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8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5)
https://www.tfoyin.com/show/16882.html那烂陀寺并非单独一座寺庙,而是由一组寺庙组成的寺庙群。在漫长的岁月里,先后有六代帝王先后在此迎建寺院,不过那烂陀寺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佛教最高学府,不只是因为它建筑规模和建筑造诣,更在于它的藏经数量和学术水平。那烂陀寺有三座藏经阁,分别是宝..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弥勒佛是如何成佛的_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16871.html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
理净法师: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https://www.tfoyin.com/show/16829.html理净法师: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问: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也要负因果?理净法师答:皈依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也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分界线。归依三宝以后,你就是一位正式的佛教徒,应当遵守佛教最基本的三归五戒,坚持早晚二时功课。在寺院礼佛是周..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学佛网
https://www.tfoyin.com/show/16819.html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昔时他带一些家属西去取经,以各种原因只剩下他一小我。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持续赶路而一向呆在寺院里照顾他。后来那个老和尚的病基本上好了,..
戒坛石
https://www.tfoyin.com/dict/16780.html律宗或禅宗寺院门前所立之石碑。又作结界石。碑上通常铭刻“不许荤酒入山门”字样。起源不详,惟黄檗清规有高六、七尺,广一尺二寸之记载。(参阅“结界石”5184) p2918
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16774.html高明道老师:佛门行者的「课」指什么?中国佛教寺院里,僧众早晚固定都有「课诵」,甚至也有优婆塞、优婆夷在道场跟着师父们一起参与抑或自己家里「作早晚课」。这在华夏佛门是三宝弟子集体行持及个别用功的普遍现象,但兹所谓「课」到底如何理解才对,恐怕未必都很清楚。例如《汉..
殊像寺里的爱情故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16773.html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明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 客堂。此客堂被后来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那拉氏 所生,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力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 吴三桂之子..
布施感富有报
https://www.tfoyin.com/show/16742.html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靠着做佣工来维持生计。 一天,丈夫看见一些长者们前往寺院里参加供僧法会,回到家后,想着、想着,不禁哭了起来,妻子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呢?」丈夫回答:「唉!看到别人能够满心欢喜的供僧修福,而自己却是贫穷下贱,连修福报的机会都没有!」妻子..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https://www.tfoyin.com/show/16682.html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实语誓言助女人顺产有一次,盎古利马喇在托钵时,看见一个女人难产。他的悲心油然而生,心想:「众生真苦!他们真苦!」他回到寺院向世尊报告此事,世尊对他说:「盎古利马喇!你进沙瓦提城(Savatthi)去对那个女人说:『姐妹!从我出生,回想..
两序
https://www.tfoyin.com/dict/16658.html指东序与西序。又作两班。我国古来朝廷中,任职之官员有文武之分,上朝时即分列文武两班。禅林仿此制,于住持之下,设东西两班,辅助住持管理寺院事务,行佛事时即依职司,分列于住持之左右两侧。长于学德者归西序,称为头首、头首位;通于世法者归东序,称为知事、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