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智敏上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1150.html有的人,他总是看到年轻,无所谓,反正我年纪还轻,这里晃晃逛逛,那里搞搞,东逛晃西晃逛的,东跑西跑的,几个转子打回来,再要学的时候,胡子白了,你就来不及了。那么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中国也有这个话了,年轻的时候,该是努力的时候,你躭搁了就完了。..
智敏上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1148.html我们中国的有些学者,他们对《俱舍》的评价是这么说的:《俱舍论》是当时印度叫“聪明论”,它是很清楚地、有系统地把佛的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讲得和盘托出,圆满地讲出来,而且里边很多名相(法相名词),后来的不管唯识也好,中观也好,都是用它的名相来解释问题的。..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528.html我们看中国字非常的微妙,发脾气叫怒,上面一个奴,下面一个心,代表什么?一个人发怒的时候他的心变什么?变奴才、变奴隶了,被你的习性使唤。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454.html中国文化能够这样的繁荣,在历史上这样的辉煌,中华民族能够几千年维持大一统,也是靠的文化,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德行的教育,德行教育最重要是在家庭内部来完成。所以西方不少学者他们在探讨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五千年还能够长盛不衰,可能就是因为家庭教育。..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367.html中国的教育是“身教则从”,真正自己要立身行道,孩子跟着很欢喜,他看到父亲就很尊敬很佩服。但假如你只是言教,什么都没有做,到最后孩子一定跟你对着干。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276.html不要把人生经营成「忙、盲、茫」,中国字很有智慧,这个「忙」是会意字,是「心亡」了,死了,不敏感了,不能去体察到别人的需要了。所以人一忙,头脑就不清楚,忙到最后也盲,看不到亲人的需要,看不到亲人的感受。..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255.html中国有一句话叫「无债一身轻」。假如每天都想着要还债,纵使每天坐的沙发、睡的床都很高级,我看那个日子也没什么味道。这样的生涯规划,人生过起来并不幸福,并不自在,压力非常大。
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https://www.tfoyin.com/weibo/254.html记得我跟父亲相处的时候,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的父亲很严肃,但是从他对子女的付出,子女也能感觉到父亲的爱护。中国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护,绝对不是抱一抱说“我好爱你”,而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关怀、帮助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