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是修法时心清净,不修法时心不清净。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心都要保持清净。心清净,身一定清净,心是身的主宰,身心清净,外边的环境就清净,这叫境随心转。一个讨厌的人来找你,你观他是佛菩萨,佛菩萨来了。善人、恶人、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心才能得到自在。心中、眼中,所看到的一切众生、山河大地,统统都是佛菩萨,这是密法的清净刹土修法。你对我好、恭敬我,你是佛菩萨;你对我不好,诽谤我、攻击我,你是佛菩萨,决定没有分别。你所看到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是恩师,没有一个不是成就自己,帮助自己的,这一生决定修成无上道。如果你有家庭,事业,要做的更好,更圆满,因为你有智慧。我的事业是为社会大众,没有得失心,赚钱欢喜,赔钱也欢喜,不受外境干扰,就自在了。你把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里,你就会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的一生活得最有价值,你享受的是佛菩萨的生活,你是人间的大菩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这就是真正的佛国净土。真正的佛国净土在心里,不在外面。心净了,人间就是极乐世界;心不净,人间就是地狱。想修佛国刹土,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心,只要修到心地清净,统统都可以去佛国了,心清净,才与佛国世界感应道交,才能感应到佛国净土的现前;心不清净,佛国世界现前了,也是魔境,因为外境是与心境相应的。
相关推荐

邪淫破坏人生运气论,戒邪淫、积阴德对命运的重要作用
邪YIN破坏人生运气论,戒邪YIN、积阴德对命运的重要作用什么是邪淫 “邪淫”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这个词来自佛法。佛法认为:除了正式夫妻之间的性关系以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性关系,皆为邪淫。 佛经关于邪淫的具体定义: 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

宣化上人:学习《华严经》的重要意义
所有一切的万法都从法界流出来,即所谓「一能化为无量」。「无不还归此法界」,所谓「无量还归于一」,还归于法界。法界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你往大了说,也没有再比它大的了;往小了说,也没有再比它小的了。究竟是大是小呢?也不大也不小,这叫法界。法界是什么呢?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引言三无漏学四清净明诲以证慧为主的道风但是严谨而非刻薄菩萨道与解脱道六度四摄总结引言今天继续讲:「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其实,四清净明诲就是四条重戒。就《楞严经》而言,初开始主要是讲如来密因,而这一部份乃偏于慧学。其次的廿五圆通,则偏重于定学─当然不只是一般的修..

那洛巴尊者寻找师父帝洛巴尊者的故事,培养正见实在太重要了
那洛巴尊者寻找师父帝洛巴尊者的故事,培养正见实在太重要了培养正见实在太重要了。 如果一个人有正见,不管闻思佛法、受持戒律、行持善法还是弘扬佛法,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如果没有正见,不要说不能做到这些,甚至凡与之结缘者也会堕落恶趣。 其实,修行就是抓住两个要点: 一是清净的正见, 二是随顺..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九)学佛最重要在那里
修行精华(十九)学佛最重要在那里学佛最重要在那里?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何以故?譬如世间最重要的当然是不外乎衣、食、住、行或财色名利,而各人的环境、欲望、智识、个性都不相同,所以各人有所偏重。所偏重之处,即是各人认为最重要的,而且每个人时时都有他认为最重要的看法。至于学佛最重要的当然是..

智海法师:在我们寺庙师兄们之间不太融洽,如何清净和合,互为增上缘?
智海法师答:这个问题很重要了。寺庙里面弘法呢,不仅仅是讲理论了,更重要是把佛法的理论,用在具体的关系相处当中。对于同修道友,我们要见缝插针,随时提携,随时沟通,随时汇归于道念,那能够增进我们学修的缘分。要有清净和合,互为增上的环境,一个是加强闻思修,我们所有众生要以道为重。二一个,虽然我们懂..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现实的苦难了悟无常的重要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从现实的苦难了悟无常的重要这几天,又看到令人触目惊心很痛苦的惨难,二十七日广岛土石流的灾难中死亡人数已经接近百人。我们除了在悲伤中默默地为这些如母众生迴向外,也不禁地思惟到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这麽的无常。除了生死,我们仔细去观察大地上的四时变化也是无常:春..

净土法门法师:极乐世界乃如来真心之所现,自性清净之所成;凡夫为何见不到如来真心?
「盖极乐乃如来真心之所现,自性清净之所成」,自性清净就是自己,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直下承当,就是我自己的真心所现的,就是我自性清净之所成。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第一句话就说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清净心现的,同时也是我们自己清净心现的,我们自己清净心..

