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上师我们遇到对境、逆境的时候,我们能忍过去就是消灾吗?

答:这个事情影响到你,你因此烦恼,因此痛苦,这样还是自己往昔结的恶缘。如果你不受外在的影响,就超越了;在一切对境中不动摇,就超越了。不执着,就可以了。
问:上师我们遇到对境、逆境的时候,我们能忍过去就是消灾吗?

答:这个事情影响到你,你因此烦恼,因此痛苦,这样还是自己往昔结的恶缘。如果你不受外在的影响,就超越了;在一切对境中不动摇,就超越了。不执着,就可以了。
【十一善】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十一善心所: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深信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种。二、惭,惭者羞恶之心,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
(术语)小乘四果之第二一来果也。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又】一、习气果,由宿世修习善恶之气分,而今生感善恶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强,往昔修恶,故今生恶心强。二、报果,依宿世善恶之因而感今生之苦乐感。前之习气果为等流果,后之报果为异熟果。见阿毗昙论一。..
(经名)佛说九色鹿经一卷。吴支谦译。说世尊往昔为九色之鹿王而行忍辱之事。
(术语)依华严十玄门之意,则念劫融通,十劫亦一念须臾之顷,然则弥陀之成佛,由凡情观之,为十劫之往昔,自普贤眼观之,则为现前之正觉也,十万亿之佛土,准此可知。
【五种违资粮法】 p0273瑜伽八十六卷十八页云:复次为住涅槃,仍未积集善资粮者,略有五种违资粮法。一者、忆念往昔笑戏欢娱承奉等事,因发思慕俱行作意,生愁叹等。二者、由彼种种为依,于所领受究竟法中,多生忘念;令于诸法,不能显了。三者、所食或过或少。由此令身沉重羸劣。于诸梵行,不乐修行。..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七女本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系佛于拘留国分儒达树园时,因婆罗门之七女贡高憍奢,佛呵之,而说往昔国王七女之因缘。佛说女人所以多堕地狱者,乃因多嫉妒所致,若能诫之,而心意端正,则能生天上。 p91 ..
(一)习气果与报果。相当于等流果、异熟果。(一)由宿世所习善恶之气分,而感于今世之果报,称为习气果,又作所依果。如往昔修善极强,今世善心则重;往昔作恶重,今世则恶心强。(二)由宿世善恶之因,酬感于今世苦乐之果报,称为报果。如往昔作诸善业之因,今世得感富乐之果;往昔作恶之因,今世得感贫苦..
唯识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一)信,谓于一切善法,忍可乐欲而不疑。有信实有(于诸法实事之理中,甚深信忍)、信有德(于三宝真净之德中,甚深信乐)、信有能(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甚深信力)三种。(二)惭,惭即惭天。谓心常知惭,崇重贤善,耻往昔所作过恶,则能对治无惭,息诸恶行。(三)愧,愧即..
掉举者,谓贪欲分,随念净相心不寂静为体,障奢摩他为业。随念净相者,谓追忆往昔随顺贪欲戏笑等故心不寂静。
【伊罗钵】阐义钞云:亦云伊罗跋罗。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往昔由损此极臭树叶,故致头上生此臭树,因即为名。
【耆婆耆婆迦】此翻生,胜天王云生生。或翻命,法华云命命。杂宝藏经云: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故曰命命。佛本行经:佛言:往昔雪山有二头鸟:一头名迦喽茶,一头名忧波迦喽茶。其忧波迦喽茶头一时睡眠,近彼寤头有摩头迦树,风吹华落,至彼寤头。其头自念:虽独食华,若..
南禅寺往昔有望参之行者,若副参阙,则此人将补之,故曰望参,犹如副寮之有望寮焉。
达真堪布:遇见问题时如何从轮回和因果的角度看问题?佛讲轮回,就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佛讲因果,就是让我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壹生当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顺利也有不顺利。遇见问题了,能够从因果轮回的角度看待,知道怎样面对事情,怎样解决问题,就不会患得患失、提心吊胆,心就稳定下..
达真堪布:这样你就大自在了为什么说轮回苦?你的心总是随境转,这是一种苦,因为不自由、不自在。顺境来了就高兴,同时怕失去;逆境来了就害怕,同时想摆脱——总是因为外境而动心,这些患得患失都是痛苦。认清这些缘聚缘散,不患得患失,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都当成正常现象去面对,这样..
