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光法师,俗姓袁,河南项城人,一九二四年四月出生;十六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十九岁在湖北武汉宝通寺传宗律师座下受具足戒;先后遍历河南洛阳白马寺、苏州灵岩山寺、扬州高 寺、宁波天童寺、广东云门寺等大丛林参学,曾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近代高僧,常住云居山真如寺三十余年;一九九〇年起,应江西吉安信众邀请,住持青元寺净居禅寺,直至圆寂。

相关推荐
狮子无畏观音的简介
阿摩提观音乘白狮,身放火光,一首一面四臂。其中三臂分持摩羯鱼,白吉祥鸟、凤头箜篌,一手结说法印;另一种形象为提棒骑狮的宝相,不过此相阿摩提观音比较少见。在少林寺便供奉有提棒怒目的阿摩提观音,表示匡扶正义、惩治邪恶。象征正气凛然、无畏无敌。阿摩提观音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狮子无畏观音..
世自在王佛的简介
世自在王佛,或称作世间自在王佛、世自在如来、世饶王佛、饶王佛,意为救度世间众生而得自在的佛,是过去佛之一。《无量寿经》卷上记载,世自在王佛是法藏比丘的本师。经中说,当世自在王如来在世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中非常欢喜,而发起无上正直道意,放弃了王位,出家为沙门,号曰法藏。于是世自在..
胎藏界法简介
胎藏界法是胎藏界曼荼罗诸佛的供养法。胎藏界音译为蘗婆矩奢驮都、蘗喇婆驮睹、全称为大悲胎藏生。《大日经疏》卷三中以胞胎、连花二喻来解释胎藏之义。以胞胎为喻、是表示以意识种子为母胎所覆藏、具足诸根,不久将诞生发育、学习各种技艺、尔后施行于事业之中来比喻。这就是众生本有体性中有一切智心..
天鼓雷音如来简介
天鼓雷音如来是密教胎藏界四佛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的北方。又作鼓音佛、鼓音王、鼓音如来。《大日经疏》卷四云(大正39·622c)︰‘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盘智,是故义云不动,非其本名也。本名当云鼓音如来,如天鼓都无形相亦无住处,而能演说法音警悟众生..
天皇道悟禅师生平简介
天皇道悟禅师在禅法的修学上是非常有特色的:他广参诸方、叩问玄旨,最后才顿悟禅机,彻了心疑。他的这一修学历程,与青原禅系中的石头、药山、洞山等大德十分相似,因而也颇具有青原系禅师的共性。关于道悟的修学历程,《祖堂集》的记载比较简略,但在《景德录》、《五灯会元》与《宋高僧传》卷十中,均有比较..
天皇道悟禅师的简介
道悟,俗姓张。十四岁怀出家志,后从明州大德剃发。二十五岁,于杭州竹林寺受具 [1] 足戒,寻游余杭,谒径山国一,问禅要,服侍五年,终受印可。大历十一年(776),至余姚大梅山独自修行。建中元年(780),至洪州钟陵(今江西进贤县)拜访洪州道一禅师。翌年,入衡岳参石头希迁禅师。初住沣阳,次移澋口,..
探手罗汉的简介
半托迦尊者驻三十三天花藏。双手结印(也有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执经者)。为注荼半托迦之兄。幼时体弱多病,带到祗陀林。世尊为其诵真语,恢复体力。后来通达四吠陀,充任导师。又遇世尊,授于具足戒。白天唪诵,夜晚静禅,获阿罗汉果。若依此尊,可皈依三宝,健康长寿。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
头陀的简介
相信人们听说过头陀的,这是佛教的用语。也译作杜多、杜荼、投多、偷多、尘吼多,是佛教僧侣的一种修行方式,通常称为头陀行、头陀事或头陀功德(dhūta-guna)。修头陀行的人的称为‘头陀行者’。亦作“ 头陁 ”。梵文dhūta的译音。意为“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因用以称僧人。亦专指行脚乞食的僧人..
五百罗汉简介
各地名山也有罗汉洞或竹林圣僧寺的传说。如河南嵩山就有五百罗汉洞。据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释有挺撰《中岳寺五百大阿罗汉洞记》(又名修圣竹林寺碑,见于《八琼室金石补正》一○八)中称:唐初蜀僧法藏始感得灵异。知山中竹林寺是圣僧所居。宋代院主崇敬,因选定此洞。造五百罗汉像。现存的五百罗汉..
无边身尊者的简介
无边身尊者,即无边身菩萨,随弥陀来迎之二十五菩萨之一。无边身,指身躯广大无边际,比喻尊者智慧神通、法力、慈悲心等。《往生要集》所引之《十往生经》载,弥陀来迎时,随著来之诸菩萨中共有二十五位,无边身菩萨即为其中之一。他能保护虔诚念佛之人,使恶鬼恶神不敢扰乱,日夜常得安稳。又《慈悲道..
挖耳罗汉的简介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所谓耳根,是由于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 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
五方佛的简介
这五尊佛代表中、南、东、西、北正方。其中东、南、西、北四方的佛又称作"四方四佛"。根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其自身具备的五智变化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五方佛详细内容中央大日如来中央大..
无尽意菩萨的简介
无尽意菩萨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不过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很熟悉无尽意菩萨,我们平时若是想要修行无尽意菩萨的话,也是非常好的,不过我们在修行之前最好是要去认真的了解一下无尽意菩萨。无尽意菩萨,又作无尽慧菩萨,无量意菩萨,罗度无尽尊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所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密教..
