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优婆塞显觉杨卓编太虚法师论佛学次第统编佛法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对于一大藏经律论著,每使人望洋兴叹,莫知何所适从。虽有一切经音义、翻译名义、佛尔雅、佛学小辞典、佛学大辞典等编撰,仅解释名句耳。虽有大明三藏法数、教乘法数、诸乘法数等撰编,仅录列名数或略解句义耳。虽有阅藏知津、法海..
何以得解?谓能明耳?明何所明,谓一切法。佛学辞典曰:法者梵名达磨,通一切之语。如小者、大者、有形者、无形者、真实者、虚妄者,事物其物者,道理其物者,皆悉有法也。唯识论因以自体任持与轨生物解二义解法。自体任持者,如竹有竹之自体,梅有梅之自体,有形者有有形之自体,无形者有无形之自体,..
佛学大辞典曰:梵语尼底,译曰愿,志求满足也。法界次第曰: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法窟曰:于出世道,悕求为愿,亦是期心为愿。止观曰:发愿者誓也,如许人物,若不分券,物则不定。施众生善,若不要心,或恐退悔,加之以誓,又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愿来持行,将至行在。又曰..
【周叔迦】近代唯识学者,安徽至德人,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生,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科。民国十五年开始研究佛学,二十年到北京,先后任教于北京、清华、辅仁、中法诸大学,主讲唯识学、因明学、中国佛教史等课程。他在北京加入三时学会,《宋藏遗珍》的出版,他出力颇多。二十二年,叔迦以其讲..
【法舫】俗姓王,河北井径县人,民国前七年(一九○四)生。他家庭贫困,自幼父母双亡,因逃避旱灾到北京,入法源寺义学读书,十余岁时依姚家井观音寺是岸和尚出家,旋于北京法源寺受具戒,民国十一年入武昌佛学第一届受学,亲近太虚大师。武院毕业,入北京藏文学院,曾随大勇组织的西藏学法团赴西藏学..
Dachengjing大乘佛学经典的总称。又称大乘修多罗、菩萨契经、方等经、方广经或大方等经等。相对于小乘经而言。大乘经是随着佛学思想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的。初期流行的大乘经,约当公元1世纪开始出现。有宣扬人法二空、性空幻有的《般若经》类;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弘扬居士佛教的《维摩经》类;有提..
Dachenglun大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大乘论是大乘佛学发展到龙树时代(约2~3世纪)才出现的。《瑜伽师地论释》称: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著有见。龙猛..
Aidixia古印度僧人、佛学家。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生于巴格浦尔(另说班加尔或比哈尔)。11岁在那烂陀寺从觉贤学习佛学,旋去王舍城跟密教大师阿缚都底波陀学习密法,尔后又去超戒寺从那洛波钻研显密两乘。29岁在菩提伽耶摩底寺(另说奥坦多补梨寺)从戒护受具足戒,学习戒律,又..
佛学研究团体。1929年成立。太虚为会长。该会原拟名为中国佛教会,后接受蔡元培建议,为便于吸收不信仰佛教但又从事佛学研究的人士参加,故定名中国佛学会,以区别于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会成立后,设会所于南京毗卢寺,后迁至张府园。该会的活动主要是在星期研究会上举行佛学座谈。其后,又相继在上海..
Ouyangjingwu中国佛教学者、居士。名渐。江西宜黄人。早岁肄业经训学院,攻经史之学,后受友人桂伯华影响而对佛学发生兴趣。 1904年至南京,受教于杨文会,研习佛学。后游日本数月,回国后任两广优级师范教师,因病辞职。1910年又到南京从杨文会学佛学。翌年杨文会逝世,遵遗嘱在金陵刻经处校刻佛经。1..
Shijueyue印度佛学家、汉学家。在印度大学毕业后,曾去法国远东学院师事佛学家莱维教授,从事汉文佛典的研究工作。曾任印度泰戈尔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教授、副校长。到中国留学时,任北京大学访问教授。通晓古汉语、梵语和中亚语言,专门从事中印佛教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千年史》..