达真堪布:这样容易变丑陋 上师说 这样容易变丑陋希望自己高于别人,总想高高在上;若有人服从了,有人伺候了,就很得意,希望越多越好。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严重不严重的差别。这不是小事啊!这都是堕落的因!将来很难再次得到人身,即使得到人身了,也是种姓低贱、相貌丑陋、愚蠢的人。..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
达真堪布:过年了如何饶益家人?菩萨戒里有一类是“饶益有情戒”。快过年了,全家团圆,你的这些家人也是有情。你去饶益他们,让他们满意,多做家务、多干活,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菩萨行。 修行上很多的违缘都来自于家庭内部。与家人相处好了,他们也不会给你制造麻烦,甚至还会帮助你、支持你;如果..
达真堪布:等待开悟的因缘到来 现在我们修加行,就是争取有壹天因缘到来,通过上师的引导和窍诀,立刻豁然开朗,见到自性。因缘不到的时候,妳再着急也没用,求再多的灌顶和加持,也不会开悟。
达真堪布:母亲节,为报恩而修行! 佛经里说过,哪怕背着母亲绕着南瞻部洲走一圈,也无法报答母亲的恩德。藏地也有一句谚语:“母亲的心像水,孩子的心如石头。”今天是母亲节,作为大乘佛子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益我们伟大的母亲?除了发心发愿,给她们永恒的解脱与安乐,无以为报!..
达真堪布:放下傲慢就要放下我执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这都是因为有傲慢心。“为什麽不给我加持啊?妳看我这麽艰难。“若是没有傲慢心,把自己放在最低处,还会这样吗?其实我执本身就是壹种傲慢。要放下傲慢,就要放下我执。妳艰难,妳有这个违缘,这本身就是壹种摄受,壹种加持,只是我们智慧不够..
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一般菩萨都是有道场的,而虚空库菩萨也不是例外的。因为他也是佛教中八大菩萨之一。从虚空藏菩萨横空出世后,凌驾群雄,慈悲恒发。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众多菩萨中专主智慧、财富和功德,因为尊上的功德、财富和智慧像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且能持一切人世间的善恶,给众生无穷的利益,..
达真堪布:怨恨从这里来 人人都有优点,也肯定有缺点,但是凡夫就有这样的习惯:看自己的时候就看好的方面,看优点;看别人的时候,看不好的方面,看缺点。由此,种种的傲慢、怨恨,就产生了。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把佛法这个“药”吃下去了 问:怎样才算把佛法这个“药”吃下去了?假如说你有病了,家里摆着各种各样的药,但是不吃能治病吗?吃了才有用。头疼了就吃管头疼的药,肚子疼了就吃治肚子疼的药。这叫实用。佛法是能够医治好我们身心疾病的药。怎么才算是把这个药吃下去了呢?就是在日..
达真堪布:怎样才能证悟空性?问:怎样才能证悟空性?达真堪布答:我们要证悟空性,要真正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只有两种方式。我们依唯识和中观所讲的这些理论去抉择,以这些逻辑进行分析,最后能得到相似的“大空性”的结论,而不是真实的。最后,我们进一步通过修行,就能获得真正的定解。也就是说,..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的要求不高,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行。”你的要求够高了。发财不难,当官不难,但是要过平平安安的日子难。怎么才能平安?关键在于心。心安住了、平静了,你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那么怎么才能将心安住,怎么才能让心平静呢?只..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苦转为享受? 怎么思维能把病苦转为享受? 答: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实际并没有深信因果。真正深信三世因果了,你病得再重都不会有痛苦,甚至还会有欢喜之心。因为生病能消除很多业障,也是还债的机会。再高一个层面说,生病的本体也是因缘和合,找不到它的来处,也找不到它的..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有些人的家庭总是不和睦,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互相总是不谦让,自我观点特别强,都是自以为是,矛盾就这样产生了。若能把自己放下,真心对待身边的众生,他们都会被你感化的,家庭也自然就和睦了。..
达真堪布:学习面对死亡是逃避现实吗寿命是无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么时候死,在哪里死,以什么方式死,谁也说不准。每个人都是,随时都有可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们学习面对死亡,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要有所准备。有准备了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否则肯定会害怕。假设有一个人,他不知道有白昼也有黑夜。..
达真堪布:如何看待修行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有些人今生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但是前世带来的也有。这些境界都很正常,你不执着都是好事,你执着了都是不好,你不执着就行。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境界是很特殊的,但是你也应该把它当作一个正常的现象去看待。比..
“公平正直天人道”:能做到公平和正直的这种人,走的是天人道。之所以称“天人道”,是指他的今生、来世都会快乐。一个公平公正的好人,他一切时都会顺利、如意,今生来世都会快乐。“虚伪狡诈邪魔道”:之所以称“邪魔道”,是指他的今生来世都要遭受难忍的痛苦。这种人事事都不会顺利,不会如意,都..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