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佛经说,我们所住的世界,在每一小劫中,都会发生一次‘小三灾’。一小劫,是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算起,每过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再由十岁,每过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合一减一增的时间,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 当每一小劫的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即有饥馑灾,七年不雨,草木不生,人类因饥饿而死亡无数;当人寿减至二十岁时,即有瘟疫灾,人类又因病死亡过半;人寿减至十岁时,即有刀兵灾,这时一草一木,都变成了杀人的凶器,触之即死,加上人类自己又互相仇恨、残杀,一直到人类所剩无几为止。 若问为什么会有‘小三灾’?那都是世人多行不义,常造十恶所召致的恶果,真是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人类经过小三灾的打击,所存无几,因此感到惊惶,开始舍恶向善,断恶行善,于是人寿也开始百年增一地渐渐增长。至于为什么每一小劫都有一次人心恶则寿命减、人心善则寿命增的周期性的盛衰回转?这大概就是‘诸行无常’、‘物极必反’的道理吧。 今天,人类的寿命,是处于百年减一的减劫过程中,不信您看,释迦佛住世时,人类平均的寿命为一百岁,佛入灭至今才二五四四年(但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迄今已三○二六年),现在世界人类平均的寿命只有七十岁左右,比起佛世来,已减少约三十岁了。接下来人寿将会愈来愈短,虽说现代医药发达,医疗技术进步,但由于人心越来越险恶,以致许多前所未闻的、且又无药可治的奇瘟怪疫纷纷冒现,相继向人类袭击,单单一个‘爱滋病’,就搞到医药界一时束手无策,这就是佛教所强调的‘神通不敌因果’的正面教材,世人于此应有所醒悟才是。 人寿越来越短,显示距离发生小三灾的时日,已愈来愈近了,未来的人类,将会面对人间三大浩劫,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至于‘大三灾’,是世界进入坏劫时所发生的火、水、风三灾。据佛经说,每一世界,都要经过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一中劫又各有二十个小劫的时间,等于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所谓‘成’,即世界由众缘集合而组成;‘住’即众生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坏’即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一切动植物,后一小劫,坏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世界;‘空’即坏尽后,一切俱成虚空。世界就是这样不停的成住坏空,周而复始。科学家已证实,宇宙中的每一星球,在其一生中均进行著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但他们还算不出每一世界的寿命有多少长,佛教却说合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等于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这也就是每一世界由成至毁的年数。 当每一世界进入‘坏’劫时,首先来临的是大火灾,是时天上同时出现七个太阳,以焚烧此世界,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初禅三天,一切都烧成灰烬;接著而来的是大水灾,下自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二禅三天,皆为大水所浸;最后到来的是大风灾,下至无间地狱,上至色界三禅三天,一切物质都被大风吹散破坏,直至世界灰飞烟灭无形无相而后已。 若又问为什么会有火水风三灾?根据因果,世人内有贪心,外有水灾;内有嗔心,外有火灾;内有痴心,外有风灾。由此可见,水火风三灾,乃众生共业之所召感,心生则境生,心有种种不同,故境亦种种不同,然境的性质,必似其心,这也正是佛教所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世界亦不现矣。我们的世界,现在正处于‘住’劫中,是于住中劫的二十小劫中之第九小劫,再过十一小劫,即要开始坏灭了。聪明的人,最好赶紧修行,求生西方,当‘小三灾’或‘大三灾’来临时,我们已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才是避开人间浩劫的上上之策啊!摘自陈义孝居士所著的《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相关推荐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当佛陀在王舍城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在前往舍卫城的途中,走进了一片寂静的森..

为什么读佛经求感应
认真修行佛法是非常好的,我们平时修行持诵佛经是可以获得感应,而我们之所以感应道交,千万不要误会只有佛才有感应道交,妖魔鬼怪统统都跟你感应道交,理是一个,所以心正、心清净比什么都重要。下面我们就来正确的认识一下佛经的功德感应。什么是感应,为什么获得感应演【应身以应机赴感为身故以因缘..

宗舜法师:佛经中闻香悟道的故事 因闻香而入不二法门
(一)沉香烧为木炭在《百喻经》第二十二喻里面,就有一个入海取沉水喻,这一喻非常有意思: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

宣化上人:佛经千万不要乱放
凡是佛的经典,一定要恭敬。《金刚经》说:“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经典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有佛。经典就是佛的法身所在之处,我们要恭恭敬敬,将放置经典的地方,整理得干干净净,不要有一种污秽的行为。佛经一定要放在其他经典的上边,或普通书籍的上边,否则就是不恭敬。并且一定要把佛..

