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佛音
Tfoyin.Com
网站首页
佛学文库
佛学词典 佛经经文 善书启慧 佛学文章
佛乐聆听
佛音专辑
禅心视频
佛学动漫 佛陀转
菩提镜观
佛菩萨相
静书梵行
抄心经 大悲咒 药师经 阿弥陀经
佛寺导览
佛教寺院 佛教寺庙 祠堂祖祠 道观古刹 庵园精舍 国学地图
快速链接
佛历查询 藏历查询 黄历查询 随喜打赏 法物流通 关于我们 在线直播 网站地图
首页 /文库/文章/净律社/法藏法师:讲安忍(视频)

法藏法师:讲安忍(视频)

发布时间:2022-09-05 08:42

相关推荐

什么是安忍般若?——《洞见宇宙的奥秘》
文章

什么是安忍般若?——《洞见宇宙的奥秘》

打坐需要静下来,但你要求自己静下来的时候,已经不静了,不掌握方法确实没办法喜。需要什么方法呢?安忍。安忍是忍着不发脾气,憋到查出癌细胞吗?不是。安忍是把“忍”融入到生活里,习惯性坚持的意思。人是有很多侧面的,有时候需要被迫伪装自己。为什么佛教徒患癌症的比例很高?因为总是强迫自我伪..

29天前
词典

劣中妙语等补特伽罗

【劣中妙语等补特伽罗】 p0631瑜伽九十六卷四页云:复次诸外道辈,欲令弟子,于三处中,得升进故;略说法要。谓有一类,于劣欲界,为令获得人中快乐,乃至他化自在天生;宣说能感彼果诸行。复有一类,于中色界,为令获得梵世间等众同分生;宣说能感彼果诸行。复有一类,于妙无色,为令获得乃至非想非非..

2个月前
词典

耳根

【耳根】 p0634集论一卷三页云:何等耳根?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清净色。二解 五蕴论一页云:云何耳根?谓声为境,清净色。三解 广五蕴论一页云:云何耳根?谓以声为境,净色为性。谓于耳中一分净色,此性有故;耳识得生。即无不生。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二页云:云何耳根?谓耳于声,已正当闻,及彼同..

2个月前
词典

见随眠

【见随眠】 p0638 如随眠有七种中说。二解 品类足论七卷九页云:见随眠云何?谓五染污见。

2个月前
词典

见所断

【见所断】 p0639 瑜伽五十六卷六页云:问:何义,几蕴,是见所断?答:现观智谛现观所应断义。一切一分是见所断。二解 显扬五卷十八页云:问:何义,几种,是见所断?答:由现观智现观谛所断义故。一切少分,是见所断。三解 杂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见所断?几是见所断?为何义故,观见所断耶?谓分别..

2个月前
词典

见不相应法

【见不相应法】 p0641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见不相应法云何?谓八见不相应法。

2个月前
词典

见道位无退

【见道位无退】 p0641 大毗婆沙论六十一卷十三页云:何故定无退见道者:答:以见道是极速疾道,不起期心道。无容退失如是道故。复次诸瑜伽师,入见道已;名堕法河,堕大法流,堕法波浪,堕法洄澓。尚无暇能起有漏善无覆无记心;况有能起染污心退。如人堕在山谷瀑流,随浪漂溺;尚不能据此彼两岸;何况..

2个月前
词典

见道十六智忍

【见道十六智忍】 -642 集论六卷二页云: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如是十六智忍,是见道差别相。云何苦?谓苦谛。云何苦法?谓苦谛增上所..

2个月前
词典

见集所断烦恼部

【见集所断烦恼部】 p0644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见集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随信随法行集现观边忍所断。此复云何?谓见集所断十九随眠,及彼相应诸烦恼众。

2个月前
词典

见与智四句分别

【见与智四句分别】 p0644 发智论七卷四页云:诸见是智耶?答:应作四句。有见非智。谓眼根,及无漏忍。有智非见。谓五识身相应慧;尽无生智;除五见及世俗正见,余意识相应有漏慧。有见亦智。谓五见,世俗正见;除无漏忍及尽无生智,余无漏慧。有非见非智。谓除前相。..

2个月前
词典

我无我见

【我无我见】 p0648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四页云:诸有此见,谛故住故,我无我。此边执见,断见摄;见苦所断。谛故住故,如前释。我无我者:谓我当无。问:此正法中,亦说无我,而非恶见;彼外道亦说无我,何故名恶见耶?答:此正法中,于无我空行聚,见空无我;说言无我。故非恶见。彼外道于无我空..

