佛珠,持之念佛,有集善法,抑恶生的意思。
相关推荐
恶叉聚
【恶叉聚】恶叉,树名,亦为果实名。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且落地后多聚集于一处,故称恶叉聚,用以譬喻惑、业、苦三者间之互相关连。《瑜伽师地论》卷九十六载︰‘譬如世间大恶叉聚,于此聚中有多品类。’《成唯识论》卷二载︰‘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恶叉聚之果实呈紫色,..
一百八遍
指念佛之数。“一百八”原为烦恼之数,欲对治此烦恼,故念珠常贯一百零八颗,为一百八遍之念佛。百八晓钟亦同此义。 p42
四念珠
[出金刚顶瑜伽念珠经]念珠者。佛令众生欲灭烦恼。当持数珠常随其身。专心系念诸佛名号。故说数珠之多少。功德之胜劣。而有四种之不同也。金刚萨埵菩萨偈云。念珠功德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手持念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设安顶..
木槵子
(植物)又云无患子。木树能辟邪鬼,故名无患。其实可以为念珠,谓之木槵子。梵名阿梨瑟迦紫Ariṣṭa,千手合药经曰:若有行人欲降诸大力鬼神者,取阿梨瑟迦紫,咒三七遍,火中烧。注曰:阿梨瑟迦紫者,木槵子是也。崔豹古今注曰:一名无患,昔有神巫名宝眊,能符劾百鬼。得鬼,以此棒杀之,世人以此木..

菩提子保养技巧
菩提子保养技巧,玩了许久的菩提子,越来越觉得菩提子这一神物有着无穷的魅力,他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有非常讲究的盘玩、保养方法,遂发心要作一番梳理,通过网络、朋友等途径全面的对菩提子保养技巧做了一些文字、图片的收集整理,放诸博客,以供同好菩提的各位善友借鉴参考。1、菩提子在盘带过程中..

在家出家
白居易咏参禅的诗有多首,其中有一首题为《在家出家》,这是深含哲理而又意境清新的一首诗,内容如下:衣食支分婚嫁毕,从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似投林鸟,朝饭心同乞食僧。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唤妻呼都不应。全诗朴素无华,通俗易懂,跏趺坐即是俗话所说的盘膝打坐,是..

菩提子种类之十八:红心菩提子
很多人都听说过相思红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相思红豆叫海红豆,也就是红心菩提子。在南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相思红豆树能长到三四米高,其结出来的相思豆质坚如铁、色艳如血、红而发亮,色泽晶莹而永不褪色,外型似跳动的心脏,里面又有一个心形曲线,一豆双心,所以新加坡等国家的人们称之为红心..

菩提子种类之十七:摩尼子菩提
摩尼子菩提是一种坚果果实,主要是产于印度、尼泊尔等地区,属于比较常见和普通的一种菩提子。摩尼子菩提的外形属于比较规则的椭圆形,一般直径在18毫米左右,摩尼子菩提的颜色是棕褐色的,质地很坚硬,表面呈脑沟状,不是很光滑,加工成佛珠需要进行打磨处理。摩尼子菩提如果打磨掉外部的表皮,就会与..

