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面前 懂得佛理就要珍惜人身达真堪布开示 佛讲过,诸佛菩萨、上师三宝的事业是恒常的,时刻都在连续不断地救度众生。但是轮回没有空的时候,众生没有度尽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轮回是无穷无尽的,众生是无数无量的。当时观音菩萨为了救度众生而四处奔忙,六道都去了,救度了无数众生。最后自己心里想,众生终于度尽了。没想到回头一看,众生一个也没有少。他救度众生的心特别迫切,于是就幻化了千手千眼,幻化了一千只手度众生,幻化了一千只眼看众生,但是依然无法度尽众生。他觉得众生太难度了,太可怜了,就流泪了。流了二十一滴眼泪,变成了二十一尊度母。众生没有度尽的时候,因为实在太多了。这么多众生都在哪里呢?大部分都在地狱里。地狱的众生最多,饿鬼第二多,傍生第三多。傍生有很多,有隐居傍生,海居傍生。我们不说别的傍生,只说蚂蚁,仅仅一个蚁穴里蚂蚁的数量,就超过了整个南瞻部洲人的数量。傍生都那么多,饿鬼和地狱的众生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这么多?因为堕落恶趣容易!我现在一说,“不能这样,会堕落恶趣的!”“别造业,会下地狱的!
相关推荐
一合相
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破惑
无我 小乘破一切凡夫之大惑,是曰无我。无我又曰非我,我者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之谓。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人我又分为二,于自己有此执,曰自我。于他有此执,曰他我。然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则人我自我他我之无,自无待言,是毕竟无我也,是为究竟之真理。无我之义,甚深甚微,兹..
无我
无我者,有漏之果报中,无我之实体也。又曰非我,我之意义,谓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一、人我 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二、法我 于法有此执,曰法我。三、自我 于自己有此执,曰自我。四、他我 于他有此执,曰他我。然此四我,实为无我。一、人无我 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故人无我..
熏习
【熏习】我人身、口所表现的善恶行为,或意识所生起的善恶思想,其‘气分’留于阿赖耶识中,如香之熏衣,即谓之熏习。而我人身、口、意三者生起的行为,就叫做现行。换句话说,第八阿赖耶识,能将经验的痕迹保下来,这就是气分或种子。而经验(身口意三者的行为)的痕迹,能影响一个人未来的性格及行为..
人身
人的身体。人的身体是由色(物质)受想行识(精神)五蕴组合而成的。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人空
又名生空,或我空,即观人身是五蕴假和合而有,其性本空,亦即悟五蕴无我的真理。
六难
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
幻身
虚幻的身体,亦即人身无实的意思。
五蕴非有
谓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构成的人身是虚妄不实的,因为当五蕴分散时,人身也就没有了,所以说五蕴非有。
摩呼洛伽
又作摩睺罗伽,八部众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
人身
(术语)人界之生也。梵网经序曰: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涅槃经二十三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人身牛
(譬喻)无闻无智者名为人中之牛。智度论五曰: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
人执
(术语)又云我执。不了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固执有常一之我体也。菩提心论曰: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布施冥拔幽灵
亦名:施福冥拔幽灵子题:施福常随、持戒但得人身必须余福助报、亡者不必受享、入处、亡人不劳祭祀行事钞·讣请设则篇:“今有为亡人设食者。依中含云,若(为)死人布施祭祀者,若生入处饿鬼中者得。余趣不得,由各有活命食故。杂含中,广明此事。若亲族不生入处中者,但施心施,其自得功德云云。乃至..
人身
指生于人界之身体。八十华严卷六十四(大一○·三四六中):“得人身难。”梵网经菩萨戒序(大二四·一○○三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大一二·四九八下):“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p255 ..
人身牛
指未闻佛法又无智慧之人。此人虽具人身,而心智如牛。大智度论卷五(大二五·一○一中):“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中略)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义。(中略)无闻亦无智,是名人身牛。” p255
乌牙行朗禅师
蕲州乌牙山行朗禅师,僧问:「未作人身已前作甚么来?」师曰:「海上石牛歌三拍,一条红线掌间分。」问:「迦叶上行衣,何人合得披?」师曰:「天然无相子,不挂出尘衣。」
崇德智澄禅师
秀州崇德智澄禅师,上堂:「觌面相呈,更无余事。若也如此,岂不俊哉!山僧盖不得已曲为诸人,若向衲僧面前,一点也著不得。诸禅德,且道衲僧面前说个甚么即得?」良久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食法
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着○摩德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凡食限三匙为一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普共成佛(準论。须口口作念。若省繁。但初口三匙。总念亦得)。..
戒珠
(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就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
身器十二
指人身的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等十二种身器。
变化人
(杂名)佛菩萨之化为人身者。法华经曰:即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
当今最火的养生方式,若再不知道就要后悔了!
辟谷辟谷 [b gǔ] 已有三千余年历史,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它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又称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等。辟谷最早的记载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

达真堪布: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原来是这样的
我们要净除罪障,就要依靠佛菩萨的教言、加持。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地向佛菩萨请求净除自己的罪业?因为死亡是无常的,生命是无常的,怕死亡在这些罪业还没有忏除、清净之前就到来。我们为什么不精进呢?主要是对无常没有真正的认识,对无常没有生起正见。我们在寿命无常里讲过,那些旧噶当派的格西们主要讲..

达真堪布:做保佑家人的菩萨
在家乡容易引起一些烦恼:对亲朋好友的贪着、贪恋,对仇敌的怨恨;要做的琐事多,不能精进地闻思修行;无法遣除心灵上的无明愚痴,不知道取舍善恶,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最好离开故乡,离开这些恶缘。现在有些人有这个条件,但是很多人还没有了缘了债,暂时不能离开家乡。怎么办?你可以留在家乡,..

一日禅丨佛理如云,教义似月
佛理如云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教义似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
一日禅:珍惜当下的拥有
小时候我们拼命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还是童年最无瑕;读书时我们做梦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还是寒窗时光最留恋;单身时羡慕别人出双入对,结婚后才懂得单身的自由也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我们是一路向前走,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长寿之国的7大秘诀:爱吃素食少吃20%
谈到长寿和养生,各个国家都有一些独到的经验。据美国《健康》杂志研究报道,有两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组是希腊、意大利、日本、加利福尼亚、哥斯达黎加等长寿者居多的地方,第二组则是墨西哥、冰岛、日本、希腊和喀麦隆等心脏病、抑郁、癌症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以下是这些国家长寿者的..

达真堪布: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因为我之前不了知,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要舍去。“舍一切”是什么意思?就是寿命无常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统统都要舍弃,谁也不能利益我,谁也不能帮助我……面对死亡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
净慧长老:想成就大事业 就要牢牢记住这个八个字
一、感恩人生在世,接受了来自国家、来自社会、来自师长、来自父母的种种恩惠,如果我们把生命存在的各种关系都排除掉,我们的个体生命在哪里呢?我们的个体生命能否存在呢?可以说,离开种种因缘条件,我们个体的生命连一秒钟都不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恩,就是我们时时刻刻要对自身以外的种种社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