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陈松鹤:女子德行与健康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93.html陈松鹤:女子德行与健康时间:2011年3月6日(下午)主持人:现在让我们掌声有请中国·新郑首届女子道德修养公益论坛主持人黄芳上场。黄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黄芳:我们继续今天下午的课程,下午的课程将由陈松鹤博士为我们主讲,陈博士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92.html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为例山东大学哲学系 陈 坚“文化僧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僧人乃至中国佛教的某种特质。在中国,一个佛教僧人如果不会书法..
陈星桥:略论汉藏语系佛教之异同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88.html陈星桥:略论汉藏语系佛教之异同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编者按: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 在福建莆田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原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杂志副主编陈星桥先生作题为《略论汉藏语系..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一)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79.html隆莲法师:《心经》浅释(一)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
陈坚教授:《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75.html陈坚教授:《坛经》中的中国式言说——兼作“中国佛教”新解引言“途之人”皆曰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然而禅宗的中国化究竟体现在何处,人们似乎并没有并且好像不屑于做一些实证性的考察和分析,倒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式的“大而话之”观点在普遍地流行着,那..
审祥
https://www.tfoyin.com/dict/20366.html(?~742)日本华严宗初祖。唐代新罗国人。早年出家,曾来中国从贤首法藏大师学华严。日本天平(729~749)年中赴日本,住于大安寺。其时金钟寺之良辨,欲兴华严宗,偶于梦中感知元兴寺之严智精通华严经,即往请弘讲华严。严智则推荐师,并谓新罗国审祥大德即贤首大师..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61.html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阿含是音译。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只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阿含》,中土称之为小乘经典。..
陈兵: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54.html陈兵: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 ——摘自《佛法真实论》(宗教文化出版社二○○七年) 晚唐以来,三教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明代社会,“三教一家”之说盛行,成为被社会人士普遍接受的观念,三教中力量最弱的道教,尤力倡三教归一,表现出一..
慧理
https://www.tfoyin.com/dict/20322.html晋代僧。西印度人。生卒年不详。于咸和(326~334)初年来中国,初住杭州时,见其地山岩秀丽,遂建灵鹫、灵隐二刹。师常晏坐于岩中,故世人称其处为理公岩。[释氏稽古略卷四、浙江通志] p6044 ..
素食养生——佛教饮食之道
https://www.tfoyin.com/show/20318.html(一)食不过饱佛教认为,贪求口福,会起烦恼心,而少吃则比较自在,能使人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增一阿含经曰: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壅塞,坐卧不安。中国古代中医学也讲究食不过饱,认为太饱则伤气伤肠胃。(二)不可太饥饮食太饱于身体不利,而太饥也有损健康.增一阿含经又曰:若限分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