卧莲观音的简介是什么
卧莲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应化身之一。相传有几个盗贼偷光了多宝观音像上的宝物,便将塑像扔进了长江。金陵有个叫潘和的商人一心向佛,只求生个儿子,得到观音菩萨点化的他来到江边捞起了菩萨的法像,并将一块石荷叶雕成莲花宝座,但由于观音法像已受到损伤无法直立,只好侧卧在莲叶之上。一年后,潘夫..
五明简介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开始书写。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约于四千年前,象雄人辛饶·米沃祖师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
五逆罪的简介
一、杀父二、杀母,谓父母养育,恩同天地,为子者,当竭力孝养奉事,以报其恩,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即堕地狱。四分律云:若杀父母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 三、杀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 无学。谓无法可学。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故也。众生即当供养恭敬,..
五十三佛的简介
(一)指过去五十三佛。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光如来至处世如来)之五十三佛。即:(一)锭光,(二)光远,(三)月光,(四)栴檀光,(五)善山王,(六)须弥天冠,(七)须弥等曜,(八)月色,(九)正念,(十)离垢,(十一)无著,(十二)龙天,(十三)夜..
唯识宗的简介
唯识宗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宗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
文偃禅师的简介
云门文偃禅师(公元864一949年),俗姓张,姑苏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出生,是云门宗禅的创始人。文偃禅师的出尘很早,《禅林僧宝传》卷二说他“少依兜率院得度”,而《五灯会元》卷十五说他“幼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宋人慧洪所作的《禅林僧宝传》中,载文偃“性豪爽,骨面丰颊..
香板的简介
香板其状为长扁平形之木板,大小、形状、重量不一,通常约两尺左右,上幅稍宽,约二寸左右,柄部圆形。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及因职责的差别,形式长短也有区别。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香板是佛寺中常用的警策法器,它是一种维护寺庙清规、惩罚犯律..
锡杖的简介
此杖原有三个目的。1、为驱逐野兽害虫用。2、为年老人用。3、为保卫自己。此杖头部用锡,中部用木,下部用牙或角制成。僧人持杖往外云游时叫做‘ 飞锡’,住下某处叫做‘留锡’或‘ 挂锡’,外出布教时叫做‘ 巡锡’。 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有时也用短锡杖,一面挥动此杖,一面口唱 梵呗。在锡杖上以后..
香积佛的简介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香积佛品》记载,香积佛居住在上方四十二恒河沙佛土之外的众香国,国中无有声闻辟支佛名,惟有清净大菩萨众。 众香国的香气,在十方世界的香气之中,是第一微妙殊胜的。在此佛土中并以香作楼阁。及步道、庭园等一切建筑,甚至连食物也是以香所成,他们所食的香气,同流十方无量..
贤劫千佛的简介
小乘经典说过去有四佛或七佛出现,大乘佛典则进一步指出现在之贤劫有千佛,过去之庄严劫、未来之星宿劫亦各有千佛出世。亦即亘三世有三千佛出现。此中,在过去七佛之中,前三佛相当于庄严劫千佛之最后三佛分别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以下之四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
虚空库菩萨佛像简介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说过虚空库菩萨的,而其实虚空库菩萨和虚空藏菩萨是同一位菩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满足世间一切如法持戒者的善求善愿,使无量无边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虚空藏圣名。根据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所译..
虚空库菩萨简介
相信很多人都是听过虚空库菩萨的,而虚空库菩萨汉译又作虚空孕、虚空藏、虚空光等。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所以我们在遇到虚空库菩萨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直接理解成是虚空藏菩萨。虚空库菩萨为三世诸佛第一辅臣,功德浩荡遍满虚空,智慧无边恒沙难喻,忍辱心如金刚,精进猛如疾风,具足一切三昧。为一切众生..
降魔杵的简介
金刚降魔杵,又称普巴杵,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法器,原也属于古印度兵器的一种,现在被佛教引用为法器之一。其一端为金刚杵的样子,另一端为三棱带尖之状,中段有三个佛像头为柄,一作笑状、一作怒状、一作骂状。此法器通常为佛教密宗修降伏法所使用,用以降伏魔怨,表示具有威猛法力。这种杵代表:可消..
贤首宗的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
祥寿五佛母的简介
藏族民间传说,这五位佛母依次为执掌福寿、先知、衣田、财富和牲畜的神祗,亦是密宗的五护法空行母。祥寿佛母-扎西次仁玛(Tashi Tseringma),身白色,一面二臂,右手高举金刚杵,左手握一长寿宝瓶,慈眉善目,青春美貌,饰以各种珍宝璎珞、耳环、镯钗。座下骑一头如雪一样白的绿鬃狮。慧贞佛母-米玉洛..
信愿行的简介
信愿行的基本内容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藕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印光大师云: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谓深信依佛言念佛求生西方必能遂愿,有信自(自心..
十祖胁尊者简介
十祖胁尊者是中印度的人。怎么叫胁尊者呢?他就是打坐的地方不着席;他不像我们这个果童,坐坐就躺下了,不是那样子的。他若坐在那儿,胁就不着席,一般人就叫他「胁尊者」。他随他父亲去见九祖,他父亲就说了:「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他在胎里头六十年。你看看!这不容易生,六十年才生出来,你说是不是不容..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