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五集)
相关推荐

静心念佛得殊胜果报
静心念佛得殊胜果报 念佛读经,常常要用清净心念,守住心念,读经也是。不时有几个念头须须控制就不会乱飞,现在念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就知道念,不知为谁念,为啥念,念完了也不知道念了些什么,一边念一边花花的念头转来转去,不时地嘴里念心里跟上念头跑来跑去,要不就是念完了也不知道念了一些什么..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静坐指导 观行法门 数息观 数息之目的「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鼻息、气息。修数息观,是将心念靠在气息与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迁流与昏暗。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第一是妄想心,第二是昏沉,第三是无聊,第四是无记。若将此诸病态去除,不仅可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进一步更可使..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随喜是一种特别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祖师大德开示:学佛人为何要修“随喜”?净空法师:(950212早餐开示)在团体里面,最显著的烦恼、习气就是「嫉妒」。哪个人没有嫉妒心?说「我没有嫉妒心」,那个人就不是凡夫了。只要是凡夫,就绝对有嫉妒心,即使是出家人也不例外。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七)由法施引导财施的意义回归净土
(七)由法施引导财施的意义回归净土1.法施的基本意义法华经卷一有一句偈说:‘闻法欢喜赞,乃至发一言,则为已供养,一切三世佛’。这是阐释法施的基本意义。而且是任何一个佛弟子经常做得到的。由此说明了不是一定要开座说法,才称为法施,只要每一个人在听闻佛法时及闻法后,发心为周遭的人欢喜赞叹‘正法的..

大寂尼师: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助生净土的主因
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助生净土的主因1.佛为何特留净土经敎在未来劫难中住世百年?2.诸佛为何尽赞阿弥陀佛劝生西方?(二)诸佛尽赞阿弥陀佛劝生净土的主因1.佛为何特留净土经教在未来劫难中住世百年依『大悲经』说:「释迦牟尼佛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住世一万年。万年之后,经道灭尽。佛特留弥陀..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过去,波斯匿王前往佛所,顶礼佛足时,闻到一股比天香还要香的香味,波斯匿王四处张望,寻着这股特殊浓郁的香味,不知道香气是从哪里飘来的,大王便向世尊请法:“世尊,这一股香气是从哪里来的?”佛陀说:“大王,您想知道这香气的来处吗?”波斯匿王..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净土法门丛谈一、净土法门的重要性在佛法中,有很多教人学佛的法门,念佛法门,是许多法门中的一种。说到念佛,必先想到净土,因念佛的目标,在求生净土。本来佛法在中国,各宗佛法都有修持的方法,但却以禅宗与净土宗最为流行。这原因在于禅学的思想,鞭辟入里,深邃幽玄,是中国佛法的精髓所在,深合乎国人的‘大..

隐藏在深山古寺的殊胜大银佛
隐藏在深山古寺的殊胜大银佛一提到觉沃佛,这个名字又熟悉又让人感到陌生,不熟悉的人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这个名字具有向心力不知在哪里与其相识,熟悉的人马上就想到了雪域高原大昭寺哪里供奉的精美的造像。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觉沃佛的基础知识:世人所称的觉沃佛其实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佛像,..

印祖故事:不随人转修净土,辞别恩师赴红螺(12)
印光大师的剃度师父道纯和尚是禅宗尊宿,出家于四川峨眉山,属于临济正宗。与纯公来往的知识都主张参究。所谓参究是明心见性的一种方便。如参念佛的是谁?通过对自己追问发起疑情,力图打破牢关,明心见性。参究的人,都不注重于信仰阿弥陀佛和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追求..

真圆法师答:修净土的,还可学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吗
问题补充:我想知道这样做会不会影响我对净土的修习?(提问者:dsylxh)真圆法师答:佛法在发源地印度并无禅宗、净土等等之分,大体只有显密二门。即便在中土由于古大德印证、开悟途径殊异有了门派之分,然真如理体并无二致。若要强分门派,似乎牵强。孰不知条条法门达彼岸,乘乘舟楫度津梁!学佛首在获取三藏智..

