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十六随烦恼
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彼相云何?数有十六:一、嫉二、悔(即恶作)三、忿四、恼五、害六、恨 七、悭八、谄九、诳十、眠十一、覆 十二、憍十三、无惭 十四、无愧 十五、昏沉十六、掉举..
十缠
缠即缠缚,使人心身不自在,及缠缚有情,系于三界之欲,故云缠也。根本烦恼,亦名为缠。经说欲贪,缠为缘故。然品类足说有八缠,谓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毗婆沙宗说缠有十,谓于前八,更加忿覆,一切众生被此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槃之乐。一、无惭 二、无愧 三、嫉 ..
仆对于主
长阿含经曰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 一者、早起四者、作务以次 二者、为事周密五者、称扬主名 三者、不与不取
圆觉三观
圆觉三观者:一、奢摩他 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止即止寂之义,谓欲求圆觉者,以净觉心,取净为行。而于染净等境,心不安缘,即是体真止,义当空观。故经云: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二、三摩钵提 梵语三摩钵提,华言等持。昏沉掉举皆离曰等,令心专注一境曰..
大随烦恼
【大随烦恼】随著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曰随烦恼心所,分大随、中随、小随三类。大随烦恼有八种,曰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其发生作用范围最广,遍行于一切染心,故曰大随烦恼。..
末那王所相应
【末那王所相应】此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识规矩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指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心所——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及别境中的慧心所,和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一..
十缠
十种的烦恼。缠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缠缚众生的身心,使不得出生死和证涅槃。十缠者: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
大烦恼地法
即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因此六法常与恶心相应,故名。
木鱼
以木制成的鱼,在读诵经文时叩击之。据说鱼类昼夜常醒不眠,今以木雕刻成鱼形而叩击之,目的在警惕世人不可昏沉懒惰,应该昼夜精勤修行佛法,直至成功为止。
十缠
(名数)有十种之妄惑,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证涅槃,故名十缠:一无惭、二无愧、三嫉、四悭、五悔、六睡眠、七掉举、八昏沉、九瞋忿十覆也。见智度论七,俱舍论二十一。
三种相
[出成实论]一发相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二制相制即禁制。谓心掉动时。应用寂静之法而禁制之。故名制相。(掉者举也。)三舍相舍即舍置。谓心不沉不散。调适之时。即舍前发制二相。故名舍相。..
经行
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目的在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或睡眠的现象。
睡眠
闭目休息,为不定地法之一,亦是五盖之一。适当的睡眠,不多亦不少,能休息脑力,调剂疲劳,则属善法,若太多太少,皆陷于昏沉,则属恶法,所以列为不定。不定者,善恶须看情形,事先不能断定其为善恶也。至于五盖中之睡眠盖,则情形分明,如栏中猪,吃了倒头便睡,以致终日头脑昏昏沉沈,无清醒时,能..
睡眠盖
众生因贪睡,昏沉盖覆了心性,以致沉沦三界,无有出期,所以叫做盖。五盖之一。
大烦恼地法
(术语)与一切烦恼心相伴之心所也。有六。一痴,二放逸,三懈怠,四不信,五昏沉,六掉举。见俱舍论四。

大安法师:如何发三心、心的本质内涵
问:请问如何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答: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先决前提,圆发三心即得往生。首先是“至诚心”,就是真诚的心。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从真诚心里面发愿出来的,不能口里说愿往生,心里还是摆脱不了世间五欲六尘、恩恩怨怨的牵挂纠缠。“至诚心”实际上就是佛心的表达。..

刘先和:如何认识佛与菩萨
释迦牟尼创建佛学至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佛学历经沧桑,累遭劫难。但佛学以她不可灭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照亮着众生解脱之路,普渡众生走向觉悟和自由。时值今天,国泰民安,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佛学以其殊胜因缘大放光彩。如今..

宽见法师:如何帮助不信佛的病人树立念佛的信心?
问题:弟子故乡四川有一位外姓的姐姐,因为风湿性骨病变,手指和脚趾骨节严重变形,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多年,痛苦折磨难以诉说。我很想帮助她,曾打电话给她,让她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拔脱离苦海,可是她婉拒了,不愿意听受。师父,我很惭愧并忏悔,是我所学太浅薄,难以言表心中的感受。我该如何帮她树..

