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轮回(samsara)
lunhui佛教教义。又作流转、轮转等。音译僧娑洛。谓众生于六道中犹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流转无穷。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等都采用这种理论作为它们的根本教义之一。轮回的思想最早见于梵书,在奥义书中有比较系统的阐述。奥义书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我)在死后可以在另一个躯壳中转生,转生的形态取决..
八万四千塔
(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
道生法师《佛祖历代通载》
道生法师天纵妙悟。初涅槃后品未至。生熟读久之曰。阿阐提人自当成佛。此经来未尽耳。于是文字之师交攻之。诬以为邪说。于律当摈。生白众誓曰。若我所说不合经义。愿于此身即见恶报若实契佛心。愿舍寿时据师子座。于是袖手南来入虎丘山。竖石为听徒讲涅槃经。至阐提有佛性处。曰如我所说义契佛心不。群..
多种有漏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多种有漏者,如淫所犯,堕于地狱,乃至人中依正恶报,至时广引,故言多也。”行宗记释云:“言淫犯者,示业因也。据通诸戒,且约淫论。堕狱,即总报;乃下,示别报,文略余报,故云乃至。令广引者,涅槃云,以贪欲习故,死入地狱畜生饿鬼;从彼得出,还为鸠鸽鸡雀;后得为人,复..
持戒之人寿终不怖
子题:风刀资持记释云:“持戒下,次明临终报。准俱舍中,人命终时,三大次解:火大解时,令心躁闷,翻睛吐沫;水大解时,形体洪肿,筋脉烂坏此相必受恶报;风大解时,瞥尔命终,不知不觉。地大坚重,不能解也。生时由此三大,支节连持,此三既散,支节即死,故云解也。今取最后,故举风大;能解支节,..
九色鹿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p134 ..
三报
[出慈悲水忏]一现报谓现世作恶。现身即受恶报。现世作善。现身即受善报。是名现报。二生报谓此生作善作恶。来生方受善恶之报。是名生报。三后报谓或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于此生中受善恶报。或在未来无量生中受善恶报。是名后报。..
七法不可避
[出法苑珠林]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不可得。故云老不可避..
在众恶报
杂阿含经云。佛在舍卫国。目连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象。铁叶为衣。举身火燃。以铁钵盛热铁丸食。乃问佛。佛言。此众生迦叶佛时。作比丘。好起诤讼斗乱众僧作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者厌恶舍去。未来者不来缘。斯罪故。已入地狱中。受无量苦。余罪今受此身(九入众高识可以此箴)。..
恶报
根本毗奈耶云。有苾刍二人。决择义理。小者诃大者。大者遏入房中。嗔火所烧。寻即命终。身变为毒蛇。欲螫小者。时佛以大悲心。至其房。令小者忏悔。汝可作昔日苾刍想作礼。佛为蛇说法云。贤首。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嗔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蛇闻法已。即..
悭惜僧物恶报
付法藏传云。僧伽耶舍因游大海边至一住处堂阁严丽满中。比丘时至鸣钟集食。食讫尔时肴膳变成脓血便以钵器互相打掷头身血污各作是言何惜众物今受此苦时。耶舍乃问。有一答曰。我等迦叶佛时同止一寺有客比丘来共生嗔恚藏惜饮食不与以此因缘今受此苦。..
因果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报。
悭法七报
不肯向人说法,或是不舍得把东西给人的人,后世将得七种的恶报,即:生盲报、愚痴报、生恶众报、胎夭报、物恐报、善人远离报、无恶不作报。
天女散华
(故事)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弗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
五百雁
(故事)五百之雁,闻法而生天上。又有五百之雁,为五百之罗汉。
五百估客
(故事)有五百估客,入海求宝,逢摩竭鱼,中有一优婆塞,念佛而免危难。见智度论七,经律异相四十三。
五百人授记
(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
须达劝化
(故事)须达长者建立祇园精舍时,虽得唯以己之货财办之,而为使众人植福,亦自乘象而劝化人云。见百缘经六。
护鹅
(故事)有比丘知鹅鸟吞宝珠,恐鹅鸟将杀,自负其罪而救鹅。
破寺恶报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十轮,若破寺杀害比丘,其人欲终,支节皆疼,多日不语,堕阿鼻狱,具受诸苦。”资持记释云:“破寺报重,反明造立功深。”(事钞记卷三七·三五·五)