宣化上人:楞严咒的殊胜之处
楞严咒是泄天地间的秘密,我们讲楞严咒,鬼神皆在那战战兢兢,魔王宫殿皆震动,所以在魔王来讲,讲楞严咒就像地震一样,把他们吓得那样子。讲楞严咒就如地震一样。虽然如此,楞严咒就要讲完了。将来佛法在世界上又能多延长一个时期,因为世界有念楞严咒的人,有一人会念楞严咒,五方魔也不敢公然出现。..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问:请教是否有这么容易往生的佛净土? 「佛子,譬如明镜世界月智如来,常有无量诸世界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化现其身,而来听法。广为演说本生之事,未曾一念,而有间断。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节选)「『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

大安法师:很多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一法
很多禅宗祖师都密修净土一法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作者:大安法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个律宗的祖师,他叫灵芝元照律师,早年他就是学戒律的,而且对净土并不是太看在眼里,结果他在三十一岁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他的戒律似乎也发挥不了作用..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念佛与十方净土念佛与十方净土净土的存在三量证明唯心净土天界与净土往生的差别往生净土的条件信愿行带业与消业业与愿有心为方便,无心为究竟譬如大专联考的录取与分发持名的作用诸方净土常寂光净土五净居天妙喜世界般若法门维摩诘经菩萨道与庄严佛土欲界净土弥勒净土地居净土密宗的本尊净土药师佛的琉..

净土法门法师:这是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
我们过去在美国给学佛同学说了五个戒,希望我们大假努力都能把它兑现;这五个科目,第一个是“净业三福”,是我们修净土最高的指导原则。佛在这“三福”最后的结论说,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修净土往生一定要受持。为什么?这是往生的正因。这三条重要!第一条“孝养..

那个时候缘不殊胜怎么办?
那个时候缘不殊胜怎么办?1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虽然带业往生,烦恼要是没有伏住,这就要看临命终时的缘分。2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辈子,临命终时念头错了,去不了。什么念头错了?恩怨放不下,情爱放不下,儿女子孙放不下,财产放不下。3统统要放下!只要有一个念头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因和果
早年我在美国的时候,我看到经上两句话,「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一点都不假,世间没有恶人,妖魔鬼怪到我这里来,都是佛菩萨。所以境随心转。凡夫,凡夫可怜,颠倒了,他的心随境转,错了。心随境转,你就会转到阿鼻地狱;境随心转,你就能成佛、成菩萨..

净土法门法师:佛说我们身心世界里头因果是真的
『深信因果』,我们对于因果总有几分信心,若说深信恐怕就未必。为什么?深信一定会百分之百的做到,我们没有做到,就是还信的不深。我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为什么说我们信的不深?是我们把事实真相迷惑了。怎么迷的?起心动念第一个念头想到自己切身的利益,这就不是深信。如果深信的人,那佛给我们..

净土法门法师:苦乐等相
苦乐等相 下面引用《智度论》,《智度论》第五卷,《智度论》有一百卷。第五,「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括弧裡说「例如天人,则天道為自地;修罗、人、畜生、鬼、地狱,五道為下地」,在他之下,他统统看见,就是他以下的这裡面「六道眾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他全看见了。这讲..

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
这是真正能使寿命延长的一个法门一、为什么要放生 现在我说这个法里头,或者有人明白,或者有人不明白,放生的目的。 西方人不太能明白的一个法门:放生,为什么西方人不太明白这个法门呢? 在西方过去,佛教这种仪式,人人都没有见过,也没有人懂,近几年来这个佛法传到西方,举行这个放生的方法很多..

袁宏道净土边地度胞弟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湖北公安人。兄袁宗道字伯修,弟袁中道字小修。兄弟三人先后都中进士,也都喜好禅宗。万历年中,宏道当吴江知县,后来做礼部主事时,生病辞官回家休养。起初他跟随李卓吴学禅,信解通利,喜好辩论。后来自己反省说,这些都是空谈,没有实际的利益。于是就转修净土法门,早晚..

