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八苦
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入世法
入于世间以解除众生痛苦的方法。入世法讲求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这也是出世法的基础。
三界眼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
四圣谛
又名四真谛,或四谛法,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的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嗔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
宾吒罗
【宾吒罗】此云集欲。适入寻出,虽复在中,而无痛苦。
同体大悲
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
身苦
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的身体,有老病饥渴寒热等等的痛苦。
苦性
痛苦的本性,俱舍论说有三种,即苦苦性、行苦性、坏苦性。
惑业苦
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因业而招感无数的生死和痛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解脱道
1、四道之一。2、佛道的总称,因佛道乃是出离痛苦而得解脱的正道。
辟谷经历至今难忘,辟谷习惯至今坚持,致我的第一次辟谷
2015年秋,偶然一次见面,第一次听老同学给我讲起辟谷,由于原来对西方的断食有点了解,所以一听辟谷,而且方法简单可行,马上就开始了第一次辟谷。由于以前体验过断食一天很容易做到,所以决定从每月辟谷一天开始尝试。第一次一天的辟谷至今难忘,说实话不饿,一天也很快过去,最难过的是冷!就像重感..

成刚法师:对每个人的终极归宿 你了解多少?
核心提示:人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除了老人,都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远,且认为谈论它并不吉利。但既然死亡是每个生命注定的结局,那么,我们就不能对它一无所知。今天刊登节录成刚老和尚讲解的《痛念死无常》,详细剖析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全文如下:不可改变的命运:没有一个众生能逃离死亡(图片来源:..

雪漠: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迷则随染缘,现为众生界。悟则随净缘,涅槃由此生。随缘而升沉,心体无减增。化妙用之源,觉性之明分。明分达于外,化为心之用。什么叫“众生”?它是所有生命体的总称,还是所有人类与动物的总称?实际上,众生的范围比这两者都更要广泛,它指的是有情世界的一切成员,这些成员有一个..

楞严咒可震碎魔宫,救小弟子神识回来(宣化上人讲真实经历
楞严咒可震碎魔宫,救小弟子神识回来 (宣化上人讲真实经历)阳光师姐按语:宣化上人是现代罕见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得道高僧,古观音再来,生前已证得果位,是第一个将佛法传到西方之人,于1995年圆寂,之后还经常传奇般地应化人间,度化众生。楞严咒可震碎魔宫,救小弟子神识回来选自宣化上人对《楞..

一位知识分子的学佛感应经历
我再次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学佛之路,清楚地看到了缘起缘灭,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的。学佛的由头是从我父亲90年去世在八宝山火化开始的,当我捧着烧后剩余的骨灰时,我在想,每个人,性格不同,习惯迥异,遗传有别,就因为这1000多度的高温,一个多小时的燃烧,就都归于一小堆白骨,以我已具备的..
这是每个人临终时都会看见的 但如何知道是佛还是魔
若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实相无相,故有相的净土都属于界内,不属界外,那就是人间的净土或天国净土,而不是三界之外的佛国报土。所以,古来即有大德以为西方弥陀净土,是属于方便土,或者是凡圣同居土,不是佛的实报土。但是唐朝的善导大师,主张以阿弥陀佛的本誓愿力所成的西方极..
一日禅:愚人欲求乐 反行痛苦因
儿时的无忧无虑、快乐、自在每个人都非常怀念,并且是一生的追求,但是,随着时间、年岁的增长,这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是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寂天菩萨早已经说出了其中原因:愚人欲求乐,反行痛苦因。愚笨啊,本来寻求的是快乐的果,但所做所行却都是产生痛苦的因。..

学诚法师: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学诚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网友:法师,最近总是容易陷入负面情绪里痛苦不堪,我才20岁,似乎陷入人生的绝境,怎么寻找生命的出口?学诚法师: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自己看到光明..

