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关岳庙,自住持莲开法师设立念佛堂,宏法度生,迄今十余年,海境茹素念佛者因之与日俱增。近年为祝愿世界和平,改为常期念佛。韫才亦忝做一分子,今将最近目睹一事,奉告诸上善人。
农历四月初九日上午十一时,大殿上正在念佛,忽然来了一只老鼠,在佛台上走来走去,回旋许久,两眼炯炯看人。大众见了十分诧异。后来由当家师对它说:老鼠!你走吧!
江苏海门关岳庙,自住持莲开法师设立念佛堂,宏法度生,迄今十余年,海境茹素念佛者因之与日俱增。近年为祝愿世界和平,改为常期念佛。韫才亦忝做一分子,今将最近目睹一事,奉告诸上善人。
农历四月初九日上午十一时,大殿上正在念佛,忽然来了一只老鼠,在佛台上走来走去,回旋许久,两眼炯炯看人。大众见了十分诧异。后来由当家师对它说:老鼠!你走吧!
除了念佛外,念菩萨名号也是可以的,例如,念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等都可以。其实任何大乘经典,你要是信愿具足都能往生。这桩事情,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在「三辈往生」这品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要具足那些条件。最后一段..
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不可以说他念佛不勤,信得不深,他也真的是深信切愿,他也是很认真的念佛,可是处人接物他用的心就不一样。念念还是为自利,所谓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明白,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乃至于末后一切..
(一)兜率天净土:弥勒菩萨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内外二院,提供给禅定较好的修行者在此继续修行。(二)西方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九品等第及边缘化土,及其他种类化土。(三)东方药师净土:由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九阶位、坛城及七佛化土,有天人。(四)燃灯古佛净土:..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既要信自己,又要信他;既要信因果;又要信事理。1、信——自己你要信自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没信自己。你造的罪业多,是吗?这回你就遇到好机会了,可以带业往..
“ 一者至诚心。” 在净土法门上你有至诚心就表现在三个地方。第一个, “ 身业礼拜彼佛。 ” 你的身体是非常得恭敬地去礼拜阿弥陀佛。第二个, “ 口业赞叹称扬彼佛。 ” 发自于口,从你的语言上你会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比如说赞叹阿弥陀佛的身金色、十二种光明;宣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往生是需要内心清净,没有杂念的,如果你烦恼多,那么在修行时就会出现杂念,这样不但对自身的修行有影响,也会影响自己往生之路。所以在修行时一定要清除烦恼,不要有任何的杂念。 其实往生原因很多,大概最重要的还是过去生中的善根。每个往生人,绝对不是这一生才学佛,才遇到净土。过去生中都曾经..
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2.戒福,又作戒善。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之三皈、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最主要的障碍是两个:五逆和谤法。一、五逆,一般能做的人不多,尤其佛弟子,很少去做五逆的;但很多佛弟子,对谤法的业很容易造。一般人、外人还不太容易造谤法的业,不信佛的人,不一定会谤法。但是很多人信了佛,反而容易谤法。他怎么谤呢?比如舍弃佛法,称之为谤法;不是佛法,他说是佛法,这也称之..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特别是那些愚夫愚妇,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修行也谈不上,就是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得到极大的利益。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净土》杂志,我们也常常登这些,就是最近这一二十年发生的很多例子。很多往生者实在是没有什么..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
在这里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九品往生专门是对凡夫来施设的,跟大乘小乘的圣人是没有关系的,这我们就要体会佛心了,我们要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佛心是什么?善导大师他有一句话,这句话是讲得非常到位的,善导大师这样表述:[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
第一:要有信心、愿力。 但这样的人未必一定是个老修行,哪怕他原先从未闻过佛法,临终前突然得遇善知识相告,而且一闻佛法即有愿心,这样的人也叫有信心、有愿力。这样的人只要能够念佛,哪怕临终只念上一声佛号也可以往生。。如果这个人直到临命终际也毫不相信,这种情况没必要送,即使家属相信也没..
请看下面。“受乐同于漏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当中的天人,都能受到种种的快乐,它这个快乐的内涵、纯净度就像一个烦恼断尽的比丘。“漏尽比丘”就是指阿罗汉,断尽见惑、思惑,没有“我”和“我所”的概念,能够获得九次第定,享受那个禅乐。如果这一愿不能实施的话,就不取正觉。那..
