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九、缘起性空与人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5.html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华严经净行品》缘起性空与人生(一)各位同学:今天想从一个常见的化学名词H2O讲起。原因是因为我本人是从对H2O的观察,进而对Energy能的观察而后对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生起了决定性的信仰。因此觉得将自己走过的路,包括有..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八、学佛缘由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4.html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还。《法句经》学佛缘由第一讲五十年来寻答案亲爱的朋友们:我出生在中国以美丽城市之一见称的杭州,这里不但景色绮秀,也有不少历史性的佛教胜迹。虽然生长在一个佛教的家庭里,我所进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基督教教会所办的。从进初中..
沈家桢:佛学讲述集 二、佛学一瞥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51.html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佛学一瞥诸位朋友:按照韦伯司特字典(Wedster diction-ary),宗教这个字指的是:用崇拜的方式,去礼拜和尊敬上帝,遵从神的命令,以追求生命的途径。宗教的定义相当多,但如果采用上面的定义,那么佛教便..
徐恒志:涵芬集 本书内容提要 徐恒志居士简介 目录 序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21.html本书内容提要《徐恒志居士佛学文萃涵芬集》是徐老示寂后,由门人许洪亮等编录遗稿而成,内容包括: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书信集续编、记徐老与吕香光老居士的一段因缘、徐老谈心中心与祖师之采访录、关于参禅的几个问题、谈智慧、关于心性等几个问题的解答、三皈依的意义..
佛经中的等持总持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13.html佛经中的等持总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等持: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在于散心而心专注于一境即三摩地。故译为定者不可也。《唯识述记七上》曰:等持者平等持心等,但于境转,故名为..
执著是苦
https://www.tfoyin.com/show/45410.html执著是苦问:为什么执著就是苦? 答:执著是迷惑障碍之境,圆融是智照解脱之境。然此是学问与功夫问题,非是初机所能明了,若误解便是魔境,初机在不明教相之时,只可依教奉行,不宜躐阶谈玄说妙。 摘自《佛学问答类编》..
因缘所生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5351.html因 缘 所 生 法◎ 梁启超一般人多以佛教为谈玄家,在后此各派佛学诚有此倾向,原始佛教却不然。释迦是一位最注重实践的人。当时哲学界最时髦的问题如世界有始无始,有边无边,身体与生命是一是二,如未死或不死等等,有人拿这些问题问佛或佛弟子,大抵皆答以无记(无记..
传印长老:莘莘学子学佛应注意方式
https://www.tfoyin.com/show/45339.html(一)要珍惜这番大好因缘诸位同学值遇殊胜因缘非同一般,不可以寻常视之。诸位年方韶龄,正信佛教,发心出家,实非寻常人所堪能;生值盛世,国泰民安,衣食丰足,日用不缺,这都是夙世为善之所感召。能够入学到中国佛学院来,可以说是当前条件下,几乎到达理想修学环境..
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
https://www.tfoyin.com/show/45304.html◎ 老 平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别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教育家、养生家、佛学家。蒋维乔年幼时体弱多病,后修习静坐,持之有恒而使身体健康。他根据自己的练功体会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一书,该书于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后一纸风行。由于该书通俗..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45295.html一诚法师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没有立下一个高远的志向,勤修苦学就没有一个方向。我给他们打比方说,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糊口,只想在这个领域有一小块立足之地,那你的学习就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