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梵呗 隋唐的“流行乐”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66.html梵呗 隋唐的流行乐◎ 妙 清 中国佛教音乐,亦称梵音,在历史上又被称作梵呗、唱导、变文赞等,最初起源于公元二世纪。中国佛教音乐起源于梵呗。梵意为清净、寂静、离俗等;呗意为歌颂或攒咏,指佛教徒以短偈形式对佛、菩萨的赞颂。梵呗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文音韵,..
佛学之中国化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30.html◎ 钱 穆南北朝佛学,北尚禅行,南重义解。周武毁法,北方禅宗亦避而至南。所谓佛学中国化运动,亦至是始成熟。其后禅学崛兴,则全以南方为策源地。举其要者,则有天台、华严、禅宗三家。今若以魏晋南北朝佛学为传译吸收期,则隋唐佛学应为融通蜕化期。佛法在中国,应可..
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看唐代中国文化的西传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29.html◎ 张梓波中国古代的西行求法高僧,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求法过程中,这些梵汉兼通的高僧也把中国文化传至西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将汉文经典译为梵文,如玄奘翻译《老子》一事;其二,在西行求法过程中携带汉文典籍、留下汉文碑刻等,这在义净所著..
禅不假学 贵在息心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28.html◎ 慧 南黄龙慧南禅师(1002-1069年),佛教禅宗临济宗黄龙派的创始人。宋代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俗姓章,世称黄龙慧南。黄龙慧南禅师初学禅宗云门宗,后承法于临济宗传人楚圆禅师。后至黄龙山崇恩院,开衍出黄龙派,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七派之一,临济宗的一派..
禅诗中关于明月的意象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27.html◎ 温新瑞 月亮,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提供了穷则思变、乐观豁达的人生启迪,而且在中国文人的审美意识中留下倩影。《诗经》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陈风月出》)相思之苦被月光冲淡,倩影似有似无的意象引起了诗人审美的愉悦。宗白华先生曾赞叹道..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20.html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
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
https://www.tfoyin.com/show/44092.html◎ 任继愈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主要由西域来的佛教经典被译..
情不附物
https://www.tfoyin.com/show/44066.html明海法师作为汉传佛教的信徒,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福报,什么福报呢?我们能够通过汉字记录,直接聆听中国古代高僧大德的开示。我们知道,佛教渊源于印度,后来才传到中国,传到中国以后,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无数高僧大德的学习、身体力行、实..
《空镜》
https://www.tfoyin.com/show/44059.html《空镜:佛学与中国文化》是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立文、向世陵。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域着眼,依据经、史、子、集中的历史资料与佛学典籍,以佛学与中国传统学术的互渗融合为中心,展开对佛学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内容包括佛学与人生、..
古代佛教艺术中国化
https://www.tfoyin.com/show/44036.html◎ 王科梅一、佛教绘画的引进和中国化的开端秦汉至隋唐之间,国家分裂动荡,社会政治格局亦十分复杂,思想意识形态出现了层叠交错的局面,中外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使儒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造就了佛教的大发展。佛教艺术分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并以其强大的宗教信仰力量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