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答:真正修密宗、修金刚乘的时候,五种圆满是基础,两个次第是方法。在五种圆满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次第,然后持咒修本尊,最后才能成就本尊。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就本尊的。现在很多人刚接触密法,一开口就问自己的本尊是谁,求本尊法,想修本尊法,这完全是错误的。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连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怎么修本尊?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修好这些加行,明白最基本的道理,修好最基础的法,然后再进一步修更高深的法,这才是捷径。
问: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修本尊法?
答:真正修密宗、修金刚乘的时候,五种圆满是基础,两个次第是方法。在五种圆满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次第,然后持咒修本尊,最后才能成就本尊。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就本尊的。现在很多人刚接触密法,一开口就问自己的本尊是谁,求本尊法,想修本尊法,这完全是错误的。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连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怎么修本尊?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先修好这些加行,明白最基本的道理,修好最基础的法,然后再进一步修更高深的法,这才是捷径。
【十因】唯识宗所立之十因:一、随说因,语言(能说)乃表明事物(所说)之因,故语言即为随说因。二、观待因,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三、牵引因,种子为能于遥远..
【能熏四义】《成唯识论》卷二载,在熏习法中,能熏之法与所熏之法间必相和合,能熏法始能熏习‘所熏处’,于所熏处中发生种子、长育种子。因此,能熏法的七转识,和所熏法的第八阿赖耶识之间,必须各具四种条件,始能熏习。能熏的七转识所具备的条件为:一、有生灭:有生灭变化之法,始有熏习作用,无..
【因缘果报】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俗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现的..
【性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现前的实境。性境是实种(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或第六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亦不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所以在唯识学上,性境有三个条件:一、为..
【观待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参阅‘十因’条。..
深信因果才能消灾免难果戒法师谁学佛以后,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辨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果要是信好了,就能够改脾气,认账认命。因为佛法是以因果为基础的。1、改脾气是关键学佛后,第..
我们总是埋怨周围的人,让自己烦恼。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人能够让你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若你真有智慧,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一切都是你的助缘;若没有智慧,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违缘和障碍。难道不是吗?成家带来了那么多的压力;有了孩子,随之而来那么多的烦恼,这还..
四智呢?是由八识转的,叫转识成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转为四智,要分四步,就是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我们现在在事境中做断除习气的功夫,就是转六识、七识。转第六识就是把我们的分别心,转成不分别而只观察的心。我们生来就喜欢..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
达真堪布:自他之利现在好多父母都在拼命地挣钱,无论遭受过多少坚信也心甘情愿。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儿女。其实,若是这些儿女自己有福报,根本不用你给他攒钱,他就一定有。若是他自己没有这个福报,即使你给他攒再多的钱,安排得再好,几个月、几年后也会变得一无所有。佛利益众生的时候,不会采用..
断一切恶,行一切善,饶益一切众生,这是大乘行者的三条戒律。戒律很重要,总的来说就是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三门清净就是戒。大家既然都想自度度他,尤其想利益众生,帮助他人,那么,受持戒律是根本。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论,也会讲很多佛理,应该可以利益众生,帮助他人了。不一定..
达真堪布:自在显现自在心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怎样修行?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你必须要转念,不转念不是修行,都是造业,都是在搞轮回。若是你会转念,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里,生活本身就是修行,工作本身就是修行,不矛盾。现在很多人都找借口,我工作忙,我要照顾家..
达真堪布: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们在学法修法的过程中,如果体力衰退,身心疲惫不堪而不具备成办此事的能力时,可以暂时先放一放。 你们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若体力实在不行就先放一放,体力恢复后再说。当内心特别疲惫不堪的时候也先放一放,调节一下,缓解一下心态,这都是有必要的。这样做..
达真堪布:知识没有转为智慧就会成为最大的障碍! 人都有知识。“不对啊,我没有知识。”你能走路,知道吃饭,知道睡觉,这都是知识。学佛修行就要转识成智,现在要把一切念头都转为智慧。虽然有的人觉得自己有知识,懂得一些皮毛上的东西,懂得世间一些所谓的文化,但是在佛面前,在菩萨面前,这都不..
