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永乐北藏
https://www.tfoyin.com/dict/65567.htmlYonglebeizang继《永乐南藏》之后,于永乐十九年(1421)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经。明正统五年(1440)完成。全藏636函,千字文编次天字至石字,1621部,6361卷;大批刷印分赐全国各大寺院。后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又续刻各宗著述36种,41函,410卷,并入该藏,并附《永乐..
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
https://www.tfoyin.com/show/48134.html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
隋唐佛寺
https://www.tfoyin.com/show/45297.html◎ 袁 牧 隋唐是汉地佛寺繁荣和定型的时代。唐代已有僧人所建的兰若,地方富人供养的山房、昭提,里坊、村落中的佛堂(邑里佛堂院和村佛堂),以及京城、八道、各州的官立寺院(敕建和奏请赐额)。唐代佛教宗派渐多,出现了地域性的分布。大寺院里也多设置众多别院供不..
三昧堂
https://www.tfoyin.com/dict/44646.html又作法华三昧院、法华堂。日本佛教界长期讲解有关法华经而设置之建筑物。以最澄在比睿山东塔所建者为最早,后在西塔、横川亦建有三昧堂,在天台宗之大寺院中建立此种堂者屡见不鲜。及至后世,则不限于讲法华,亦为开讲其他经典之场所。 p584 ..
不拿佛法作人情的来果老和尚
https://www.tfoyin.com/show/44282.html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以音声做佛事也是很好。所以在大陆唱念、拜忏乃至做水陆,九华山、普陀山等各大寺院都有。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有两处,一是苏州灵岩山寺,印光祖师住持的道场;二是..
大梵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44189.html(一)位于广东曲江县。乃刺史韦宙请六祖说法之处。唐开元二年(714),僧宗锡建,始称开元寺。后改称大梵寺,刺史韦宙曾请六祖于此宣说坛经。[广东通志卷二二九] (二)非特定之寺名,而为一般寺院之通称。与“大梵刹”同义,即“大寺院”之意。 p851 ..
子院
https://www.tfoyin.com/dict/44016.html日本佛教用语。在日本,大寺院中之小院,称为子院。又称支院、寺中。例如禅寺之塔头。奈良时代以前,本非官寺,至平安时代渐产生贵族私寺化之情形。子院通常受本院统辖。本院与子院合称一山、满寺、总寺。一般而言,子院并不另取寺名,仅置院、舍、坊、轩、庵等称号。例..
山主
https://www.tfoyin.com/dict/43757.html即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之抚州龙济山主绍修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八之杭州南山资国圆进山主、续传灯录卷十一之真州定山惟素山主等均是其例。盖寺院原多建于山林之间,寺称山号,故住持称山主。又书院之山长,亦称山主。此外,亦称禅林大寺院..
五山文学
https://www.tfoyin.com/dict/42706.html日本文学派名。乃自一山一宁赴日之镰仓末期始,至室町时代,活跃于日本文坛而以五山为中心之文学。在镰仓时代新输入日本之临济宗,受到北条、足利两氏之保护而建立大寺院,各国名僧赴日以及日本学问僧之入宋不绝于途,成为当代文化之代表。汉诗方面,由白乐天而改崇苏东..
圆照宗本禅师
https://www.tfoyin.com/show/41524.html圆照宗本禅师◎ 宏 海 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迎请一位苏州常住的法师到杭州承天寺,还有一个叫兴教寺,这两大寺院当时没有人住持,请法师挑一个去住锡。要走的时候,来的人把道路给堵上了。大家误以为不是来送别法师,是来阻碍法师去杭州,因为苏州也需要他。这样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