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现量
【现量】因明用语的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量,为尺度之意,指知识来源、认识形式,及判断知识真伪的标准。现量即感觉,乃尚未加入概念活动,毫无分别思惟、筹度推求等作用,仅以直觉去量知色等外境诸法的自相。如五根之眼见色、耳闻声等是。广义的现量,分为真现量,似现量两种,真现量系指未受幻相..

性广法师:宗教学上“神圣”的概念与范畴
一、前言今年九月十一日,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受 到恐怖份子以自杀式劫机轰撞的袭击而伤亡惨重;由此震惊全球的事件中,不禁再次反思宗教信仰对于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宗教中以神圣做烟幕,合理包裹人类对立、伤杀等思想、行为的现象,更值得宗教人士自我检验批判与痛切反省。谈到批判与反省,自古..

佛心禅话
佛心禅话◎ 慧 律无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摘自《佛心禅话》

成刚法师:佛眼看婚姻:夫妻之间也要讲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意在互相依赖,安宁地度过此生,走完这艰难的人生道路,这是无可非议的,以自古有是法故。然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上关风化者,上关即指我们的祖先;风化即指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的风俗习化。下继子嗣者,即指随顺世间人的思想..

一个生命结束,另一个生命开始
--怀念昌臻法师又是几天过去了,我开始想起师父的那番话。于是短讯一条去询问:你说元旦那天我梦里见到的天地纸花是哪位高僧圆寂了?很快,师父回得一条:蜀中净土网站,昌臻法师。百度输入,我见到众多关于昌臻法师圆寂的标题信息。打开蜀中净土这四字浑然清秀的链接,灵魂暮然神往,终于,在我的电脑桌..

宣化上人: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
今天传授你们一个要诀,什么要诀呢?就是在紧急关头的时候,保持镇静,不要紧张。将生死置于度外,一心念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化险为夷,渡过难关。在最危险的时候,心中这样观想:“反正我现在快要死了,可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拼命来念观世音菩萨,也许有一线希望。”要有这种思想,可以遇难呈祥。好像..

我们该有一个信仰
◎ 钱 穆我们该有一个信仰,那就是人性善的信仰。刚才说,人也有兽性,但经过文化陶冶、教育熏蒸,可以变化气质,教人人向善。子孝可获得父慈,兄友可获得弟恭。人心有感应,我以此感,彼以此应。整个社会从一个人的心感去,不要短视,不要狭看。如岳飞是一个忠臣,在当时,他并没有感动了宋高宗和秦桧..

元音老人:念佛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
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当,契理契机,是最适合众生修证得度的一个妙法。净土宗非常方便,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了。一句阿弥陀佛,可以..

谨记这两句话,你将会是一个有福的人
圣严法师人生中,我们扮演着许多角色,尽责尽份,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充实,也能增加许多与他人相处的和睦感。保持着虚心学习的状态,多看他人的优点,不与人比较,进而能够与自己的内心独处,深切了解自我。将吃苦当作吃补、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两句话谨记在心,这样,逐渐养成不计较且宽大的心胸,自然..

清蔡鹏九《净土圣贤录》
蔡鹏九,字资万,苏州西洞庭山人。世为贾,鹏九则好二氏书,与高人逸士游。后遇唯然和尚,劝修净业。始诵佛经,举放生会。已而持长斋,自号虚白居士。无何得疾,以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八日,终于家。先一夕,洗浴。将旦,集家人与诀,谓曰,世间眷属,报尽则离。图久长者,当结法缘,若辈勉之。众哭。曰,勿哭,为我齐声唱..

关爱每一个生命
◎ 沈海然 众生平等,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用心关爱。做到对每一个生命和每一种生灵的关爱和尊重,自然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众生平等,不要将生命分贵贱,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关爱,每一种生灵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我们要以这样的平等之心去认同生命、关爱生命。生活中有许多形形色色的..

佛教定学的概念
◎ 蒲正信 历代的佛教都十分重视定学。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认为,佛教的实践是先见道,即先了解明白四谛的道理,然后再修道。修道即修行,而修行的主要方法就是禅定。大小乘佛教都认为禅定是获得正确认识,作出正确判断,根治迷惑烦恼,成就各种功德的心理条件和修持方法。戒、定、慧增上三学中,除了受..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普遍都相信念佛法门。你不要看轻这念佛法门,永明寿禅师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口里就有一尊化佛出来,这是当时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得见的,所以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并且你这一念佛,你就会放光,啊!这一放光,妖魔鬼怪就都避而远之,跑得远远..

大愿法师:菩提心是包括利他心和成佛心两方面
菩提心是包括利他心和成佛心两方面。单有利他心只是世间的好人,而单有成佛心只是小乘,是优婆塞戒经所讲的三种菩提的声闻菩提,因此需要有利他心和成佛心两种,就可以成就菩提心。发菩提心要利益一切众生,要转我爱执为他爱执,这是菩萨。菩萨与凡夫的不同之处:凡夫众生是唯求自利,菩萨是唯求利他。..