Yang Wenhui清末佛学家。字仁山。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幼随父居北京。太平天国时期,转徙于皖、浙、苏之间。早年习儒学,并学天文、地理、历数、音韵等。同治元年(1862),偶于安庆书肆中,购得《大乘起信论》,读后,心向佛教。从此立志研究佛学,搜求佛经,刻印流通。同治五年移居南京,主管政府..
(1874~1952)江苏无锡人。字仲祐。号畴隐居士。幼通经史,长而中西兼贯,长于算术、医学、词章、考据,通日文。曾任京师大学堂及译学馆教习。三十六岁时赴日考察医学,后于上海行医并创办医学书局。年逾四十始向佛,悉弃向日所学。著述分为医学、文学、进德、佛学等四种丛书。其中佛学丛书之特色,在..
1、指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经典。2、藏放经典的府库。3、国家所宝藏的佛学书。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我们心中心法,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了,..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
问:心死后又活起来,怎么办?元音老人答:难免的。师祖在《解脱歌》里讲: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只如此。一回死不透,要大死才行,否则又心动了。我们修法时有:大悟十七八,小悟无其数的历程。
问: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元音老人答:世间法都是桑田沧海,瞬息万变,不常久。我们的身体也不常久。苏东波在《前赤壁赋》里有两句说得很清楚: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你们看水和月亮,水在哗哗地流,水尽管在流却没有减少啊。同样,月亮虽有圆缺时,但也没增减啊!这就告诉我们,事相..
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的大用。..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的论文以为纪念。今年时逢圆瑛大师生西四十周年,为继承和发扬大师振兴佛教的精神,研究..
【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这一个果报,我想不论是古今中外,所有一切众生都希求的;人人都希求,可是未必人人都能够得到。我们看看现前的社会,夫妻不和,为什么会不和?这里面还有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被第三者挑拨,而自己听了之后,信以为真,不求深入的了解,两个人彼此怀疑、彼此不信任,这就将整..
佛 学 认 识 论◎ 楼宇烈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创建佛教时,他本身也是个异端,因为针对当时印度占据主导地位的婆罗门教提出来的,当时的印度有九十六个外道,佛教修行当中的八正道很多都是针对外道而言的,所以永远都是在这样一种对立的状态中间才能够发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门的方法永远比你更多,..
中国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也许有人问:“假如我不跟人争,在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活得有什么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间就要争、就要求,这个想法,实在讲误导众生,造成这个世间无量的灾难,天灾人祸就是因为人争、求,感来的苦报。圣人教导我们是非常有道理,为..
◎ 耿刘同佛教医学的东渐是以佛教为契机的,传教者以医疗活动为传播手段之一,在民众中产生亲和力和影响力,从而推进佛教的传播;而接受者在原有的医疗保健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及药物。因此,借医弘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双赢的。印度医学属传统医学的范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传统医学是传..
成刚法师答: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问:末法年代是怎么回事?师父:佛说正法五百年,正法就是有教,有修,有证。在佛那时代,无论出家还是在家的佛门弟子,因为都是利根,妄想习气非常轻薄,就像经过历劫生生世世的修行,到此生此世,果已接近成熟,到瓜熟蒂落之时了,就像春天种瓜,到秋天瓜自然成就,不摘自然就掉了。佛..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意在互相依赖,安宁地度过此生,走完这艰难的人生道路,这是无可非议的,以自古有是法故。然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上关风化者,上关即指我们的祖先;风化即指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的风俗习化。下继子嗣者,即指随顺世间人的思想..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徐恒志上师答某居士书(一九九一年三月)某某居士:由《上海佛教》编辑部转来仁者所写《答唐代复礼法师的提案》一文,颇有见地,值得讨论。兹略述拙见如下:一、烦恼无始有终问题按此问题并不难解,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
◎ 钱 穆南北朝佛学,北尚禅行,南重义解。周武毁法,北方禅宗亦避而至南。所谓佛学中国化运动,亦至是始成熟。其后禅学崛兴,则全以南方为策源地。举其要者,则有天台、华严、禅宗三家。今若以魏晋南北朝佛学为传译吸收期,则隋唐佛学应为融通蜕化期。佛法在中国,应可分三时期。初为小乘时期,以轮回..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