大安法师:开饭店雇人杀生,同时要说假话,这样犯戒吗?
问:弟子开一个饭店,开饭店当然以赢利为目的,弟子不杀,可是饭店人杀,弟子为了赚钱也要说假话,这个是弟子犯戒吗?弟子要怎么办,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碰到你这个问题也是感觉到真谛、俗谛之间的一个矛盾。从世间人来看,开个饭店当然是要赚钱,不赚钱的商人那不是傻瓜吗?所以开饭店是要以盈利为..

5个放生神奇小故事
我学佛时间挺长,可因交通工具和经济的原因,放生的次数不是很多,总的算来,亲自参加的也就十来次吧,可这十来次,就发生了四五次不可思议的景象!一切安顿妥当,居士两边排,出家师父锣鼓罄铃响起来,开始了放生仪轨,带头的出家师,恭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驾临,柳枝沾清静水洒净,诵经咒之类的,我..

父母为女儿办了一场素食婚宴,不杀生是最好的祝福
父母为女儿办了一场素食婚宴,不杀生是最好的祝福这对父母吃素5年,在女儿的婚宴上,他们决定以素食招待宾客。 爸爸说:不想因为我们办喜事就给动物办丧事。父母的决定也获得新人的支持,他们知道这是父母送给他们最好的祝福。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空气及海洋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对吃的要求不..

金菩提禅师讲故事
金菩提禅师讲故事有一天张良在桥上散步,遇见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人故意把鞋丢在桥下河里,叫张良去捡。张良以为是有什么仙人指引,就去捡回了鞋子。老人说:「给我穿上!」张良非常惊讶,但看到老人髪须花白,便没有说什么,给老人穿上了鞋子。老人穿上鞋子后就走了,临走前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

因果故事:掏鸟窝的果报
佛教的高僧大德们讲了很多有关因果报应的故事,深感“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末学也讲一则真实故事。今天就借此一隅,说说我叔叔的故事,虽然有些不敬,但是为了警示众人,我还是决定把他写出来警示世人。前些天有幸和父母家兄等外出旅游,一路上有说有笑,家兄是学佛人,很精进,一路上讲了很多故..

鬼道众生的故事:说人话的鼠
鬼道众生的故事:说人话的鼠 说人话的鼠中山王周南,在任襄邑镇的镇长时,曾遇到一件怪事。「周南,你将在七月二日死去!」墙角一个声音说着。这天周南正在堂上办一件案子,听见有人对他说话,转身一看,竟见一只大鼠从墙洞站出来。这只鼠甚是奇怪,竟穿戴着人衣人帽,还口吐人言。周南大吃一惊,没敢..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小桃与乞讨阿姨的小故事
引言:下文是在东林寺做义工的小桃师兄回家途中,与两位乞讨的阿姨短暂交汇的经历。听小桃娓娓道来,平淡语气中流露出的慈悲柔软的情怀,让我深为感动。听完她的讲述,那些经常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乞讨者,在眼前顿时鲜活起来。小桃与她们擦肩而过的一点缘分,打开了一点我们看不到..

广行法师:祭祀祖先不宜杀生,应当虔诚斋戒,念佛诵经
祭祀祖先,不过是后代子孙慎终追远,不忘本源的一片心意而已。至于祖宗是否来接受祭祀,享用供品,那就很难说了。为什么呢?祖宗如果生前修人天善福,必升人天享乐。祖宗在世如果造三途恶业,那必在三途受苦。相对来说,能升人天享乐的少,堕落三途受苦的多。所以孝子慈孙每遇节日祭日(忌日),应当虔..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