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第二十二课、佛经的传译(一)
https://www.tfoyin.com/show/4480.html第二十二课 佛经的传译(一)释迦牟尼佛出于印度,其弟子结集三藏时,皆是梵本 (1),所以后来佛法传到中国时,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成为华文本。法宝虽富,若无人翻译,则中土人民,固不能沾其恩泽,若所译不善,则亦乖失真义,与佛语不相符,流弊所及,必至贻误后人。因此。学识淹博,思想高超..
管理制度、佛教的制度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9.html所谓管理制度即历代封建王朝流治僧侣、控制佛教的制度,现在虽已完全废除,但为了认清封建统治的真实面目,故有了解之必要。自佛法传入中国以后,汉晋之时,出家人不多,政府也还未加以管理。到了石赵、符秦、姚秦,由于佛图澄、鸠摩罗什先后提倡,一般民众因为不堪异族的残酷统治而争相出家,一时..
华迦神根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4.html六四华迦神根华严。佛万德比如华,以如华之万德庄严法身,故称华严。华严宗。依华严经而立宗,故名华严宗。此宗以中国唐时杜顺和尚为始祖,后来因为贤首国师所发扬,故名贤首宗。此宗论一切万法理事无碍,一切互不相碍互相融入。修法界观,以高度平等的眼光,体察万事万物,这种心情证入一真界即得佛智。华严时..
虚云老和尚墨宝真迹
https://www.tfoyin.com/show/4441.html文章来自网络,作者不详。虚云和尚(1840年-1959年),中国近代著名禅宗高僧。中国禅宗第十七代祖师,曹洞四十七代,临济四十三代,云门第十二代,法眼第八代,沩仰第八代。其禅功和苦行倍受称赞,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整顿佛教丛林,兴建名刹,为现代中国禅宗杰出代表。虚云老和尚自题像虚云老和..
大安法师
https://www.tfoyin.com/weibo/4438.html佛法的利益从恭敬里面求,没有恭敬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就是世间法方面也离不开恭敬,你就学一门技术,木工、泥匠你都要拜师。你三年学徒的生涯,师父叫你干什么你得干什么,恭恭敬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中国文化叫尊师重道。你尊敬师父,尊敬老师,就是尊重这个道。..
止恶 行善
https://www.tfoyin.com/show/4424.html四下 十一 止恶行善白居易是中国唐朝的大诗人,他对佛法,有真诚的信仰。他在杭州当刺史时,有一天,到秦望山去,和鸟巢禅师讨论佛法。佛法的大意是什么?白居易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禅师简单地回答。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白居易很失望。尽管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
金石文物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4.html中国古代习惯在日用的金属器皿上刻铸文字,或是纪事,或是铭功,或是警戒,这叫作「金」。后来铭刻在碑碣上,或是墓志上,这叫做「石」。金石文字是研究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佛教的金石文物,也不例外,不仅关系到佛教史实,也关系到一般社会的史实。因此,佛教徒对于寺院中所保存的金石文物,必须加以重视..
佛画、佛教文化艺术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3.html中国佛画,创始于三国时的曹不兴,他见到康僧会所设佛像,便仪范写之。到东晋时,其弟子卫协,时称画圣,画有七佛图。卫协的弟子顾恺之,在瓦官寺壁画维摩像,时人捐十万钱争取一观。刘宋时有陆探微,梁时有张僧繇。旧时画法多系平面而无阴阳明暗之分,僧繇创为没骨皴法,不先以笔墨钩研而以色渲染。..
佛曲
https://www.tfoyin.com/show/4410.html佛曲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的曲调。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是印度语「梵览摩」之省略,义为清净。呗是印度语「呗匿」之省略,义是赞颂或歌咏。印度婆罗门自称为梵天的苗裔,因此习惯指印度为梵,如古印度文为梵文。梵呗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首先创始的是曹魏陈思王..
第十章、漫谈汉族僧服
https://www.tfoyin.com/show/4357.html佛法传入中国近两千年,但是在汉族、藏族、傣族等民族间存在著不同的佛教系统,传流时间也有先后。因此各族的僧侣服装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汉族中由于地区大广。南与热带接壤,北与寒带相邻,而且流传时间也最久,以致汉族僧侣的服装在各时代中变迁很大,在形色上也最复杂,与印度原始的僧侣服制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