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六波罗蜜
https://www.tfoyin.com/show/32081.html六波罗蜜一、菩萨之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有三种:一者、罗汉--自己觉悟;二者、菩萨--除了自己能觉悟之外,还可引导别人觉悟;三者、佛--自..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五蕴
https://www.tfoyin.com/show/32080.html五蕴一、五蕴: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
明真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启发
https://www.tfoyin.com/show/31795.html《大乘百法明门论》的启发明真法师最近,我以本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现代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虽于书与人生,犹多处于朦胧状态,却也得到不少启发。主要有:深感人类囿于传统习惯势力,以身为人,以身为我——特别是以身为我,是绝对错误的、有害的,不利于和平、民主的..
法尊法师:评《藏密答问》
https://www.tfoyin.com/show/31720.html35.评《藏密答问》顷获读上海《佛学半月刊》上所载《藏密答问》,觉得释慧定对于整个的佛学未获到全部的正知正见仅想念佛简便对于西藏的地理风俗也无常识,尤其对于西藏的僧教育更是门外汉。他所到的地方,止于打箭炉;所见的人只是半蛮半汉的打箭炉人,所遇到的僧众仅仅是炉城八寺的喇嘛,所..
道源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如来赞叹品第六)
https://www.tfoyin.com/show/31633.html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如来赞叹品第六)道源法师讲述民国六十四年讲于志莲精舍民国六十九年能仁佛学院同学依录音带共集于海会寺民国八十八年释法律重新整理于基隆灵泉禅寺及海印寺如来赞叹品第六前面已讲了五品;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二品讲的是明能化主。第三、四、五品是明所..
道坚大和尚做客北师大 开讲“佛教宇宙观”
https://www.tfoyin.com/show/31340.html道坚大和尚做客北师大 开讲“佛教宇宙观” 《佛教宇宙观探微》佛学系列讲座现场() 道坚大和尚为北师大师生揭秘佛教宇宙观() 现场观众提问() 现场观众提问() 讲座现场() 2015年11月28日上午,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受邀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讲..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https://www.tfoyin.com/show/31333.html一说起老居士,常常会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格外的善良和虔诚,寺庙跑得多、佛学知识也懂得多,讲起佛理头头是道,做起事情来也有条不紊,能给佛弟子们带去很多帮助。因此,许多初学佛者自然喜欢亲近老居士。然而,不少老居士也有非常可怕而能危害自身和他人的一..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功德庄严品第九)
https://www.tfoyin.com/show/31219.html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功德庄严品第九)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戊二功德庄严功德庄严品第九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庄严品者,本经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这即明修习何种功德,作为菩萨庄严乃至成熟佛果庄严。德者、得也,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有得之一法,..
星云大师:生死泰然
https://www.tfoyin.com/show/31209.html死亡是历来人们忌讳谈论的问题,但是时代的进步,“生死学”已经成为热门的话题。其实,人间最大的问题,一是“生”的问题,二是“死”的问题。生要居处,死要去处;有的人为生辛苦,有的人为死挂念。佛学就是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你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
嘎玛仁波切:不扰清净僧是佛门基本礼仪
https://www.tfoyin.com/show/31110.html在藏区,有很多佛学院规模宏大,想要在那里修行,你要自己盖房子,自己解决吃饭喝水穿衣的问题,有些人没有经济能力,就无法在那里长期修行。我们小时候,经常要自己下山取食物,这会耽误修行的时间;去到塔公佛学院修行,每年都有些师兄家里无法供养他们,依靠我们分给他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