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因缘是什么意思_佛教中因缘的三层意思
https://www.tfoyin.com/show/7095.html因缘(佛教解释)佛学术语,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多因一果。因缘的概念佛经翻译时大量借用了华夏文化已有的概念,「因缘」正是..
什么是众生_佛教中的众生指的是什么
https://www.tfoyin.com/show/7076.html众生(佛教解释)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动物。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众多生死,名为众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众生健康。无情众生,是指物质世界。佛,菩萨,罗汉,仙,爱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爱一切事物。帮助一切事物往好处发展。众生(佛学大词典..
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
https://www.tfoyin.com/show/7036.html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此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项。普贤菩萨以此十愿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主要法门。相传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是行、愿弘深的典范。梵语的普..
慈航法师 台湾第一“肉身菩萨”
https://www.tfoyin.com/show/7033.html在母校发愿 以佛心为己心佛教于明末时便已传入台湾,神异僧的事迹固然不少,但肉身菩萨却直到20世纪50年代始现,他就是南普陀寺闽南佛学院学僧慈航法师。慈航(1895-1954),俗名艾继荣,福建建宁人。他17岁到泰宁庆云寺出家,接着到江西九江能仁寺求戒,又遍访九华山、普陀山、天台山诸..
真禅
https://www.tfoyin.com/dict/6923.html(一)四禅定中之第四禅,意谓真实之禅。(参阅“四禅”1843) (二)(1916~)江苏东台人。字妙悟,别号昌悟。六岁从净修法师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先后就读于东台三昧、焦山定慧、镇江竹林等寺之佛学院、及南京华严师范学院。历任竹林寺、上海玉佛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
台湾心定和尚南台讲座 金刚经理论与实践
https://www.tfoyin.com/show/6900.html2010年6月10日晚上佛光山南台别院佛学讲座,礼请人间福报发行人心定和尚主讲「金刚经的理论与实践」600馀位听众聆听,国内知名金石堂书店亦派员前来现场介绍心定和尚新书《幸福DNA》,300本新书现场请购一空。「星云大师很多年前就提出『同体共生』的意义;美国前总统柯林顿也说..
为什么现代人学佛学得如此艰辛?
https://www.tfoyin.com/show/6866.html为什么我们现在学修的这么难,总是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时好时坏的?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出离心。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就是出离心。在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之前,无论修什么都属于轮回的法,都属于世间的法。相续中有出离心以后,才是出世间的法。什么是出离心?对轮回、对世间法没有丝毫的..
《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科学中的「公设与假设」
https://www.tfoyin.com/show/6808.html《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和科学中的「公设与假设」主持人:梁乃崇教授科学所运用的这种思维,如果套《金刚经》的话,应该叫做「有所住而生之心」;而佛学里面所讲的「心」则是「无所住」的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现在就开始今天下午的节目──专题..
大安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6788.html问:现在法师众多,初学应该如何选择才不是掺杂? 答:我们学佛,应该常随佛学,佛从来没有说只能尊奉一个人。圣人们都谈到“学无常师”。 当初,善财童子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在在普贤菩萨座下,还劝善财童子:“你到极乐世界去拜阿弥陀佛为师。”你可以多听几个,但是要看净土宗祖师的著述。..
佛教微语
https://www.tfoyin.com/weibo/6773.html【佛学疗心六法】一、念佛对治业障。二、观心法破我执。三、因缘观对治愚癡。四、慈悲观对治嗔恚。五、数息观对治散乱。六、不净观对治贪欲。《六祖坛经》有言:“佛向心中作,莫向心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怫。”经过“内省”,臻于“心物不二,一体圆融”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