智海法师答:是不是不同佛经和我们也是要有不同因缘的,怎样修行起来才更好?
智海法师答:自己的毛病是什么,根性是什么,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根性好好反省。一个是我不知道问问题的您是谁,一个是我不了解您。建议凡是您力所能及接触到的,你欢喜的,都学习。我们要有广阔的心胸,比如,接触到大乘佛法就好好学。对于我们未知的东西,不轻易批评、评价,免得形成我们与佛法的障碍。当我们..

逆子谤毁佛经不听劝不悔悟,转眼成痴呆
逆子谤毁佛经不听劝不悔悟,转眼成痴呆 摘自《因果报应录·窦芳转眼成痴呆》 作者:唐湘清居士 陕西省有一窦姓老人,他的儿子名叫芳,天资本来很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可惜骄傲异常,目中无人,总以为自己的一切胜过他人,好像世界上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窦芳生成这样狂妄的性格,因此对于老父,也是事事..

准提咒佛经感应
念诵准提咒能够让我们的业障和罪孽得到消减,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并早日修成正果,也能够为我们增强定力和意志,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定,而且通过念诵准提咒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伤害和疾病,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那么准提咒佛经感应是什么呢?根据《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七十七俱胝诸..

宣化上人:把佛经带到厕所,这是最不恭敬最不可以的
切记,学佛的人一定要恭敬经典,不要出佛身血供养法呢?怎么供养呢?就要好好地保护这个法,看这个经典,不要马马虎虎的,不要看这个经典很随便的,什么地方都放。放这个经典,你一定要放一个洁净处。你把它放的时候,要放得好好的,要放得规规矩矩的。不要这样放,怎么样放?放得这一本经呢,放到这个台..

谛闲法师:想要了却生死大事必须研究佛经
鄙人学寡智劣,未能博览诸书,除佛学外,不敢以臆见妄谈。自入道以来,历三十余年,不过披阅内典、研穷教乘、精参禅理、兼修净业而已,所得一知半解,略为诸公陈之佛经自汉明时入我中国,历晋唐宋元及前后五代,千几百年,依经得悟者,缁素男女何止千万亿数?其间入道之门不一而足:或看经而识自本心者..

宣化上人:《楞严经》是诸佛经的骨髓
研究佛法要了解经中的义理。佛所说的经典,每一部经都有其真正的义理;并且所有的经典,互相都有连带关系,其中的义理也都是有连贯性的。佛说小乘,说大乘,最后归纳到佛乘上。不论大乘、小乘、佛乘,首先都是教人去除习气毛病,去无明烦恼,去贪嗔痴。你若能把毛病都去除,与经义自然会相合;如果毛病不除,总是不..

惟贤法师:抄写佛经也是殊胜的修行法门
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现在网络与印刷事业高度发展,佛经通行不是问题。但是只有亲自动笔抄写,才会对佛法知解得更加深..

佛学文化——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诞生后七天,圣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养育成人。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睺罗,后来成..

读什么佛经有感应
读什么佛经都是很好的,我们平时修行佛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我们平时读诵佛经的时候若是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我们可以看一看佛经的讲解。多读诵佛经是有很多的好处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读诵佛经功德感应。读诵佛经感应2006年10月,本人的上级领导生脊椎病,躺在医院半个多月还起不来,我听说以后,也很想..

读佛经神奇感应
读诵佛经的神奇感应是很多的,我们对待佛经要充满信心,而且我们平时修行佛经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我们修行佛经要有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读诵佛经是可以获得佛经的感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读诵佛经的感应。读诵佛经的感应2006年10月,本人的上级领导生脊椎病,躺在医院半个多月还起不来,我听说以后,..

星云大师:四句佛经经典指导处事迷津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以下内容,为星云大师开示: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大安法师:诵佛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也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找认熟,然后,宁静片刻,徐徐读诵,念兹在兹,心不旁骛。如是诵经,庶可获致法益。如..

