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的爸爸与小偷

知足的爸爸与小偷

知足的爸爸与小偷心要定,首先要「知足」,能淡泊知足,才能够包容一切。心要能定,首先要「知足」,有知足的心,才能够宽恕、包容一切,所以「知足」对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在日本有一个小农村..
「找自己」的青年

「找自己」的青年

佛陀一再教育我们要「找到自己」,也就是要反观自性。许多人因为迷失自己,所以做出很多不由自主的事,有时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要做,这就是凡夫啊!名利色欲只是过眼烟云有一天,佛陀在树林里静坐,忽然..
珍惜单纯的生活

珍惜单纯的生活

佛陀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但是今早我却感受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都是在无心的状况下度过。那么,佛陀为何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呢?佛陀是要启示我们,人生本来是可以在很单纯,很逍遥自..
大树

大树

大树用心思惟,身体力行,就能将佛法的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某天,庄周和朋友聊天时,说了一篇大道理,朋友听了,觉得他说的大道理不晓得能运用在何处?就举了一个例子说:「我家门口有一棵大树..
小沙弥与老和尚

小沙弥与老和尚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著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小沙弥走著走著,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
一个小孩的故事

一个小孩的故事

一个小孩的故事当哭泣的功能都被剥夺的时候,人生还有什么可以计较呢?在慈济医院曾有位年纪很小的病患,才一岁多就全身瘫痪了。他刚学会走路时,十分活泼好动。有一次母亲牵着孩子在店门口学步..
神射手的王子

神射手的王子

《阿含经》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得一表人才,而且箭法无人能胜,文武双全。所以,得到全国人民的敬爱。二儿子则不同,他一事无成,只有强烈的贡高嫉妒之心。..
愚人的拐杖

愚人的拐杖

愚人的拐杖生命结束的那天,究竟是带着贪瞋痴的恶业,抑或超然清净的善业?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非常富有,他雇用了许多家仆。其中有一位家仆为人憨直,做事没有效率,总是笨手笨脚的,也不会的..
明惠法师

明惠法师

明惠法师具备勇气和毅力,就能尽情发挥生命的良能,为大众服务。古时候,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非常卓越。在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三、四岁时母亲也往生了,变成孤儿的他,就寄居在伯..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刁难佛陀的年轻人

佛陀成道初期,他不断地到处教化,有段时间到舍卫城的郊外,建了一座简单的精舍。一些好乐佛法的年轻人纷纷前去听闻教法。当时有些人认为: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崇高的婆罗门教,全国百姓都必须虔诚信仰..
小鸟与阿育王

小鸟与阿育王

印度有一个古老的小故事──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一只小鸟奋力鼓动翅膀的声音,以及哀凄无奈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有只小鸟飞得低低的,一下子就掉落下来;再一次挣扎..
荣辱不惊的老子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子,在古圣先贤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从混乱的人间体悟出来的。他生活于混乱的社会,所以他能体会许多人生险恶的世态,而他又能从..
彼此相待

彼此相待

彼此相待一个团体能否和谐,端视其中的个体能否相互尊重、包容。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一位教授负责研究「鸡」,他很用心地观察各种鸡的生活形态。有一天,他在树林里发现一只山雉生了许..
女人的清净之爱

女人的清净之爱

证严法师说故事:女人的清净之爱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一件事──前几天,一群人在森林里遇到三个强盗,在他们合力反抗下,强盗因无法得逞逃跑了。那群人一直追到树林,..
小男孩的愿望

小男孩的愿望

某个小乡村里,有位妇人生了一个白白胖胖、十分可爱的男婴,但是男婴到了周岁时仍不会爬行,他的父母着急地四处求医,然而这孩子却日渐消瘦,到了七岁仍然只能躺在床上,无法行动。花开花谢 自然法则..
疗治心病的良方

疗治心病的良方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培养开阔心胸 预防心病良方佛陀教导我们「因缘果..
去欲心自安

去欲心自安

去欲心自安世俗的享受如泡沫、如浮云;心安理得就是幸福。有一对母子,孩子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很辛苦地将他抚养长大,完成学业。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不过母子相依为命,日子倒是过得平平..
病痛

病痛

病痛把生死看得太种,则烦恼丛生,身病、心病就会不断出现。佛住世时,在舍卫国有位须达多长者,(须达多长者,夙怜孤独,好行布施,人誉为给孤独长者,皈依佛陀。)他有一位朋友是舍卫国财富数一数二的大..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一只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猎食。他们的后面常跟着一只奸诈的野干,以捡食猛虎吃剩的猎物维生。野干虽然依附猛虎而生,却非常惧..
身心皎若流璃

身心皎若流璃

身心皎若流璃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琉璃。但见冰清涧底,不知春上花枝。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来说,修行确实很难:但对一个毅力坚强的人来说,修行却很简单。⊙修行并非..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