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果

菩萨行果

第三章 五乘教法 第四节 菩萨行果一、大乘与小乘乘者,运载义,引伸称运载诸有情,度生死海,到涅架彼岸之教法,名为乘。大简小而言,求佛之教法为大乘。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之教法为小乘。佛果..
缘 起

缘 起

第一篇 缘起壹 缘起的意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
超越两边

超越两边

超越两边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经卷一方便品》佛陀虽然讲说涅槃寂灭之法,但也不等于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槃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
大念处经

大念处经

圣典篇 大念处经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古卢国名为甘马萨昙马的古卢市镇。在那里,世尊对比库们说:诸比库。那..
释迎牟尼佛

释迎牟尼佛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一、释名佛有过、现、未十万三世无量诸佛,但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于娑婆世界。创诞于印度是释迹牟尼佛,即佛教之教主。释迎,泽云能仁,礼让之义,种族之名..
生死烦恼

生死烦恼

第三篇 生死烦恼壹 生死的过患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因为有生,我们就必须为了生存,面对人生的诸多诱惑与困难;因为有死,不但中断了修行,在生离死别的时刻,往往因为..
皈依修学手册

皈依修学手册

皈依修学手册对于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之感觉十分平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皈依不仅是一道手续,更不是一次仪式就可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
令生勤(修断)

令生勤(修断)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1-3 令生勤(修断)(三)名修断,谓于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广说乃至策心、持心。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断。(瑜伽八 正断相应(1..
差别平等

差别平等

差别平等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佛陀说..
正定

正定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诸比丘!云何为正定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内净、为心一趣,由无寻无伺之三..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