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惟贤法师一、学佛首先要念苦你们今天能够皈依三宝,走向学佛之路,这是一条解脱、觉悟的光明大道,是好事情。学佛首先要念苦,念苦才能发出离心,不念苦就发不了出离心,若只图眼前之乐,对生前死后的事都不管,那就是懵懵懂懂的一辈子,没有觉悟,本来生活在苦中或者在苦中作乐而不觉得。苦有苦苦、坏..

宣化上人: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授无字真经
梁武帝普通元年(西元五二○年)九月,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从印度乘船来到中国,抵达广州豋岸,来到金陵(南京),和梁武帝问答,因不契机,离开金陵,北往洛阳。路过神光法师讲经处,顺便进来,发现神光法师辩才无碍,有天华乱坠、地涌金莲的境界,知道是载法之器。此时,神光法师见一位印度和尚来听经..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2)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2)福田与福报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有些人说:哦,很简单,有个上师过来,或者有个活佛过来,我去求一个黄财神心咒,或者求一个财神法的灌顶。每天念嗡,藏巴拉扎冷拉耶梭哈,这样念一年也没有效果,为什么呢?有些人说:我念《药师经》,《药师经》上面说求富饶就可以..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9)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9)息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第三种就是息灭念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如果你想修行,又贪于这个世间,你要解脱很困难的。断贪心我们昨天说了,四个人念《心经》,如果你只追求世间法,你不要以为你在诵经就是佛法,不一定的。你诵经,但你的发心专为了今生今世的事情,没有菩提心,..

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4)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4)放生比方说我们去放生,其实很好的。我很主张大家做几件事:第一件事多放生;第二件事多闻法,闻正法,闻了正法你才有智慧,有智慧你才会超出生死轮回。通过多放生可以得到我们想求的财富自在、智慧、健康长寿。所以我们不妨多一点放生,这个是非常好的事。为什么呢?我们..

宣化上人:我有一个无上的法门说给大家听
今天是菩萨圣诞,西乐园虽然建在三百多级的山上,可是来到这里参加打七的人,却非常踊跃,这足见凡是来参加贺诞的人,个个都是具有真 心,而且又是勇猛精进的。 从人数来说,这八年来参加打七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而且,更有很多人来这里拜佛后说自己一切都比从前顺利。譬如:袁果林居士,自从来西 乐园..

大安法师: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有资格来谈清净心的问题了。当“以众生心忆佛念佛”的时候,这众生心绝对是不清净的。不清净没有关系,我们透过佛号的持名,慢慢地就能够澄浊还返清——它是清水珠嘛。但这确实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同修会提问:..

弯腰做一个直立的人
◎无 心洞山良价禅师有一次在讲经说法时没有点灯,学僧能忍问为什么不点灯,洞山禅师就叫侍者立刻点灯。然后对能忍说:请你到我的前面来!能忍依言来到洞山禅师座前。洞山禅师对侍者说:去拿三斤点灯的油来,送给这位上座。洞山禅师的意思是慈悲,还是讽刺,抑或还有别的意思?能忍听后,甩甩袖子走出..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明海法师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们讲提起,就是心容易住著在一些现象上。《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不住法的法,包括了世间法,世间的恶、善;也包括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为什么也不住著..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妙莲老和尚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话又说回来,如果父母的业障深重,不但不信佛,对佛法还有反感,你又不能劝勉他们,这要怎么办?只要你至诚念佛、修一切善,将所有功德回向父母,决定能感化他们的,因为父子、母女都有血亲天性相关,同一根..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世间无僧宝 大地皆沉沦:请尊重每一个出家人◎ 佚 名轻视: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欺,为什么?蛇龙得智便兴云雨,龙子虽然小,但一样会行云布雨;还有一种,佛子不可欺。一出家,就..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很多人听僧人或居士念佛号,可能会对南无两字较有兴趣,分明写..

寺院日常行事之朝时课诵
◎ 圣 凯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早殿即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

一个故事告诉你如何成为富人!
本文内容出自《佛说罪福报应经》(白话译文)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

一个医生的生死观
◎ 莹 奇 十一岁的安仔在生命的最后说:我真的已经是极限了,我顶不住了。医生的生死观是什么样?我想大概也是因人而异。以我们病房骨肿瘤儿童为故事的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第1集《烟花》播出后,也有许多人问我,你们平时面对这么多残酷的手术,面对这么多临终的病人,会不会有时很沮丧,觉得生命很..

世间人婚姻不顺,都跟感情债有关
这世间的债,有三种,钱财,命债,感情债。命债包括人命债,还有动物的命债,乃至不小心杀死了有灵性的动物,犹如蛇等。这个命债就比较严重了。这次就讲感情债。这世间人婚姻不顺,都跟感情债有关。切莫向外借用感情的债务,楞严经说,我怜汝色。就是执着这色相,就产生感情执着。或者贪着对方的好,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