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轮回(samsara)
lunhui佛教教义。又作流转、轮转等。音译僧娑洛。谓众生于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流转无穷。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轮回的思想最早见于梵书,在奥义书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奥义书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我)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转生,转生的形态取决..
八万四千塔
(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
道生法师《佛祖历代通载》
道生法师天纵妙悟。初涅槃后品未至。生熟读久之曰。阿阐提人自当成佛。此经来未尽耳。于是文字之师交攻之。诬以为邪说。于律当摈。生白众誓曰。若我所说不合经义。愿于此身即见恶报若实契佛心。愿舍寿时据师子座。于是袖手南来入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义契佛心不。群..
多种有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多种有漏者,如淫所犯,堕于地狱,乃至人中依正恶报,至时广引,故言多也。”行宗记释云:“言淫犯者,示业因也。据通诸戒,且约淫论。堕狱,即总报;乃下,示别报,文略余报,故云乃至。令广引者,涅槃云,以贪欲习故,死入地狱畜生饿鬼;从彼得出,还为鸠鸽鸡雀;后得为人,复..
持戒之人寿终不怖
子题:风刀资持记释云:“持戒下,次明临终报。准俱舍中,人命终时,三大次解:火大解时,令心躁闷,翻睛吐沫;水大解时,形体洪肿,筋脉烂坏此相必受恶报;风大解时,瞥尔命终,不知不觉。地大坚重,不能解也。生时由此三大,支节连持,此三既散,支节即死,故云解也。今取最后,故举风大;能解支节,..
九色鹿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p134 ..
三报
[出慈悲水忏]一现报谓现世作恶。现身即受恶报。现世作善。现身即受善报。是名现报。二生报谓此生作善作恶。来生方受善恶之报。是名生报。三后报谓或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于此生中受善恶报。或在未来无量生中受善恶报。是名后报。..
七法不可避
[出法苑珠林]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在众恶报
杂阿含经云。佛在舍卫国。目连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象。铁叶为衣。举身火燃。以铁钵盛热铁丸食。乃问佛。佛言。此众生迦叶佛时。作比丘。好起诤讼斗乱众僧作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者厌恶舍去。未来者不来缘。斯罪故。已入地狱中。受无量苦。余罪今受此身(九入众高识可以此箴)。..
恶报
根本毗奈耶云。有苾刍二人。决择义理。小者诃大者。大者遏入房中。嗔火所烧。寻即命终。身变为毒蛇。欲螫小者。时佛以大悲心。至其房。令小者忏悔。汝可作昔日苾刍想作礼。佛为蛇说法云。贤首。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嗔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蛇闻法已。即..
悭惜僧物恶报
付法藏传云。僧伽耶舍因游大海边至一住处堂阁严丽满中。比丘时至鸣钟集食。食讫尔时肴膳变成脓血便以钵器互相打掷头身血污各作是言何惜众物今受此苦时。耶舍乃问。有一答曰。我等迦叶佛时同止一寺有客比丘来共生嗔恚藏惜饮食不与以此因缘今受此苦。..
因果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
悭法七报
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天女散华
(故事)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弗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
五百雁
(故事)五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为五百之罗汉。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宝,逢摩竭鱼,中有一优婆塞,念佛而免危难。见智度论七,经律异相四十三。
五百人授记
(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
须达劝化
(故事)须达长者建立祇园精舍时,虽得唯以己之货财办之,而为使众人植福,亦自乘象而劝化人云。见百缘经六。
护鹅
(故事)有比丘知鹅鸟吞宝珠,恐鹅鸟将杀,自负其罪而救鹅。
破寺恶报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十轮,若破寺杀害比丘,其人欲终,支节皆疼,多日不语,堕阿鼻狱,具受诸苦。”资持记释云:“破寺报重,反明造立功深。”(事钞记卷三七·三五·五)

杀生和邪YIN,几乎现生就看到果报
从因果感应来说,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杀戒跟邪淫最严重。什么叫严重?几乎你现生就可以看到果报。杀生重的人,我们不要说来生的善恶道,他今生就容易短命多病。你看那个杀鸡杀鸭的,到最后没有一个寿终正寝。邪淫今生的果报——折损阴德。你给人家算命,本来可以做到行政院长、做一个部长,邪淫在算命..

因果故事:色眼看人盲双目,虔心诵经始复明
清朝时,长安城有个读书人名叫方栋,这个人很有点才名,但行为轻佻,不守礼节。每次在路上看见出游的少女,便轻薄尾随在后面。这一年,清明前一天,他偶然在城郊散步。见有一辆小车,四周挂着红色的绣花帏幔。几个青衣丫鬟跟着车子慢慢行走。其中有一个小丫鬟与众不同,她乘坐一匹小马,容貌美极了。方..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无法像常人一样光宗耀祖,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养死葬都做不到。当这种误解与中国传统中对孝道的尊崇与对家庭的重视相结合,就导致佛教传入中国后始终面临着不孝的指控。事实上,佛教的教义是否真的有失于孝道呢?出家人对于自己..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讲述一件笔者亲身见闻的一家三代因果故事
这是一家三代真实发生的因果故事,连带着邻家的悲剧,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所有的恶业,其最终根源都不外乎贪瞋痴这三毒。这件事发生在笔者同村,知根知底。《太上感应篇》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总是在想方设法逃避着悲剧,可又有哪一出悲剧不是自己一幕一幕亲自导演的..

常福法师:所有的恶报都是来自于我们内心中的恶业感召
阿弥陀佛。七月半,在中国来讲叫中元节,在印度则被称为佛欢喜日,我们中国人把它当作是鬼节,其实不是鬼节,而是僧众们结夏的最后一天,僧众们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修行,修证,忏悔,很多人都在这一天得以悟道,证到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果位,所以居士们会在这一天来到寺院供养三宝,供..

五观若明金易化
◎ 虚 云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饭时候容易散乱,亦正好对治散乱。世人不知人身之宝贵,《大涅槃经》偈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杂阿含经》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只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7 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7)——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七、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第五大利益“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其他动物不能活尽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的果报是短命。因为你让别人短命了,所以你的果报也是短命。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众生,爱护生命,使别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那..

人生不幸的三大根源:不孝、邪淫和杀生
妙印法师在生活中,有人会常问,为什么老是学习工作不顺利,常遇小人,婚姻恋爱感情挫折重重,贫困撩倒倒,疾病缠身,事事不顺,长相也越来越丑,没自信了,为什么明明好事做很多却所求不如愿?往往怨天尤人,对生活很消极,学佛路上也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发心求解离六道。那在这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想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