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告诉二祖慧可大师的“传法偈”是这样的: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时,
结果自然成。
大意是说,达摩大师从西天(印度)来唐土,是为了传授正法来普度迷失的有情众生;一轮之花开着五瓣的花,最后终于结成了果实。其中的“一花开五叶”,有两种说法:一指六祖门下花开五叶,形成了禅宗的临济、云门、沩仰、法眼、曹洞等五家;一是指人与生俱来主有清净纯真的五种心智——五智,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倘若这五智开花,自然就可以悟道、成就佛果。
达摩祖师告诉二祖慧可大师的“传法偈”是这样的: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时,
结果自然成。
大意是说,达摩大师从西天(印度)来唐土,是为了传授正法来普度迷失的有情众生;一轮之花开着五瓣的花,最后终于结成了果实。其中的“一花开五叶”,有两种说法:一指六祖门下花开五叶,形成了禅宗的临济、云门、沩仰、法眼、曹洞等五家;一是指人与生俱来主有清净纯真的五种心智——五智,即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倘若这五智开花,自然就可以悟道、成就佛果。
佛像的各种手势代表佛像的不同身份,表示佛教的各种教义,是具有印度特点的人体语言,表达的含义极为丰富。常见的有说法印、无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多达几百种,变化莫测,常见的有智拳印、期克印等。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
禅宗的一花开五叶◎ 李光钦一花开五叶这句话出自达摩大师的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其含义就是禅宗法脉的概括。有人曾把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当作是五种智慧的花瓣盛开之后,显示出的自然的觉悟成就;而另一种看法则是比喻禅宗在我国扎根以后,至六祖慧能及其门下形..
平时在与信众的接触中,有很多信众对出家人穿的罗汉鞋感觉很好奇。有人就问我说:师父,你们出家人夏天穿的罗汉鞋每只鞋六个洞,这有什么含义吗?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微笑着告诉他们:佛教的每一种法物都有其含义。就以罗汉鞋来说,每只罗汉鞋一边三个洞,具有警醒出家人的作用。它提醒修道人要低..
开光是开啥光?给佛菩萨开光其实是给我们自己开光,这是佛菩萨给我们众生开光,用佛法来开我们的心智之光,不是众生给佛开光。佛菩萨还用我们来开光?是通过开光这个法会,大家来到这,请师父给证明一下,告诉大家,今天这个道场已经完善,可以开始接待信众了,大家都可以来这个道场修行了。信仰是一个..
三柱香、磕三个头的含义许多善男信女经常到寺院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祈寿祈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满、万事胜意。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无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的本意却不是这样。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而不知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什么意思,是迷信;同样,当一个人没有弄清..
打坐的含义生根活佛打坐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首先我们知道了打坐有两种方式:身打坐和心打坐。身打坐就是身躯五支坐法,我们通过五支坐法来打通身体的经络、气脉、脉络之后,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畅顺,身躯自然轻松舒畅乃至安静坐下来,这就是身打坐的含义。心打坐就是将心安定下来,我们通过修炼自心..
佛教知识:阿弥陀佛的念法和含义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须我来饶舌多谈。南无两个字,要念成nāmō。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恶鬼。皈依僧,不堕傍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佛教中所说的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在佛教中它的具体含义如下:(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度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也就是说:佛为化缘而来世间成佛,佛虽入灭,化缘未绝。此一尚未完满的化..
好多的宗教,民间的信仰,都流行着烧头香的习惯。每逢新春,大年初一,人人都想到寺院里烧头香,表示恭敬。甚至关圣帝君的生日,妈祖娘娘的祭辰,信徒也都以半夜三更前往烧头香为敬。其实,烧头香并不是在时间上有所规定,也不是抢在别人之前名为烧头香。真正的头香,不论前后,主要在于心诚为是。在佛..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来历及含义◎ 智证凡夫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任意胡为,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菩萨则不然,平常一举一动,谨身护持,戒慎于初,既无恶因,何来恶果?纵有恶果,都是久远前因,既属前因种下,则后果难逃,故感果之时,安然顺受,毫无畏缩,这就叫明因识果。来历:..
佛教知识:如来 十种名号的含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閦佛、药师佛等,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能、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佛的通号,称为..
一般人觉得拜佛就是“磕头”,其实拜佛和一般的“磕头”是有差别的,佛教徒行礼时要先内心平静,立于佛前,然后双手合十下跪,在下跪的同时将右手掌心向下按在蒲团正中的位置,左手压在左上方。那为什么拜佛要翻掌?有什么含义?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佛,当愿众生,..
