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刘素云:生活阅历不多的孩子,是否愈学佛愈自私?
https://www.tfoyin.com/show/41258.html问:生活阅历不多的孩子,是否愈学佛愈自私?答:不是,不是这样的。你父母学佛学得正,对孩子是正面的影响,不会愈学愈自私的。我跟你们说我学佛,我老伴学佛,我儿子、儿媳妇也学佛,但是我孙女不自私,我孙女今年是初中三年级。我曾经给大家举过例子,因为小学的时候..
明一法师:潍坊四十八小时
https://www.tfoyin.com/show/41236.html潍坊四十八小时应山东潍坊佛友的邀请,自己于六月九号登上了开往山东潍坊的列车,到潍坊进行一次佛学的讲座。在出家之前,去过几次山东,但这次是自己第一次到潍坊。所以对将要面临的一切是非常陌生的,好在现在通信手段极其好,一切都在预计之中。在火车上,自己发现一个非常..
主人公在哪里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78.html◎ 朱秀清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原妙禅师说:作得主。祖钦禅师又问:睡梦中作得主么?原妙禅师:作得主。祖钦禅师就说:正睡着时,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何处?原妙禅师无近语。祖钦禅师见状,叮嘱说:从今日开始,也不要你学佛学法,..
一代名僧鸠摩罗什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33.html一代名僧鸠摩罗什◎ 林正乾 鸠摩罗什,龟兹人(今新疆库车),我国后秦时期著名僧人、译经家。祖父为天竺世宰,父鸠摩罗炎弃相位而止龟兹,被逼与龟兹国王妹耆婆成婚,生罗什。鸠摩罗什富有传奇的经历以及博大精深的佛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以及佛教思想史上留下了..
历劫如何报佛恩 ——龚自珍与佛学
https://www.tfoyin.com/show/41030.html历劫如何报佛恩--龚自珍与佛学中国近代史上有三个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和魏源,他们既是朋友,又都在社会上大声疾呼,锐意进取,要求改革自强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思想、著述和功业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不光是提倡经世致用的政治家和思..
李炳南: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https://www.tfoyin.com/show/40972.html鸟惭居士著前言始学净土的因缘净土思想的确立净土思想的大要净土思想的实践净土思想的验证结论●前言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教界来看,更是呈多元地蓬勃发展,佛学的研究、佛法的讲演、..
李炳南:不明教相难言空有
https://www.tfoyin.com/show/40966.html佛学说空说有,如掌与拳,本为一事,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抉窈摘微,端在般若,此门乃佛延至第四教时,方为畅演,固非为初机所说也,明矣。不善学者,往往偏执一面,致使圆通康衢,依方生迷,群言淆乱,多启斗诤,利生云乎哉?有言妙有,是诠其相;空言真空,是诠其体。因体空故..
李炳南:佛学常识课本
https://www.tfoyin.com/show/40938.html小序一小序二第一课 总体第二课 教义第三课 教主略史第四课 三藏结集第五课 七众弟子第六课 世界第七课 世界数量第八课 界分内外第九课 大小乘第十课 五乘说法第十一课 因缘果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第十三课 本性第十四课 烦恼第十五课 菩提第十六课 涅槃第十七课 漏无漏..
李炳南:末法时期如何修净土法门?
https://www.tfoyin.com/show/40929.html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从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须有所选择。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就必须依佛陀之教化而修。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靠佛力与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净土之人,千人中找不出几个,大家多半浮浮的信,没有真信..
李炳南答:‘无我\’作何解释?
https://www.tfoyin.com/show/40833.html我字作主宰之体讲,人身乃四大假合之集团,实无有主体,故曰人无我。一切事物,俱是众缘和合,而现假相,均无主体,故曰法无我。居士所举者,乃是懈怠及放逸,为学佛者最大忌病!(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