宽见法师答:如何如法地放生?
弟子:我们放生爱放带籽的鱼,因为一条相当于很多个生命。我们就让卖泥鳅的人去给我们找怀孕的鱼宽见法师:就这样放生吗?你知道,因为你这句话,有人就知道你就喜欢这种带籽的鱼,就会专门去捕这种鱼,无形中就形成了这种市场。这些鱼本来可以自然地生活,但是因为有人要放生,它们就被捕上来了,这是伤生还是放..

宽见法师:如何按时持诵经典为好?
问题:弟子随身携带《金刚经》、《普贤行愿品》、《观音菩萨普门品》,不知该如何按时持诵为好,是同天三本通读轮流持诵,还是一部一部间隔开一段时间再轮流读诵为好?宽见法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一个不容易被打搅的时间段,心能静下来读诵经典比较好。到底是三部一起读,还是一部一部间隔一段时间读..

大安法师: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生心散乱是正常的,凡夫众生是没有清净心的,所以你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它。凡夫众生没有清净心,有清净心的唯有佛,菩萨只有程度不同的清净心,绝对的清净唯佛。现在问题就是,在我们散乱的、妄念的心里面,一定要投下一个菩提种子,在黑暗的内心有..

宽见法师答:如何修行能见到空性?空性是什么?怎么定义和描述?
弟子:如何修行能见到空性?空性是什么?怎么定义和描述?释宽见:呵呵,这好办,教你个办法:你上网,百度上一查,什么是空?你不要定义吗?不就有了嘛。这个其实并不重要。空是什么呢?要从定义上来讲,空其实就是:一切法皆缘起无自性,没有个固定、真实不变的自性,诸法因缘所生,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当然这样说很空洞..

宽见法师:长辈即将八十高寿,该如何劝其不杀生?
问题: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的婆母即将满八十高寿,家乡置办酒席、请客收礼的风气很盛行,婆母本人和我爱人及孩子计划着大办庆贺。人类的喜庆节日,就是畜生道众生的受难日,多少众生将被残杀分尸吃肉,我力劝不办酒席或者是请客吃素,可遭到大家坚决反对。弟子不知如何做才好,坚持己见又不能恒顺众..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8[海口]](https://img.sushijiameng.com/pic/images/img/1_202205012158041f8a7.jpeg)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8[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八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8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提到了处事应该有的原则,就是要遵循道义,而不是遵循功利。而遵循道义的人必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所谓「得道者多助」;而只为了眼前的利益去做事的人,虽..

温金柯:「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如何成为大乘共义?
「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如何成为大乘共义?一、前言杨惠南教授于今(2004)年4月举行之『「印顺长老与人间佛教」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发表〈不厌生死,不欣涅槃──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精髓〉,引述包括先师李元松居士和笔者等人对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的商榷,认为:透过中、印各宗各派大乘佛典的引述和..

人生路上如何判定自己往后的吉凶祸福
我们可以不通过算命就可知道自己的吉凶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三种方法。第一种:通过周围事物的变化来感知佛法讲虚空是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那么自己的吉凶祸福产生,周围的事物肯定会有所变化。因为一体的原因,就象手部发脓,会牵到附近的淋巴也会痛一样的道理,吉凶祸福产生,必然会带动自己的..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9[海口]](https://img.sushijiameng.com/pic/images/img/1_202205012153069fe12.jpeg)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9[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九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9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了处事应该有哪些原则,就是要以道义为原则。处事当中应该用哪些态度去面对,我们刚刚也有提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定时时刻刻要尽力去把事做好,..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1[海口]](https://img.sushijiameng.com/pic/images/img/1_20220501220504c99fb.jpeg)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1[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一集)2004/11/28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1我们刚刚提到「修身」当中第二个重要的科目,就是「行笃敬」,我们的行为要笃实,要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有恭敬之心。之前提到了,对人的恭敬一定从家庭开始落实,家庭当中最先的..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7[海口]](https://img.sushijiameng.com/pic/images/img/1_202205012205205cbe3.jpeg)
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37[海口]
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三十七集)2004/11/30海口市孝廉国学启蒙中心档名:52-115-37诸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谈到整个修身从六个方面著手,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六个方面去落实修身的功夫,刚好这六个教诲与释迦牟尼佛佛家的教诲完全相应,就是..
如何保持居室好空气 八个妙招保你健康无忧
6、外出时记得关好门窗。臭氧、室外过敏原、尘灰等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都可能对你的肺部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在春秋这样敏感的季节里,更是容易引起各类肺病的发生。因此,在外出时一定要记得关好门窗,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入室内,不但污染空气,还危及身体健康。如何保持居室好空气 八个妙招保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