法尊法师:密宗法义精要 七、皈依上师三宝
密宗法义精要七、皈依上师三宝1、生信为一切道之起源而修皈依,如上求师得依止已,当殷重启请,于彼如轨皈依。皈依以信为本,应有净信、欲乐信、决定断疑信之三种信心。谓初于师见其功德,生清净信;中于自观六道苦,从忏罪积资多门深生意乐,希求解脱成佛;后于三宝见为资粮田,舍彼无所依怙,惟彼能..

呷绒多吉上师:不要自己骗自己
上师教言集:不承认因果,认为没有佛法,也没有来世,这是最愚笨的人的看法。有人说今天吃饱穿暖就可以,明天看不见,所以不用管。但是看不见就没有明天吗?同样的,有人说根本没有下辈子,问其理由,也说看不见。这样的论点以理来推根本站不住脚,就是自己在骗自己。“浑浑噩噩地过好今生就可以了”这..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因果
上师教言集:当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出卖了青春美貌和健康,换来的我们最执着的房子车子等一切身外之物统统离我们而去,什么也带不走,哪怕最珍爱最疼惜的身体也将弃如敝履。唯一能带走的只有紧随我们的善恶业,以及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要好好学因果,我们为什么老是做坏事?老是做坏事?..

呷绒多吉上师:不承认因果,认为没有佛法,也没有来世,这是最愚笨的人的看法
上师教言集:有的人不相信佛陀讲的话,觉得没有人看见就什么都可以做——就像贪官一样。他们贪污钱财的时候尽情享乐,把家里打造得如同极乐世界一样富丽堂皇,根本不知道有因果,所以结果就是锒铛入狱,分文不留。因此佛陀说,凡夫很无明,自己害自己,自己骗自己。不承认因果,认为没有佛法,也没有..
上师,我有一种很大的痛苦,不知道是何原因
问:上师,我有一种很大的痛苦,不知道是何原因,我的自我一直认为,证悟是可以像六祖大师那样,通过听闻《金刚经》或者仅靠思维就可以达到。其实我知道那些只是识心的相续,但是内心一直想找到一个坚固的或者说真实的话语或者说标识。对于这个惯性的模式,我深感痛苦,到底问题在哪呢?最终的结果总是..
尊敬的上师您好,有幸和您结缘。我是学佛的初学者,怎么改变命运、怎么修行、从哪一步开始?希望您能够给我指引!
问:大师,我是本教弟子,修习也有五年了,由于原传统行业做的不顺,我去年开始从事一项大健康产业直销,因为是健康养生产品,都要去服务顾客,让他们获得健康。当初的发心也觉得是行善,可这样常常不能按时回家做晚功课,把功课落下了。为此我心不安,觉得我修持这么多年了,如果荒废了会很痛苦,怎么..
问:怎样做,才算是将上师融入自心?请恩师赐教!感恩!
问:怎样做,才算是将上师融入自心?请恩师赐教!感恩!答:第一,自己的身口意都供养上师,没有一点遗憾和后悔。第二,上师做什么事都支持与接纳。第三,无论遇到什么事,第一想到上师。第四,永远不离开上师。第五,跟随上师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喜悦。第六,内心认可上师就是佛。 ..

呷绒多吉上师:种下善会得到快乐幸福,种下恶会得到痛苦烦恼
上师教言集:所以我们要树立因果的正见。不信因果的人觉得没人看见什么都可以做,看得见的时候不做就可以了;但是真正信仰佛法,真正有思想、想实修的人会相信因果,并且勤勉去修因果的。懂因果的修行人会知道,因果不虚是佛陀的教言,是真正的正知正见;但是对无明的人来讲,这些是他们无法理解、也不会..

净土法门法师:用什么修清净平等觉?用持名念佛
我们这部经的经题,上面有「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觉就是菩提,觉就是智慧;清净、平等都是属于禅定,自性本定,也不是从外来的。放下染污,清净心就现前;放下分别,平等心就现前;放下起心动念,觉心就现前。清净,佛教里面叫他做阿罗汉;平等,佛教里称他作菩萨;觉,就成佛。这有因..

刘素云:在清净无染的佛国土里,又多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佛菩萨
刘素云老师写给定弘法师的信在清净无染的佛国土里,又多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佛菩萨尊敬的上定下弘法师:听闻您的慈母赵良玉老师安然示寂生西的消息,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是我们真正学佛人最究竟最圆满最殊胜的归宿,恭喜老菩萨回家了。我曾经多次赞叹赵良玉老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母亲。这是..