菩提子种类之二——缅茄菩提子
缅茄,顾名思义原产于缅甸,其实我国广东高州市一带也有少量产量。缅茄是缅茄树的种子,缅茄树的果实是一种荚果,通常在12月间成熟;荚果成熟时一般长达18厘米左右,每荚有种子3~6颗,这个种子就是缅茄,缅茄单颗长约3~4厘米,每颗大小不一,个体细小,不及成年人的大拇指。缅茄的形状扁椭圆形,外观..
业分别
【业分别】 p1218瑜伽八卷八页云:业分别、云何?谓由二种相、应知。一、由补特伽罗相差别故,二、由法相差别故。此复二种。即善不善十种业道。所谓杀生、离杀生,不与取、离不与取,欲邪行、离欲邪行,妄语、离妄语,离间语、离离间语。粗恶语、离粗恶语,绮语、离绮语,贪欲、离贪欲,瞋恚、离瞋恚,..
别境五所五受相应
【别境五所五受相应】 p0689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二页云:此别境五、何受相应?一切五受相应。论说忧根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纯受苦处,希求解脱。意有苦根,前已说故。论说贪爱,忧苦相应。此贪爱俱,必有欲故。苦根既有意识相应;审决等四,苦俱何咎。又五识俱亦有微细印境等四。义如前说。由斯欲..
天弓
为虹之异名。又作帝弓、天帝弓。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三下):“双眉皎净,似天帝弓。”[玄应音义卷二十一] p1335
天主
(一)大自在天之别名。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参阅“大自在天”783)(二)指帝释天。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故称天主,又称天帝。[大智度论卷四、维摩经疏(净影)](参阅“帝释天”3776)(三)人名。梵名 ?ajkara-svāmin之意译,音译作商羯罗主。商羯罗为大自在天之别名,其父母祈请大自在天而得子,..
天台九祖
指天台宗第一祖龙树菩萨、第二祖北齐慧文、第三祖南岳慧思、第四祖天台智顗、第五祖章安灌顶、第六祖法华智威、第七祖天宫慧威、第八祖左溪玄朗、第九祖荆溪湛然。龙树菩萨虽生于印度,然北齐慧文依其中观论而证明一心三观之妙旨,故奉为第一祖。然亦有称北齐慧文为天台初祖者,盖以龙树为印度人,故未..
天台传佛心印记
全一卷。元代怀则撰述。又作佛心印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说明天台宗所传佛心印“性具性恶”之法,并破斥禅家之“教外别传,见性成佛”、相宗之定性二乘、性宗之无佛性等义。注书有明代传灯所著之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等。[佛祖统纪卷二十四、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目录卷四、阅藏知津卷四十二] p1346..
火院密缝印
又作金刚炎、金刚火炎、金刚火院界印、密缝印、火印。即以金刚火焰密缝结界所余空隙之意。此印言所结护之地界,其四方四维皆成火界,故亦称八方火院、火院。印相为左手掌掩右手背,竖二拇指,向右绕身三匝,想金刚墙外有火院围绕。真言为“唵阿三莽拟你吽发吒”。[无量寿供养仪轨、十八契印] p1497 ..
爪净
佛制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应先以爪甲去其皮壳而后食之。 p1502
禅榻
又称禅床。即坐禅时之席位。榻者,即坐台或寝台,较床为低短细长。禅林中僧堂之座位称为单,又称单位,其形状虽异于禅座,然两者俱为坐禅时之席位。单者,因于僧堂座位壁上,贴以上记有自己名字之纸片,入僧堂即寻名单之位置坐下,故称单位。[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条] p6481 ..
斋法
(一)指过午不食之法。(参阅“斋戒”6546) (二)为严整威仪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p6548
斋退
禅林用语。又作斋罢。指午时斋食后,自正午至午后三时顷。敕修百丈清规卷上住持章(大四八·一一二六中):“斋退,鸣鼓集众。” p6549
声论
指计执“声为常住”之主张。又称声常住论、声论师。为印度哲学之一派系,主张观念之恒常性,而计执声之常住;谓声音为宇宙“实在”(reality)之存在,而吾人之语言,系由宇宙实在之声音而发显者,并非人为性之符号。此说本起源于梵书时代之祈祷,即祈祷有力量左右(支配)神之作用,因而构成祈祷之语..
断苦法
指断苦恼之法。即永断轮回之苦而得最后解脱之教法。[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p6561
断屠
谓禁绝屠杀畜类。史载我国断屠之制,起于唐高祖。初断屠杀以顺节令,或于帝王生日下诏断屠,以长福德。后佛法兴隆,于斋月、斋日,帝王常下诏断屠;断屠日非唯不杀畜生,国亦不行刑。 p6562
出离
梵语naiskramya,巴利语nekkhamma。超出脱离之意。即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出离得道”之惯用语。又华严五教章卷三载,声闻修道之人有渐出离与顿出离之别。华严经卷五(大一○·二一下):..
加持世界
密宗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由自性法身变现他受用加持身,并说三平等句法门所现之世界。又作海会现前、随他法界宫、瑞相土、尘道世界。乃生死凡夫生存之世界,亦即佛与众生感应道交之世界。以自性法身而言,并无迷之众生,而众生自迷,认为自己与佛不同,佛陀为救度此等众生,乃现他受用加持身,以利教化..
加持念珠
乃密教行者于修法时,入正念诵前,加持念珠之方便行法。即先取念珠,唱囕字真言;次诵净珠咒,令念珠清净;后顶载三次,为五大愿等之祈念;再唱旋转真言,旋转念珠三次(旋转系表示转法轮之义)。行者为成就本尊之身,乃于本尊加持位时以转法轮之相表示化他说法(即正念诵)之义。(参阅“念诵”3220)..
付衣和尚
据明代法藏所辑之弘戒法仪卷上载,于传戒之际,以法衣袈裟付嘱受戒者之戒师,称为付衣和尚。若以坐具付嘱者,则称为付具和尚。 p1536
他心通
乃五通之一,六通之一。全称他心智证通(梵para-cetah-paryāya-jāna-sāksātkriyābhijā)或智心差别智作证通。又作观心心数法智证通、知他心通、心差别通。即证得他心智,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之神通力。相当于十智中之他心智。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二六·四三二中):“‘云何他心智证通?’..
木患子
又作槵子、木槵子、无患子。恐系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之落叶亚乔木,高达丈余,初夏之际,开黄色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内出珠状之种子,种子坚黑,可作念珠之用。印度古来即以之制为念珠,故木槵子经载,欲灭烦恼和业报之障,须贯木槵子一百零八颗,常行携带之。于我国,初唐之时即以木栾..
蓝婆
梵名Lambā。为法华经所说守护法华行者的十罗刹女之一。正法华经卷十总持品译为结缚。其形如药叉,着青衣,右手持独股杵,左手持念珠。[法华经卷七陀罗尼品、法华十罗刹法](参阅“十罗刹女”502) p6597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