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禅宗大德故事: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
https://www.tfoyin.com/show/22101.html拥有选择与回旋的余地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慧明和..
星云法师:老做小
https://www.tfoyin.com/show/22029.html在佛教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个信徒到寺院拜佛,知客师招呼过后,随即对身旁的老和尚说:“有信徒来了,请上茶!”不到两分钟,又对老和尚说:“佛桌上的香灰要记得擦拭干净!”“拜台上的盆花别忘了浇水呀!”“中午别忘了留信徒吃饭!”只见老和尚在年轻的知客师指挥下,一下子忙东,一下子忙西。..
禅宗小故事:发生在燃灯寺的传奇故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21952.html燃灯寺唐朝末年,皇室衰微,地方军阀并起,连年的军阀混战,弄得民不聊生。就连不问世事,一心向佛的寺院也未能幸免。成都西郊的广宁寺就是如此,主持方丈因阻挠官军将寺院据为军营,便被官兵捆绑起来吊在树上,用鞭子给打得奄奄一息。临终前,他将最得意的弟子慧明叫到跟前,嘱咐他..
佛教故事:禅·看开:何必太过执着
https://www.tfoyin.com/show/21794.html何必太过执着有大和尚与小和尚二人结伴下山,到集市上购买寺院一周必需的粮食。去集市的路有两条:一条是远路,需绕过一座大山,蹚过一条小溪,来回近一天的路程;一条是近路,只需沿山路下得山来,再过一条大河即可,不过河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独木桥,未知哪天会桥断人翻。大和尚和小和尚自然..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
https://www.tfoyin.com/show/21788.html一切有情皆父母兄弟日本的佛教,自圣德太子以来,皇室率先垂范,倍加尊崇,日本各宗名刹寺院,几乎都是皇室的敕愿所建。然而明治以后,当时的为政者将皇室和佛教分割开来,令皇室无宗教化。皇室只对先祖祭祀,所以无论政治家、学者、实业家,还是明治以来所有的日本领导人,都误以为只要祭..
佛教故事:禅·看开:不可四尽
https://www.tfoyin.com/show/21768.html不可四尽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叫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当年,他在苏州太平寺担任住持的时候,他的师傳五祖法师曾对他说:担任这座寺院的住持,其实就是给你自己的劝诫。五祖所指的是《法演四戒》,分别有四点:一是福不可享尽,二是势不可使尽,三是好话不可说尽,四是规矩不可行尽。获此戒的佛果圜悟..
寺内葬
https://www.tfoyin.com/dict/21751.html谓寺院虽为三宝之住所,然尸骸葬此亦无咎失。道宣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四(大四○·一四五下):“高僧传中,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施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多人行处作之。”又律以尸为不净,..
寺主
https://www.tfoyin.com/dict/21750.html梵语 vihārasvāmin。指统掌一寺之庶务者。与“住持”、“住职”同义。亦为统领寺院内纲规之“三纲”之一。我国东晋时即有此种职称,以梁武帝任命法云为光宅寺寺主为始,唐以后称为监寺;日本则以大化元年(645)敕命惠明为百济寺寺主为最早。[续高僧传卷五、敕修百..
寺印
https://www.tfoyin.com/dict/21749.html即寺院印章。此印为公物,住持不得私用。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载,印有大众印与私印两种,其中,大众印可镌刻转法轮之像,两边安置鹿伏跪之像,其下则书写建寺之施主名字。此大众印即相当于今之寺印。 我国汉魏以来,即有用印之风,然寺印之使用及沿革,则不可考。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