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孩子在学校上生物课时,要杀害、解剖动物,遇到这样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答:还是尽量的不要杀生。以前杀生过的,要好好忏悔!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知道忏悔了,忏悔了就行了。以后不要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去造业。把法修好了,一切自然就好了;不然的话,好也是一时的好,不是一生的好,更不是永恒的好。

问:孩子在学校上生物课时,要杀害、解剖动物,遇到这样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答:还是尽量的不要杀生。以前杀生过的,要好好忏悔!我们现在遇到佛法了,知道忏悔了,忏悔了就行了。以后不要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去造业。把法修好了,一切自然就好了;不然的话,好也是一时的好,不是一生的好,更不是永恒的好。
指人的一生,或生物的一度生死。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
[出十诵律]一眼不见杀谓自眼不见是生物。是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见杀。二耳不闻杀谓于可信之人。不闻是生物。不为我故杀。是名不闻杀。三不疑杀谓知此处有屠家。有自死者。亦知此人不为我故杀。是名不疑杀。如上三种。名为净肉。有病许食。..
[出十诵律]一见杀谓见是生物。为我故杀。如是见者。名为见杀。二闻杀谓于可信之人。闻此生物。为我故杀。如是闻者。名为闻杀。三疑杀谓此处无有屠家。亦无自死之物。是人必为我故杀。如是疑者。名为疑杀。如上三种。名不净肉。皆不许食。..
轨即轨范,轨范也就是法的意思,法是人最好的轨范,能使人生起对一切事物领悟了解的心,叫做轨生物解。
準律有十种。不越布绢紬三也。须是厚熟致(密也)者○五百问经云。三衣得用生绢作否答一切生物但不现身者得(律中遮此经开)。
释放被羁禁的生物。常行放生,可得健康、长寿、无病。
在释迦牟尼佛未成佛道的多生以前,曾有一次,转生为一条力大无穷的毒龙。它有一个庞大的身躯,一双可怕的大眼晴,假如有人惹它,它会用那双毒眼把人瞪死。身体强壮的,即使不被瞪死,只要它嘘一口气,也会使人致死。因此,它伤害过许多生命。但有一次,它被一位修道者降服了。修道者用佛法降伏它,彼此..
孝道一直以来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佛法教育的大根本,一切福慧皆由孝字得,一切佛法皆由孝字生。佛教把孝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道,一种是出世的至孝。世间的孝分为三种。第一养父母之身:《劝发菩提心》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父母..
从轮回的眼光看,我们和父母、孩子属于不同的生命个体,只是因为业缘才走到一起。其中有善缘,也有恶缘。 如果是善缘,就会相互增上,给彼此带来利益和快乐,应该心怀感恩和珍惜,继续营造善缘。如果是恶缘,就会相互折磨,给彼此带来损恼和痛苦,要在接纳的前提下,努力化解并改变对立,不让这种恶缘..
怎么去“不行恶法”?怎么去断贪瞋痴呢?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月称菩萨说过:当知惑次第,修持对治法,方能治烦恼,如医治疾病。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也要能够知道这个烦恼的次第,施设对治的方便。在《四百论·明断烦恼方便品第..
问题:我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抄经,抄了很多《心经》。书写不美观、自己写的不满意的经书怎么处理呢?可以把它烧掉吗?明海法师:烧掉是不可以的。因为烧掉就是毁经,就会有毁经、破坏经典的业。事实上焚烧经典真的不可以,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抄完经后就把它烧掉了。有一个最好的方法:你去打听哪个寺..
人的生活包含两大部分:现实的生活与梦里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有形的人世间,元神与身体是主要参与者,元神发出思维,控制身体,产生各种行为活动。当然,此时元神也会受到另外空间的生命成份的影响。在梦里生活中,发生在无形的另外空间,无形的生命成份是主要参与者。各种生命成份在各自的生..
达真堪布:遇见问题时如何从轮回和因果的角度看问题?佛讲轮回,就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佛讲因果,就是让我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壹生当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顺利也有不顺利。遇见问题了,能够从因果轮回的角度看待,知道怎样面对事情,怎样解决问题,就不会患得患失、提心吊胆,心就稳定下..
