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入世法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三界眼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
四圣谛
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
宾吒罗
【宾吒罗】此云集欲。适入寻出,虽复在中,而无痛苦。
同体大悲
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
身苦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饥渴寒热等等的痛苦。
苦性
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
惑业苦
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因业而招感无数的生死和痛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解脱道
1、四道之一。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生死的痛苦
生 死 的 痛 苦◎ 达 照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首先,生死是痛苦的!凡愚众生,无论在时间方面,还是在空间方面,都不能得到绝对的自由;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努力的结果,也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的幸福!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生必有死,死亡,谁都不愿意。生与死具有极大..

他梦见死去的人对他说我来讨债来了,然后儿子出生了
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距离京城几十里地的一个村子里。村里有两户人家交情很好,一户姓钱,人称钱员外,有钱的大户人家;一户姓李,人称李老二,是个泥水匠。李老二常去钱员外家做活,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交情甚好,以兄弟相称。一日,钱员外全家要去远地办事,找来李老二说请李老二帮忙保管30坛好酒..

因果真实不虚:我经历的一场现世报
命运有时会让你捉摸不透,有时也会让你改变一切.2009年我经历了父亲的突然离世,时间极短,一下子让我猝不及防,措手不及.真应了一句话:福祸常在身边,生命无常!那时的我情绪非常低落,恍惚!我开始接触了佛法,在学习中我不断渴望知识,开始上网搜索各类佛学知识.上佛学网等等.慢慢下载经文.在这学习..

宽见法师答:六道中的痛苦是不一样吧?
弟子:六道中的痛苦是不一样吧?宽见法师:是有一些不一样,大体上是一致的。你想即使是人,每个人也会有差别,但是呢,总体而言这个苦是一致的,它可能比人更容易死掉。比如说,马、牛也有站不起来就死掉的,为什么?因为那个动物必须要马上站起来的,你不站起来就得死,在大自然这个丛林法则里头,你不但要赶快站起..

佛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
◎ 容 通在佛的眼中世间的快乐都是痛苦,而我们众生因为太苦,所以世间的苦稍微轻一点,就觉得快乐,是一种傻傻的痛并快乐着。佛教说苦有三种,苦苦,行苦,坏苦。世间所谓的快乐,充其量也就是坏苦,乐极生悲,快乐无常。在你快乐的时候你就在担忧,这样的快乐我能享受多久,因为你也知道,这个快乐不..

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
面对痛苦本身就是偿还果报慈诚罗珠堪布遇到巨大痛苦时,相信因果轮回的人就会去思索:虽然我这辈子没有做错过什么错事,但痛苦不可能无因无缘地从天而降。每个痛苦都有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因为我过去造了罪,现在才会承受这个果报;仅仅这么小的一点痛苦,都把我折腾得这么厉害。如果有一天更严重的..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
◎ 希阿荣博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行苦。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离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

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慧广法师问: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呢?慧广法师答:常听人感叹人生失意,这种挫败感很多时候正是对无常的体验。看看这世界,人们整天忙忙碌碌,无非为逃避无常,苦恼、挣扎那么多,也无非源自对无常的恐惧。然而这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我们拥有的..

放生后的感应经历
我以前一直看其他师兄写的放生感应,一直想来说说自己的感应和经历。让更多师兄对放生念咒更有信心,其实很多师兄刚开始都比较犹疑,都是通过看别人的感应来坚定自己的信心。我想说的是不要去想结果,去想这些不如实干,相信只要去做,早晚会好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改变的过程并非是中彩票那样一夜暴..

在解决痛苦的过程中升起喜悦和自信——《洞见宇宙的奥秘》
明白什么是苦之后,并不是去抵抗苦,而是从苦中提取有益的、不苦的方面。如果一个人只喜欢与优秀的人为伍,不能接受平庸的人,那这个人已经得了思想的强迫症,很容易突发疾病。如果要维持一个家庭的洁净,最不能缺少什么呢?垃圾桶。虽然垃圾桶不干净,但是生活离不开它。如果你讨厌肮脏的厕所和垃圾桶..

承受痛苦磨练的人生才能升华
承受痛苦磨练的人生才能升华◎ 叔本华舒适具有否定的性质,痛苦则具有肯定的特性。因此,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过得充实和幸福,不是以他曾拥有过的快乐和享受为尺度的,而是要看他这一生承受痛苦的程度。只有承受住痛苦的磨练,人生才能得到升华。摘自《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痛苦对我们的帮助
释迦牟尼佛讲过,说教是不可能改变人的,因为每个人都已经形成既定的价值观了。为什么你见不到佛呢?因为你价值观中的佛必须头顶云,身坐莲台,众护法围绕……要见到真正的佛,首先要提高价值观。人们以为苦是不好的。事实恰恰相反,没有痛苦人们怎么提高认识呢?痛苦激发了人的出离心和智慧,因此获得..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痛苦的来源是自己◎ 净 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因为有善恶业力,它就会出现各种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相状,也可能是痛苦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杂染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清净的相状,有各式各..

不认识痛苦才可怕——《洞见宇宙的奥秘》
你认为自己是很痛苦的人吗?很多人都说衣食住行条件这么好, 生活幸福,没什么痛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处于痛苦的状态,而最痛苦的人是,自己很痛苦却误把痛苦当成乐趣。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很多人到死的时候才知道,最大的痛苦是等到小的痛苦变得很大的时候才发现“哦,原来这么痛苦,早知道就好了”,..

争夺心总是让人痛苦
◎ 圣 严人类的欲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私自利的贪求,这种贪求会让人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归自己所有。这种贪得无厌的心,如果不加以调整,很可能会发展到欲无止境、欲壑难填的地步,尤其是在求取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就转变成瞋恨心,终究会自害害人。另外一种欲求则是争取..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翻阅一下。有些人只看了几部《金刚经》、《楞严经》、《阿..

我的修学经历
济群法师一、从求学到教学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学院出来的。我1980年上学,1984年毕业,是中国佛学院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上学时不过18岁,加上从小出家,思想非常单纯。论文化程度,肯定不如在座的各位。我不过读了一年初中就出家了,如果按现在的招生标准,恐怕连上佛学院的机会都没有。但在当时,..

如孝法师:面对人生的痛苦时,你更需要智慧!
如果我说人生是苦的,你可能不太相信,但是我说人生是自己做不了主的,这是无可否认的。设想一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我们出生在哪个时代,受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也做不了主;长大以后机遇怎么样,运气怎么样也做不了主;我们的身体状况,它也是不听我们指挥的这些种种种种的现实无可否认。我们回..

佛教为什么说我们应该为出生为人感到欢喜呢?
问:佛教说要为出生为人而感到欢喜,但是我不仅不觉得欢喜,有时甚至还会怨恨把我生下来的父母。虽然自己也觉得不该有这种想法,却还是无法为出生为人而感到高兴。请问,佛教为什么说出生为人是难得而可贵的事情呢?答:那些自杀的人,应该是和你一样没有生命喜悦的人吧。其实,只要认真地思索人生,我..

在一切痛苦厄难中,应当念一万声地藏圣号
梦参老和尚【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治生就是从..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