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81.html二O一二年四月初七日佛七解七主讲:悟演法师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方便,门门权巧,伟大佛陀哀悯末法众生根基不足而慈悲宣说,开佛知见、入佛知见、悟佛知见。中国隋唐时期佛教形成宗派。伟大的世尊在菩提树下参禅而坐,夜睹明星,得悟“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大地有情皆有佛性。”从此,世尊..
禅悟茶思:亦虚亦静之美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71.html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惠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圣辉法师: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62.html茶,生于青山绿水之地,沐浴雨露云雾,尽得天地精华,故苏东坡称茶为天下英武之精,欧阳修称茶为物之精。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最早发现茶的用途并饮用,且形成一种独特的饮茶艺术。中国人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
茶中的美与禅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59.html(一)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
走近禅茶文化 走近传说中的日本茶道之源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38.html4月21日,由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区旅游局、径山镇、区旅游集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茶圣节在风景秀美的径山花海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亮点纷呈,不仅有大径山精品旅游线路发布,还有禅茶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和禅茶文化大爱基金馈赠仪式,届时还有张纪中等径山客代表出席。1200多年前,茶..
夏日饮品:退热祛暑白牡丹茶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27.html中国福建历史名茶。采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茶。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上品。 ..
中国的茶道礼仪
https://www.tfoyin.com/show/32806.html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 “、“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
茶文化:中国茶礼的20个细节
https://www.tfoyin.com/show/32796.html中国被称作礼仪之邦,中国茶道蕴含着许多中国的文化,虽然中国茶道没有类似日本茶道那样非常严格的形式,但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应知道以下的细节,才能营造更好的祥和的品饮氛围。 茶主人1、茶席布置简单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如为干泡,必须出现在桌面的..
花草茶的茶具选择
https://www.tfoyin.com/show/32779.html花草茶长久以来便是一种平民化的家庭饮料 花草茶长久以来便是一种平民化的家庭饮料,因此未衍化成一种套制式的品饮礼仪,所用的茶具也不似喝红茶、葡萄酒等饮料来得华丽繁复,但与红茶的茶具多能通用。 中国的陶瓷器举世闻名,是茶具中的高级品。而英、法、德等欧美国家也有几家百年名牌陶瓷..
佛茶:和敬清寂 茶味一如
https://www.tfoyin.com/show/32774.html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由于佛教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佛教很快就与茶叶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能饮酒,戒荤食素,以求清心寡欲与超脱。同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这就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