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千佛忏感应
https://www.tfoyin.com/show/36930.html学习佛学可以让我们的疑惑和执念得到想解答,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的圆满和精彩,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魔障和固化,使我们的思想和心智得到增长,而且通过学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妖邪和魔怪,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的快乐。那么千佛忏感应是什么呢? 千佛忏感应 释跋澄,年少出家。不聪明,又迟钝..
明海法师:怎么引导小孩子学佛?
https://www.tfoyin.com/show/36850.html师父,我应该怎么引导小孩子学佛?不用引导,因缘到了自然就来了。你只要让他知道你学佛学得很快乐就够了。有很多人学佛之后就变的很奇怪,老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看人家这个不如法,那个下地狱。这就是学佛走岔了路,升起了贡高我慢之心。其实言教不如身教,让他看到你学佛以后更好了,..
明海法师:学禅五感
https://www.tfoyin.com/show/36830.html学禅五感(2008年3月22日)“学禅五感”,这样一个题目开头便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禅不是去寻找某种感受。佛学里讲“有受皆苦”,只要是感受都是苦。但是说话总得有一个由头,所以我想了几个由头,冠之以这样的题目,作为跟大家交流的一个方便。经常我们接触禅学的人会问什么是禅。“禅”这个字是梵文音译,全..
普献法师:菩萨败坏之相
https://www.tfoyin.com/show/36780.html宝积经5-1集:菩萨败坏之相主题:宝积经第5-1集主讲人:普献法师接着我们来讲第五个:善调顺。也就讲明,有些看起来似乎在修菩萨道,但是跟实际的菩萨有一段距离;有些人似乎在信佛学佛,而事实上跟佛的距离越来越远。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经文:【复次,迦叶!菩萨有四败坏之相。何谓为四?读诵经典而生戏论,不..
元绍
https://www.tfoyin.com/dict/36745.html(?~1721)清代僧。越南佛教元绍禅派始祖。广东潮州人,俗姓谢。十九岁于报恩寺剃度出家。越南黎朝(后)玄宗景治三年(1665)於越南平定省归宁区创办佛学院,建十塔弥陀寺,又于顺化建国恩寺及普同塔。曾返广东搜集佛像、经卷及禅师传,率领僧众抵越,住顺化河忠寺,..
高明道老师:学习语文 自利利他
https://www.tfoyin.com/show/36570.html高明道老师:学习语文 自他中国传统佛学的研究以汉译经 为主要对象,在 自国外、已翻为华文的典籍基础之上,进 义 的探讨与整 建 实践、 方面的系统学 。这些努 则以天台、华严二宗的形成和弘传最具代表性。然而到 近代,巨变的大环境中,汉文文化圈 的佛学研究无法继续局限..
明真法师:悼念明真老法师示寂
https://www.tfoyin.com/show/36536.html悼念明真老法师示寂唁函中国佛教协会:惊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明真法师因病逝世,深感痛惜。明真法师德高望重,爱国爱教,受到中国佛教徒的敬仰。他为佛教事业、为培养佛教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明真法师的逝世,谨表示深切的哀悼。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八日..
修佛会有感应吗
https://www.tfoyin.com/show/36445.html人们总是要你看到好处和利益了才肯去做,可是修佛不仅仅是有好处这样的简单。从近处看修行佛学可以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从远处看,只有佛法可以叫人得到真正的解脱从而得到大自在。也可以帮助他人得到解脱自在。于人于己都是利益无量。 修佛会有感应吗 一般而言,修密法的人比较执..
巨赞法师:关于东汉佛教几个问题的讨论
https://www.tfoyin.com/show/36369.html关于东汉佛教几个问题的讨论(一)巨赞法师∶一九六二年第六期《现代佛学》尊作《汤着关于“与佛教”的商兑》,已研读多次。因学校将届寒假,有些余暇翻书,试加论述。然老病缠绵,仍须请人相助,不能细说也。本来拙着《佛教史》出版已二十余年,个人对此项研究亦经多年,但在国家内忧外患..
大放生的感应
https://www.tfoyin.com/show/36300.html在修行佛学时我们明白了放生的好处,而且通过放生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福报和智慧得到增长,使我们在面对任何困境时都能快速的克服,也可以为我们增强与佛的机缘,使我们的修行能够事半功倍,同时放生的有很非凡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大放生的感应是什么呢? 大放生的感应 一月师兄讲述:我告诉您一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