自己近年转载和写作劝善文的亲身经历
《无量寿经》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 法布施,是以佛陀的真理劝人断恶修善,离苦得乐。令众生具足正确的知见,开启智慧,依正确的法门来修身摄心,得到世间的安乐与出世间的解脱。法施的功德,远远超过财施,因为财施的作用和范围是有限的,而法施的利益是无限的。对于生活无着落的人来说,..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六道轮回呢?为什么会遭受痛苦呢?
凡夫愚痴,都不愿意感受痛苦,但是偏偏造作痛苦的因——恶业。我们为什么六道轮回呢?为什么会遭受痛苦呢?因为你执着这个身体,造了恶业。若是你不执着这个身体,真正能放下自我,不造恶业,就不会六道轮回,也不会遭受痛苦。你已经摆脱了这些因缘,即使众生想让你烦恼痛苦,也没有办法。你自己能保护自..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第五章死亡、死后与出生佛典中把众生一期的生命,分为生有、本有、中有、死有四大阶段,这里的有,为生存、存在形式之义。生有,指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本有,指从出生至濒死的全过程,《俱舍论》颂云: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后。中有,亦译中阴,指从死后到再生的中间过渡阶段;死有,指命终时刹..
一日禅:微笑应对痛苦,人生将会美丽
人生中,快乐带给我们愉悦,痛苦带给我们回味。真正的快乐,我们很难记起,但痛苦却往往难以忘却。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们又无法抗拒,为什么不学会面带微笑迎对痛苦的来临呢?时间会告别过去,痛苦会告别回忆,学会接受,学会忍受,学会珍惜,这样的人生将会更加美丽,平和的心态,胜于一切!..
庄子:看人不顺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看不惯是境界太小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
你能看透妻子亲朋之爱背后的痛苦吗?
【经典原文】朋友之间有戏乐,大爱生于妻子中,嫌忌爱别离之苦,应如犀牛任独行。--《经集。犀牛经》【白话解】朋友中间交往有欢喜娱乐,妻子儿女身上有最感情深厚的挚爱。但最终会因生老病死等各种缘故而分离,他厌倦了与亲友生离死别的痛楚,所以像独角犀牛一样独自游荡。世人对于亲爱的人,行、住、..

贤书法师随笔 | 大学毕业前后的特殊经历
转机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慈善活动。这些慈善活动把尊敬师长、放低自己、谦虚平和的内心素质融和在具体的行为里,而且很多人都用这样的心去为人处世。一位名校大学生,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尊重老师,和老师以及周围的同学相处的都比较好,到了大三的时候,接触了很多思想,尤其是国外的一些偏激..
道医:被道家保密几千年,让你“百病自治”的根本大法!适用于每个人!
《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老君曰: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盖灾生于稍稍,病起于微微。人以小善为无益,故不肯为;以小恶为无损,故不肯改。小善不..
今天感恩节,感恩今生相遇的每个人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份人和人相处,靠的是一点诚意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己是完美的深交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男人的魅力不在于有多少钱长得有多帅而是遇事有多大担当女人的魅力不在于长得多漂亮而是有温柔善良的性格和一颗宽容的心生活中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自然而然留在身边..

达真堪布:认知痛苦,别再自欺欺人
达真堪布:认知痛苦,别再自欺欺人人生中,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就如同被猛烈的瀑布冲击一般,任何人都很难遮挡,很难逃脱。 首先是生苦。人不管是在母胎里,还是出生的时候,都要感受很多难忍的痛苦,我们对此应该有所耳闻目睹。所有的婴儿都一样,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流着泪水,第一个声音..

痛苦不是全部
一行禅师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眼。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既不愉快,也不安详,我们就不能与其他人分享安详和愉快,即使那些我们热爱的人,乃至我们的家人。如果我们既安详..

生死的痛苦
生 死 的 痛 苦◎ 达 照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首先,生死是痛苦的!凡愚众生,无论在时间方面,还是在空间方面,都不能得到绝对的自由;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努力的结果,也都无法达到绝对完美的幸福!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有生必有死,死亡,谁都不愿意。生与死具有极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