中阴身的人也是能往生净土的。除大善大恶之人,立即受报不经中阴以外,余者皆经历七七中阴期间,但各人业报不同,中阴受报与投生自然不同。所以平生听闻阿弥陀佛本愿,一心专念六字洪名,对阿弥陀佛名号深信的行者,在临终,不必经由中阴身阶段,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念阿..
好,第三十二“严饰超诸天人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从极乐世界的地面以至于到虚空,都有无量无边的“宫殿、楼观”,有不可计数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有重重无尽的七宝行树。宫殿,地面有,虚空也有。那么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万物”,它构成的材质是什么?珍宝!而且这个珍宝不是一宝、二宝、三宝、四宝..
请看下面“十念皆生我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听闻我的名号,能够发出至诚心、至信心、至乐心,愿意生到我的刹土。”这就是深信切愿了,那么你在念佛的功夫上乃至十声——“乃至十念”,你都能往生。“如果信愿持名十念不能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但这一愿有一类众生不被摄受,..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
问:众生无始已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可论十..
41:真实不虚话往生往生有活着时往生和临命终时往生两种。这方面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及亲自见闻者都比较多。科学目前还无法确切地做出解释。所谓活着往生,即是指修行者无病无疾,身心安康的情况下,提前预知自己往生 的时间,有提前几天、半月、几个月,一年数年不等。往生时身体健康,头脑清晰,心情快..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1——1810年。他所住持的寺院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在那个时代,资福寺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的一个中心地带,就是因为那里出现了一代祖师——彻悟大师。印光大师对彻悟大师非常推崇,他在出家五年之后,专门到红螺山资福寺去参学,入念佛..
问:带业往生和所带的业包括些什么业?是否包括五逆十恶?大安法师答:我们的业啊,就是由于我们具生的烦恼啊、贪瞋痴慢疑,种种烦恼,作用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六根,主要是身口意三业,造作无量无边的行为。这个业分三类: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业,这些业都可以带。善业按他自身的因..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
问 :南传比丘是否能向菩萨像(如:弥勒菩萨像)顶礼、问讯或合掌?帕奥禅师答 :依据南传的戒律,比丘不应向在家人、女人、天神或梵天顶礼或合掌。因此,如果弥勒菩萨现在是一位比丘,而且戒腊比我们高,那么我们应当礼敬他;然而,如果他的戒腊比较低,则我们不应向他致敬。如果他是在家人、天神或梵天,那么我们也..
疑问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提到: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这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但乐有佛国土修行吗?现在我们害怕娑婆世界这样的秽土无佛世界,要往生净土,要去有佛世界修行,那我们是不是也属于软心菩萨呢?是不是不像坚心菩萨一样,发了..
观既未易成就,戒亦未易全持,众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钝根可得,大愿坚固更罕有,若不再从老实持名上出一头地,必致长沉苦海,永受轮回,千佛慈悲,亦难救度。老实持名者,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不于阿弥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既以此心念佛,凡一切杂善杂恶之事,皆不必念。即日用应缘万不得已之务,应毕即舍,勿..
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王,要兄弟相爱,要夫妻相敬,要至诚忠信,要柔和忍耐,要公平正直,要阴德方便,要慈..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崔婆一生吃素,禀赋很愚钝,笨嘴拙舌,哪怕是跟地位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也不会与他们争长论短。主母晁夫人修学禅宗,崔婆每天在主母旁边做很多的家务事,却只念阿弥陀佛,很虔诚,从不稍微间断。她念佛不用数珠计数,也不知念了几千万遍。崔婆七十二..
念诵海贤老和尚往生纪实文字版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和意志得到快速提升,使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克服并恢复信心。也能够为我们化解心中的痛苦和伤悲并减少阴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平静,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福报和智慧。海贤法师,河南南阳来佛寺主持,生于1900年,20岁出家,23岁受戒。..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中。若欲再复人身,再遇净土即生了脱之法门,难如登天矣。——印光大师一个净业行人,凡是读诵大乘..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