2个月前
词典

质直行

【质直行】 p1340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质直行者:住于向道。又云:质直行者:如其圣教而正修行,无谄无诳,如实显现。二解 法蕴足论二卷十二页云:质直行者: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

2个月前
词典

诸功德有七种垢如来永无

【诸功德有七种垢如来永无】 p1363瑜伽七十四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垢?谓诸功德,有七种垢。一、欲。二、见。三、疑。四、慢。五、憍。六、随眠。七、悭。彼于如来,一切永无。何以故?由诸如来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谓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又于此德,无执着见。又于此德,无有疑惑;为功德耶?为过失..

2个月前
词典

静虑支

【静虑支】 p1378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四页云:问:此中何者是静虑,何者是静虑支?答:心一境性,是静虑。以三摩地为自性故。此及所余,是静虑支。问:若三摩地是静虑者;初第三静虑,应各唯四支。第二第四静虑,应各唯三支。则静虑支,应唯十四。云何乃说十八支耶?答:三摩地是静虑,亦是静虑支。余是静..

2个月前
词典

声闻乘中不说阿赖耶识等

【声闻乘中不说阿赖耶识等】 p1395摄论一卷五页云:复次何故声闻乘中不说此心名阿赖耶识,名阿陀那识?由此深细境所摄故。所以者何?由诸声闻,不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于彼,虽离此说;然智得成,解脱成就。故不为说。若诸菩萨,定于一切境智处转;是故为说。若离此智;不易证得一切智智。..

2个月前
词典

善趣得非择灭

【善趣得非择灭】 p1145大毗婆沙论三十二卷八页云:已说恶趣得非择灭;当说善趣得非择灭。增上忍时,唯除欲界人天七生,色无色界一一处各一生,于余一切生,皆得非择灭。预流者趣一来果时,不起定者,加行道时,于欲六生,得非择灭。若起定者;要至第六无间道时,于欲六生,得非择灭。一来者趣不还果时..

2个月前
词典

智圆满

【智圆满】 p1152瑜伽九十四卷十页云:智圆满者;谓如有一、性不愚戆。无有下品愚痴障故。亦不喑痖。无有中品愚痴障故。非手代言。无有上品愚痴障故。离三种智愚痴障故;有力能解善说恶说所有法义。

2个月前
词典

过去业

【过去业】 p1221瑜伽九卷八页云:过去业者:谓住习气位,或已与果、或未与果业。

2个月前
词典

随至施

【随至施】 p1366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随至施者:宿旧师言:随近已至,方能施与。二解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随至施?答:如有一类,施邻近者,施亲近者,施现至者。谓作是念:云何乞者现来至此而不施耶?是名随至施。..

2个月前
词典

应触

【应触】 p1398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言应触者:由身体故。

2个月前
词典

虚妄分别

【虚妄分别】 p1167成唯识论作卷十七页云:有漏心等、不证实故;一切皆名虚妄分别。二解如五种想分别相中说。

2个月前
词典

恶贪

【恶贪】 p1157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于他委寄所有财物,规欲抵拒;故名恶贪。二解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恶贪?谓于他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染;是名恶贪。复有恶贪,规他生命,贪皮角等,饮血啖肉。如是二种、总名恶贪。..

2个月前
词典

六句义

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梵Ulūka)所立,至后代慧月(梵Maticandra)论师乃依据六句义而广开为十句义。六句义即:(一)实句义(梵dravya-padārtha),即主谛,又作所依谛。乃指诸法之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二)德句义(梵guna..

2个月前
词典

生一切支分印

(印相)灌顶时加持弟子身分之印也。义释十曰:次当作生一切支分印,而于弟子顶上灌之。凡灌顶时作此印,结已取瓶为灌也。若不以此印者,则法式不具也。

2个月前
词典

优婆塞戒

(术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之五戒也。是为优婆塞宜受持之戒法。

2个月前
词典

拟宝珠

(杂名)本为佛塔相轮上之宝珠,象其形置于栏杆之柱头者。

2个月前
词典

弥多罗尼

(术语)(Mitra)译曰善知识。朋友之义。玄应音义九曰:弥多罗尼子,秦言善知识。梵Maitrāyaṇi。

2个月前
词典

弥陀利剑

(杂语)弥陀之名号譬如利剑也。般舟赞曰: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2个月前
词典

弥陀供

(修法)又曰阿弥陀护摩。阿弥陀如来之供养法也。多为追荐回向修之。

2个月前
词典

弥陀头

(职位)禅林之目。为供养弥陀佛司劝化之僧也。

2个月前

评论

发表评论

分享推荐
点赞文库
收藏文库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微信

微博

QQ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WhatsApp

Facebook

Twitter

复制链接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