念佛往生的条件:一心不乱《佛学常见词汇》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一心不乱;若念到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时,叫做理一心不乱。编辑本段《佛光大辞典》1.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卷三十九(大一○八四二上):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2.修念佛法门之际,以..
达真堪布:真有钱了,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谁都愿意赚钱,但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报的。世间的财富也是修来的。如果命中没有,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种善根、修福德是因,努力奋斗是缘。没有因只有缘,不可能成功。农民种地时,如果只有肥料,没有种子,不可能长出庄稼。有些人拼命地、不择手段地求财,就像没..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最终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有一次,大学士黄山谷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总觉得禅师肯定有处世秘术未曾传授。一日,他们一起走在山坡上,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鲜花,姹紫嫣红,散发着香气。祖心禅师问黄山谷:你闻到花香了吗?黄山谷望了望山路两旁盛开的栀子、茉莉..
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修学止观的人,必须具备基本条件,才能安心修道。所谓的「具五缘」是:一、持戒清净:一般人只知爱慕禅定功德,却不知道修禅定要从持戒学起。身心烦恼动乱时,就想凭盘腿子、闭眼睛、数气息等,来压伏情绪,当然这样是不容易入定的。生活中的散乱,坐禅中的忧悔、妄想,乃至招魔着邪,大..
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佛讲,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们是种福最好的良田,..
达真堪布:正视缘法的迁变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今天念佛了,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上师有加持;明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家里又出事了,工作上有点坎坷了,就觉得学佛、修行没有意义,上师三宝也没有加持了,然后心里开始产生怀..
达真堪布:清扫卫生也是清净自心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否则,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很容易让别人起烦恼。我们看着脏乱,这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我们擦灰尘,就是擦业障、擦烦恼,这是一种修行。我们把家收拾整齐了,心里也就干净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
达真堪布:有勇气做大事,小事自然成功一个智者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对于今生与来世,他会考虑来世的利益;对于眼前和将来,他会考虑将来的利益。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有智慧的人目光长远,你有这种勇气,能去做大事,这些小事自然就成功了。 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永恒的利益重要!暂..
达真堪布:最危险的梦魔王波旬有几个手下,叫做贪嗔痴慢疑。魔王波旬在背后指使,来控制、利用我们,让我们做这做那。贪心、嗔恨心、嫉妒心一上来,再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得做。贪心一上来,就迷了;嗔恨心一上来,就骂人了,甚至打人了;嫉妒心一上来,就不高兴了,甚至诽谤了;傲慢心一上来,又开始瞧不起..
在前面所讲的放种种光明,用种种自在三昧的力量来教化众生,在佛的每一个毛孔都放出无量无数无边、不可穷尽那麽多的光明,来觉悟一切无量无数无边,不可穷尽那麽多的众生。这种光明,有的人就见着,有的人就没有见。见着的人,有的是有宿缘的,有的是有现因;邪知邪见、愚痴的众生,没有智慧的,就见不..
佛说好医生应具备四个条件◎ 了 寂释迦世尊在向四众弟子宣讲佛法时,为了令众生对所说的深奥教法能够明了,往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加以说明。在种种比喻方式中,以医生应病与药来比喻释迦世尊针对不同根性众生讲说不同法的方式最为常见。《佛说医喻经》就是一部这样以医生医病来比喻佛之说法的经典。..
智随法师沙弥,是出家最基础的阶段。沙弥发心出家,也要具足相应的德行。戒律讲,沙弥应具足五德,也就是五种功德利益。第一、发心出家、怀佩道故沙弥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放下世间的染污,发心要离开世俗。踏进佛门,头发一剃,这时候就跟世间断绝关系了,不属于世间人了,从身相上讲,已脱离世俗。..
弟子:如何才能够算得上是真忏悔,有标准吗?释宽见:忏,为梵语(忏摩)的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恕)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又有一种说法,忏与悔具有程度不同之意义,忏,是请求原谅(轻微);悔,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之译,即自..
自已感觉没有太多的慈悲心,如何才能增加自已的慈悲心?宽见法师:要看住自已当下的心,当下的心才是自已的,不要管什么大慈大悲。不要自己划个圈子跳进去,越讨厌什么就会越离不开什么,越想要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要先学会觉照它,而不是先讨厌它,把自已这碗饭看清楚,认认真真的吃下去。更多宽见法师佛教..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