净土法门法师: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这叫真功夫
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讲得有道理。他在世的时候,跟他在一起修行的十二个人,个个往生,圆满的,十二个人都往生,真干。言语愈少愈好,念头愈少愈好,修行人念佛也没有例外,永远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觉而不迷。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是我..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不在乎多少,在乎清净心
平常我们念佛能够与弥陀的本愿相应,于净宗的教义不违背,这个念佛不在乎多少,在乎什么?在乎是你清净心,一念清净心。也就是说,你念佛这一念,或者十念里头,决定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万缘真放下了,这个功夫就得力,一句佛号功德就不思议,何况十句。这个是为一切工作繁忙的人,他没有时间念佛,在寺..

净土法门法师:用这一句佛号把清净心念出来
「又清净土,指净土;清净身,指佛身;清净人,指如来」。这个清净,经上常说,「心净则佛土净」。阿弥陀佛的清净心,建造极乐世界,净土。我们今天用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我们的清净心现清净土,跟阿弥陀佛的清净土合而为一,弥陀建造了,我们也有一分功德在极乐世界,跟他相应。所以你能够见佛,你能够..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自性的清净平等觉不能现前,这叫业障
1佛在经上说,七情五欲是烦恼。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欲就是欲望,你生起这个东西,你脱不了六道轮回。2要想超脱六道轮回,从哪里做起?经上说得很清楚,首先要学会不执着、不分别。不分别,心就平等,心平等是菩萨;完全不执着,见思烦恼断了,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所以我们从早到晚见色闻声这些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身心,最重要是心
1 修学佛法,在行门里面,最高的原则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僧是什么意思?身心清净,一尘不染。身心,最重要是心,为什么?心清净了,身决定清净;心被染污了,身体要清净也清净不了。2 佛法称为心宗,心宗也就是禅宗。禅宗不讲究经教,不讲究文字,专门着重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修心,这是..

净土法门法师:持戒,要清净,持什么戒?
持戒,要清净。持什么戒?“三皈”、“五戒”、“十善”就行了,保证跟你接触的人对你都很欢喜。“三皈”是榜样,我跟谁学?跟佛学,跟法学,跟比丘僧学。这个里头要注意的,比丘僧要戒德清净;戒德不清净的,我不跟他学,就对了。在家同学当中要注意:哪一个人能守戒,我跟他学;不能持戒,不跟他学。用这..

妙祥法师:如法制作清净素食
比如说一个吃饭的问题。同样是做饭,如果说你做这个饭,从选材料开始,比如选这一棵菜,这一棵菜你选到以后,第一个就要考虑是否杀生的问题。你看是否有虫子,有虫子怎么办?有虫子你得想法放生。如果过多的虫子,这一棵菜大部分都是腻虫,要是不吃这棵菜,你今天就没有菜吃,如果你要吃了,你把腻虫给..

净土法门法师:“斋”是清净心的意思
摘自老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19集2016年3月13日讲于澳大利亚【解】洁清,故名为“斋”。这叫“斋”。“斋”是清净心的意思。【解】“戒”者,《四分律音义》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婆罗”,此译为“禁”,“戒”者,亦禁义也。“斋”者,谓不过中食。正午以为“正时”,以后为“非时”。时者..

净土法门法师:学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得恭敬心、得真诚心
学佛学什么,这个一定要知道,学清净心、学平等心,就在我们经题上,这个经题太妙了,这个经题是无上的法宝。佛家讲的戒定慧三学,戒的目的是什么?是清净心。我曾经看到有学戒的,样子持得很像,穿袍搭衣,托钵吃饭,都是些形相,心清不清净?不清净。怎么不清净?他贡高我慢,对于一些破戒的,没有像他..

净土法门法师:清净心才能跟佛感应
我们学佛学了多年跟佛没感应,别求感应,求感应永远没感应,有感应都是魔不是佛,为什么?你不如法。什么才能感应?清净心才能感应。有求的心,心不清净,被那个求的念头染污了。我们有没有求?真有求。真有求这个求不可以放在心上,要把佛号放在心上,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我们的愿才跟性德相应。性德是真..

净土法门法师:恒顺众生,你的心就清净,平等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著
【九者,恒顺众生。】这一愿就是回向众生。菩萨在九法界里面,十法界除佛法界之外,九法界,就如同《楞严经》上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也就是平常所讲的,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现身、说法都没有一定,都是随类化身,譬如佛菩萨到我们世间来示现,示现人身,虽示现人身,是..

鬼屋念佛变清净大悲咒地藏经念阿弥陀佛,真的可以超渡亡灵
鬼屋念佛变清净大悲咒地藏经念阿弥陀佛,真的可以超渡亡灵我岳父母家,乡下有一间透天,门前面有一条小的水沟,几年前有通灵的亲友说那水沟以前是河流 , 河流以前淹死过人,死掉的那人因为没有后世子孙祭拜所以一直在当地作乱,我亲友说那位好兄弟是 青面 ,据说 青面 的很兇,也很难处理。 去年亲友说...那裡..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