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地藏信仰的现代诠释
https://www.tfoyin.com/show/38402.html◎温金玉在中国佛教信仰结构中,菩萨信仰是最为显著的特征,明清以来在民众供奉的四大菩萨中,文殊代表大智,普贤代表大行,观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愿。随着佛教圣山化的推广,更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的说法。与其他三位菩萨相比,地藏菩萨拥有更多的身份..
文人爱香与香道文化
https://www.tfoyin.com/show/38365.html中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艺术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味道,有使人参之不尽、悟之更深的内涵,或许其中也有香的一部分作用。文人与香有着不解之缘,中国文化与香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密切而微妙的关系。大约魏晋以后,文人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而文人与..
大安法师:祖师和真正净土宗
https://www.tfoyin.com/show/38354.html问:有人说净土宗在中国只有善导大师一人,其他十二位祖师都不是专修净土的,不能成为中国净土宗祖师。这种说法对吗?他们说真正的净土宗已传到了日本,唐代后中国没有真正的净土宗,这对吗?大安法师:大家说说,这对不对呀?我们中国十三代祖师是经过历史时间考验的。..
传统注疏《金刚经》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82.html施青石唐代以后,翻译佛经的工作基本停止。但《金刚经》却以注疏、释论的形式,持续影响着中国文化。不知不觉间,《金刚经》已经褪去了印度文化的繁杂琐碎,甚至超越了宗教的神秘玄虚,成为中国文化中安身立命的人生指南了。古代印度文化崇尚细腻深刻的思辨,这也是佛法..
中日佛教交流史研究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78.html◎ 江 静杨曾文先生在佛教思想及中国佛教研究领域的代表作,以时间线为轴,基于相应的研究成果,将杨先生对日本佛教及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整理分为四个时间段,分别对应萌芽、开花、结果和圆熟时期。1.萌芽期(1964-1972)如前述,杨先生从事佛学研究,可追溯至大学毕..
隋唐的佛教艺术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56.html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文献中公元868年的《金刚经》,现藏于大英图书馆。唐朝为玄奘三藏于公元652年兴建的陕西西安大雁塔,高64.2米。跟随着隋朝的过渡期,唐朝的佛教雕塑特别地转向以模仿生命的表达方式。因为唐代对外来文明抱着开放的态度,众多中国佛教僧侣如玄奘、义..
东方绘画美学体系的建立 八大山人的禅画研究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40.html遁入空门十几年,而习禅可谓终生不辍。诗文书画均含有禅意不足为奇,八大私淑的尊师董其昌也是信奉禅宗的,更意味深长的是,董极力推崇的南宗文人画始祖王维也是一位信奉禅宗的艺术家,而且是南宗禅最早的一个信奉者。由此看来,八大习禅习画,可谓与中国文人画传统一脉..
为何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38.html中国有个人尽皆知的说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来比喻救人功德无量。“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浮屠就是佛塔,是音译过来的。 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塔”,也没有“塔”字。当梵..
陈晓旭墓地:《无量寿经》让她脱离凡尘,一尊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
https://www.tfoyin.com/show/38211.html陈晓旭墓地:《无量寿经》让她脱离凡尘,一尊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陈晓旭墓地:《无量寿经》让她脱离凡尘,一尊汉白玉雕像栩栩如生文/一休道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其中《红楼梦》是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兴衰的巨作,而有《红楼梦》而改编的电视剧也出现了许多,而最为经典的..
趣入自性
https://www.tfoyin.com/dict/38190.html【趣入自性】 p1327瑜伽二十一卷十六页云:云何趣入自性?谓安住种姓补特伽罗,本性成就涅槃种子。若于尔时,有佛出世,生于中国,不生达须蔑戾车中。乃至广说:初得见佛及佛弟子,往诣承事,从彼闻法,得初正信,受持净戒,摄受多闻,增长惠舍,调柔诸见。从是已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