盐是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随着人们对营养的重视,最普通的盐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营养盐。“营养盐其实全名叫营养强化盐,是添加一种或者几种营养强化剂的食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缺啥补啥”是选择营养盐的主要方法,推荐中国人多选低钠盐。血压高选低钠盐。..
达真堪布:这样你就大自在了为什么说轮回苦?你的心总是随境转,这是一种苦,因为不自由、不自在。顺境来了就高兴,同时怕失去;逆境来了就害怕,同时想摆脱——总是因为外境而动心,这些患得患失都是痛苦。认清这些缘聚缘散,不患得患失,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都当成正常现象去面对,这样..
达真堪布:这样容易变丑陋 上师说 这样容易变丑陋希望自己高于别人,总想高高在上;若有人服从了,有人伺候了,就很得意,希望越多越好。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严重不严重的差别。这不是小事啊!这都是堕落的因!将来很难再次得到人身,即使得到人身了,也是种姓低贱、相貌丑陋、愚蠢的人。..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
达真堪布:过年了如何饶益家人?菩萨戒里有一类是“饶益有情戒”。快过年了,全家团圆,你的这些家人也是有情。你去饶益他们,让他们满意,多做家务、多干活,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菩萨行。 修行上很多的违缘都来自于家庭内部。与家人相处好了,他们也不会给你制造麻烦,甚至还会帮助你、支持你;如果..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
五戒十善,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讲解,可是“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纵然有人行得,但要做得圆圆满满,却是很难办到。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于无知。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
达真堪布:等待开悟的因缘到来 现在我们修加行,就是争取有壹天因缘到来,通过上师的引导和窍诀,立刻豁然开朗,见到自性。因缘不到的时候,妳再着急也没用,求再多的灌顶和加持,也不会开悟。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我们平时念经念佛念咒,口中非常熟练地就念了出来,可是心里照样妄想纷飞,这样就得不到法益。为什么是这样,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状况就是意识心对于所念诵和背诵的内容已经很熟练,记忆力也非常好,可以不经过意根的深细思量就可以流利地诵出来。这样意根闲着无事,就..
1、去除妄念的方法,首先要从主体入手。主体的情感是决定往年的基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梳理,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事情,最起码知道换位思考,这样的健康心态才能去除妄念。2、主体的心情受多方面的控制,尽量的除去自我。去除妄念,所白了就是去除自己的感情,就是主观感觉。深刻理解感..
《大藏经》中记载了韦陀菩萨的生平简历。韦陀菩萨生日为农历六月初三,常在娑婆世界,拥有三洲大法轮。其前世18世为将军,54世为宰相。做过许多好事,比如造亭挖井、修桥铺路,竖佛像,赠僧衣等等。他手持一条重达八万四千斤的金刚降魔杵,头戴凤翅兜鍪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拥有金刚不坏之..
家人反对放生怎么办?放生是为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至于被放的众生,也有它们自己的祸福因果和因缘。若在放生时,没有存心让它们重遭罗网,这就不是放生人的过失。况且开示被放的众生,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也能从此脱离异类身,或生为人,或升天界,或生净土,发菩..
达真堪布:母亲节,为报恩而修行! 佛经里说过,哪怕背着母亲绕着南瞻部洲走一圈,也无法报答母亲的恩德。藏地也有一句谚语:“母亲的心像水,孩子的心如石头。”今天是母亲节,作为大乘佛子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益我们伟大的母亲?除了发心发愿,给她们永恒的解脱与安乐,无以为报!..
所谓“无为法”,即代表着宇宙真相,也就是事物的根本。所谓“有为法”,即凡是以自己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界定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和思想的准则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有为法。“登上山顶”这个过程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这就是无为法;但是A、B、C三人一起登山,A走的是南坡,用杆杖登上去的;B走的是北崖,..
不杀生之十功德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分享到: 0 ..
如今修行佛教的人在不断的增加,经常修持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好处。佛教是有大小乘教之分的,小乘佛教里面是有很多的经典,现在有很多的都去学习。那我们应该怎么修呢?佛教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兩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