佛经开示:临命终之五趣相
众所周知:『六道轮回』之六道,是包括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除《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于『六道』中加入『仙趣』,而有『七趣』之分类外,亦有《大藏经》将『六道』中之『阿修罗道』去掉,而有『五趣』之分类。至于何者为『临命终之五趣相』?依《守护国..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
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佛经开卷的六种成就据《大般涅槃经》中载:佛临入涅槃前,阿那律尊者请阿难问佛四件事:一、佛灭度之后,佛弟子将依谁而住?二、以何人为师?三、于经典结集时,一切经首应安何语?四、恶性比丘应如何处置?佛答:一、如来灭度后,佛之弟子应依四念处而住;二、以戒为师;三、将来结..

他方世界的佛是如何评价我们娑婆世界和修行人的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第一尔时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脐中出一莲花。光色严净有百千叶。金刚为根青琉璃为茎。因陀罗网宝为须。优勒迦娑罗栴檀宝王为台。其花明净尘垢不污空无坐者。尔时文殊师利。往莲花台上结加趺坐。即与花俱上升虚空乃至有顶。还至佛所右繞三匝头顶礼敬。还坐花上一心合掌瞻仰世尊..

佛经的福报感应
其实关于佛经的感应是很多的,我们平时念诵的话都是可以得到佛经的感应的。而且我们念诵佛经一定要心存善念,平时去多行善事,这样我们得到的感应才应该特别的强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佛经的功德感应吧。造恶业的人念佛往生所以我们念佛呀,用至诚心念佛,去开显这个名号当中不可思议的功德,是一定能..

佛经中的这些句子,最让人开悟;,值得反复去读!
无论你是否信佛,相信你都或多或少地对佛经中的一些句子耳熟能详,甚至于念诵起来朗朗上口,深深地埋在脑海中。我们知道,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所有的佛经都是经过翻译的,除了佛陀的智慧,还有古来祖师大德们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体智慧,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因此,这些佛经..

不可亵污佛经
王泮,明朝山阴人,万历甲戍年进士。说起王泮登第的经过,值得一些不知敬信佛经的人,引为鉴戒。 一日,王泮的伯父抱著幼儿在门边玩,不慎遗失了戴在幼儿手臂的银镯,王泮的父亲凑巧在旁,就被人怀疑为其所窃。王泮的父亲因而愤恨不平,在神前发誓说没有偷窃,并用脚踩踏金刚经。事后,大家都不在意,..

妙心法师: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二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二再说频婆娑罗王有一位亲戚,名叫摩诃目犍连,幼年出家修行,在世尊成道之前,目犍连已经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外道师了,和另一位大外道师舍利弗交往甚厚。世尊成道后,大目犍连拜在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座下,成为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著称于世。这一年,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世尊率领弟子们弘..

妙心法师: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一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一当我们面对着数以微尘计的佛陀净土、菩萨净土的时候,未免会心生疑惑:按照前文的说法,我们为了最终建设好自己的佛国净土,必须先要往生到他佛净土去参观学习。但是十方法界中有这么多的佛国净土,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往生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介绍一部佛经,它的名字叫《观无量寿..

佛经认为女子要有哪些美德?不能做哪些事?
佛经认为女子要有哪些美德?不能做哪些事? 星云法师:佛教有一部《玉耶女经》曾经提到,一个女子应该具足五种善事,去除五种恶事。女子应该具备那五种美德呢?一、负责家务:把家务处理得有条不紊,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安心发展事业,儿女回家有家庭的温暖,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有许多的女性出外谋职,职..

佛经经典名句30句佛心慧语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6.复次地藏,未下世中,..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 佛经的来源
初级课题(十) 佛经的来源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之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佛陀说的这些教法,在他涅槃后的九十..

韩国佛经节闭幕 13世纪木雕高丽大藏经为主题
韩国佛经节闭幕 13世纪木雕高丽大藏经为主题韩国佛教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佛教在线海外讯 2013年11月11日,韩国佛教文化艺术节圆满闭幕,这一艺术节以有千年历史的木雕《高丽大藏经》为主题,旨在传播这一罕见的13世纪木雕佛经的知名度。此次庆典的总参观人数约有205万,远远超过原定目标。据悉,2013大..

今生,将是我在娑婆世界里的最后一生
[00:01.28]字幕-素超人网[00:10.71]今生,[00:19.65]将是我在娑婆世界里的,[00:22.00]最后一生。[00:25.12]如若,[00:30.12]我是来还债的,[00:32.35]那就尽量多还一些,[00:36.30]宁可人负我,[00:37.93]我绝不负人,[00:40.94]让那多还的,[00:42.46]成为能被再来的我,[00:45.02]勾牵的因。(度化的..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