什么是生命的本质?是觉悟通过戒、定、慧达到大圆镜智的觉。这种醒觉不会动摇,是生命最健康的状态,也可以叫作佛陀的生命体,即佛陀的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这十种名号是佛陀相应法性而展现出来的十种美德,具足这十种名号者,即名世尊..
“大势至”这个名字,是直接跟光明联系在一起的。大势至菩萨叫“无边光”,有的称作“无边炽盛光”。他全身的光明可以遍照十方微尘数刹,具有紫磨真金色。大势至菩萨在因地是以智慧来选择的法门。在成就等觉菩萨的果位时,他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使他方世界六道轮回的众生,尤其是堕在三恶道的众生,得..
有的佛珠是15颗的,没有“佛头”,有的是14颗子珠,加上一“佛头”,共15颗佛珠。这颗“佛头”是不计算颗数的,“佛头”是念经时来计算圈数的。下面我来给你说一下14颗佛珠是什么意思:14颗佛珠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1、使众生..
◎ 杜继文禅,本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简称,鸠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玄奘意译为静虑,即宁静安详地深思。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译法。《俱舍论》卷28: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义。又说: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这些解释说明,禅那只是诸..
同修:皈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因为这个原因,不敢皈依了。师:这也是初学者,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他不明了,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要先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才去学,才能接受。像这种情况,也有办法。先让他去学习,先让他去了..
三宝的内在含义就像前面所说的,佛有法身、报身、化身。归依佛,虽然应以法身为主,可是凡人只有肉眼,见不到法身佛。见不到,又从何归依起?而肉眼所能见到的化身佛,又早已灭度了。在法身佛既看不到,化身又不在的情况下,佛宝便成为寺庙里刻铸的图像了。然而,佛图像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代替,如果叫众生以佛图像..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绕塔,也是佛弟子的修行法门。以佛像、佛塔或佛殿为中心旋绕,是表达礼敬诸佛菩萨之意。无论是绕佛、绕塔,还是绕寺,都应以顺时针方向。当我们顺时针方向绕佛时,佛像就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放下屠刀就真的能立地成佛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佛教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义。什么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认为,人皆有佛性,作恶之人弃恶从善,即可成佛。于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常成为劝导作..
【过去行】 p1221瑜伽五十一卷十六页云:复次过去行云何?谓相已灭没,自性已舍。二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八页云:云何过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转,已现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过去,尽灭离变;过去性,过去类,过去世摄;是名过去行。..
【过去有十二种相】 p1222瑜伽六卷八页云:当知过去亦有十二种相。一、已度因相,二、已度缘相,三、已度果相,四、体已坏相,五、已灭种类相,六、不复生法相,七、静息杂染相,八、静息清净相,九、应顾恋处相,十、不应顾恋处相,十一、应观察相,十二、不应观察相。..
【静】 p1378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二静行相?谓于永断众苦静中,正观行相。二解 如四行了灭谛相中说。
【戒行清净】 p0693 瑜伽七十卷九页云:戒行清净者:谓能圆满所有学处。
天台三相承之一。又作今师相承。即以智顗为宗师,立其次第相承,则南岳慧思为父师,北齐慧文为祖师,龙树为曾祖师。[摩诃止观卷一之上、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一] p1221
又作本命元辰、元神星。混合宿曜经之说与阴阳道之思想,而谓元辰星乃掌理吾人一生中贫富荣枯等命运之星。密宗盛传此说。其名称出自北斗七星护摩法,于梵天、火罗、九曜中,称为本命元神。举凡人之命运,皆由北斗七星掌管,其中,本命星掌寿命,元辰星常配于本命星而修供,故俗称元辰星为本命星之里星。..
谓了悟不生无作之本体,超越生死差别而朗然大觉。天台宗甚为重视,指为止观圆满之语,唐代道邃和尚传授日僧最澄观心口诀时用之。禅宗亦使用此语。摩诃止观卷一(大四六·一上):“法门浩妙,为天真独朗,为从蓝而青。”[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显戒论卷一] p1357 ..
梵语 bali 之音译。意译作施食、祭祀、祭食。于密教中,为“施与一切食法印”之印契名。结此印契时,口诵“唵 毗梨 俱知 俱知诃”之大心咒。结印之法,据陀罗尼集经卷五载(大一八·八三○中):“以二手仰舒八指,小指至腕侧相搏,各屈二大指头,于掌中心着,是一法印,印中盛着诸饮食已,将布施与护..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