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大般涅槃经二十九、菩萨守戒,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而见女人时,相与言语戏笑,或虽不嘲笑,而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者。或虽不嘲笑,然见他人男女相逐,便生贪著..
缘起的人生宇宙

缘起的人生宇宙

中级课题(二十九) 缘起的人生宇宙万有都是从因缘所生起的,没有一件事能够例外,佛就叫这定律为「缘起」。缘起的人生宇宙,是一个处处关连之网。如象花园里的木棵树,要靠种子水分壤种种因缘,..
太子 成道

太子 成道

第五课 太子成道太子自己一个人,渡过尼连禅河,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牧童苏谛耶在一棵菩提树下,用草铺了一个座位,太子即在草座上静坐,他发出坚强的誓 愿:我不成正觉 ,誓不起此座。..
第二十一课、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

第二十一课、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

第二十一课 佛法初入中国及释道的比试佛法传入中国,据史书所载,系始自后汉,其实后汉以前,中国已有佛法。列子 (1) 曾引述孔子语:「丘闻西方有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四摄

四摄

四摄利他的方法慈悲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菩萨的一切言行,没有不以慈悲为出点。我们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是休戚相关的,所以我们把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把解除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责任,..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一)佛陀成道后,便准备他应做的事情,他要以伟大的慈悲心和深邃的智慧,宣扬真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于是他离开菩提迦耶,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去教化乔陈如五位从前随他..
万有皆从因缘生

万有皆从因缘生

五下 二 万有皆从因缘生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个好朋友,都是著名的宗教学者,他们各有一百个学生,跟着学习;他俩虽有好学问,但都认为还没得到真理;彼此相约,谁有特别的见闻,都要互相通知。一天..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综合指要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综合指要

第十九、二十、二十一课 综合指要1.释尊说小乘教十二年,说大乘教三十七年,共四十九年。中间由浅及深,由末及本,由权及实,由方便及究竟,次序排得极为合理。后世学佛法者,如精力充沛,最好..
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一)释迦牟尼佛出于印度,其弟子结集三藏时,皆是梵本 (1),所以后来佛法传到中国时,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成为华文本。法宝虽富,若无人翻译,则中土人民,固不能沾其恩泽..
管理制度、佛教的制度

管理制度、佛教的制度

所谓管理制度即历代封建王朝流治僧侣、控制佛教的制度,现在虽已完全废除,但为了认清封建统治的真实面目,故有了解之必要。自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汉晋之时,出家人不多,政府也还未加以管理。到..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