天神说因为你劝人修净土法门功德很大
罗允枚,太仓(江苏)人。有一天夜里他的父亲梦见一位僧人要求寄居,第二天早上,罗允枚就出生了。到四、五岁时,还能回忆前生之事,有一天绕著柱子走,突然头晕跌倒在地上,从此以后丧失所记忆的前生之事。年纪稍长,因为多病而放弃科举考试。后来去参访檗岩老人,了达彻悟向上顿悟的心法,最后又回心归..

静波法师: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无有灾横、病苦
持诵准提神咒的殊胜功德: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苦,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说言语,人皆信受。意思是:如果有在家善男、善女等诵持准提神咒,那么他家里就不会有灾祸,也不会有横死的人,更不会有重大的疾病,所做的善法都会成就。就是你在这里做善事,那边就有一个好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原来西藏密宗也对金刚经这么重视,可见金刚经的殊胜之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原来西藏密宗也对金刚经这么重视,可见金刚经的殊胜之处平常我都主张不让弟子们多讲感应和灵异神通等事情,原因是怕误导很多知见不清楚的人变成不依循正法,反而追求神通而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特别是如果没有经过显教经论教化过的人,特别容易被蛊惑,以为神通便是道,念佛持咒的..

96 为何我心里一直有终生出家的念头,但却一直...
问 题(那夜晚的陌生人)1.为何我心里一直有终生出家的念头,但却一直有阻挠,这来自什么恶业?我该怎么解决?2.为什么我的记忆力那么好?虽然我读书不大用功,但是数学却考得很好的成绩,而且能很快地明白有关于电脑的知识?3.当我跟大学朋友进行潜水比赛时,是何恶业让我差点溺水而死?什么恶业使我的..

大安法师:信有顿有渐净土学人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土善根的发露。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人。“宿世的信种外显为悲喜泪流,一念归投弥陀愿海,信愿持名若决江河,沛然莫御。此属顿信,一信永信,决定得蒙弥陀愿力加持,往生净土。 顿信乃由般若善根所致,稀有难得。然渐信乃是多数..

智海法师:听了通途法门修行,感到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念佛人要修五停心观?
智海法师答:念佛的人有不同方法。其实,五停心观可以从通途教理上来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这个特别法门来修。比如我们嗔恨心重,可以念佛对治,那是不是五停心观呢?也是。包括我们贪心重的时候,我们以念阿弥陀佛来对治,看看我们贪的境界能够超得过西方极乐世界吗?要贪世间果报,不如贪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往..

净空法师法语:饮食是一种享受,现在是很糟糕
1、我们现在吃的东西,不但是食物,连饮水都愈来愈不健康,真是佛在三千年前在《无量寿经》所说的,现在人是饮苦食毒。2 、现在的人很可怜,过的不是健康的生活,我们所喝的饮料是苦水,所吃的都是毒。现在的蔬菜、稻米都有问题,我们吃的肉食就更不必说了,这些动物吃的都是化学饲料,所以人吃了怎么..

明海法师: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
为邢平、邢智、张淑芬超荐亡父上堂法语( 2004 年 4 月 3 日 )茵茵芳草绿,悠悠赤子心。弃养方觉痛,思亲不知春。香焚涤业累,梵唱慰故人。谁言佛无孝,佛子孝最真。佛法落实于心行,可以四字概言:知恩报恩。何为知恩?如父母师长、亲眷善友等有益于我者固易知恩,若以缘起法观之,即交肩路人,乃至胎卵湿化、蠢..

净土法门法师:侵损常住亦堕地狱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这是造极重罪业的第三种。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第一个是不孝父母,第二个是不敬三宝,第三个是侵损常住。侵是侵犯,损是损坏,常住结罪很重,这是属于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