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与乞丐

佛陀与乞丐

佛陀与乞丐慈悲的爱心及关怀,是做人的根本。佛陀在憍萨罗国给孤独园说法时,有一天带领弟子出去托钵。到城里时,看到一群人围在巷道一处议论喧哗。于是,佛陀请一位弟前去探个究竟。弟子回来说:「佛陀,那群人围着一位老人议论纷纷。」佛陀说:「他们在议论什么?」弟子回答:「那位老人正在乞食,不..
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爱

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爱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不要封闭自己。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倘能以..
守空锅的老夫妇

守空锅的老夫妇

佛经中有一则小 故事 ,有对老夫妻没有子女、亲戚,住在一个山城小镇外,没有什么邻居,只有两老相依为命,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生活中充满着爱的意境与满心的善解。心中有爱 贫穷也快乐两老每天都会彼此问候:「你今天高兴吗?」「很高兴呀!」在一问一答中,两人哈哈大笑,笑声传遍山谷。有时候生活窘困,两人也不..
贪著口欲之灾

贪著口欲之灾

贪著口欲之灾贪图口腹之欲而造杀业,后果是得不偿失。从前,在某个山区住着一家人,他们以农牧维生,家中每个人都非常克勤克俭。尽管农作物年年丰收,畜养的羊群高大肥硕,他们却舍不得享用。当家中的男主人渐渐老迈时,他常常想,自己养了一大群羊,这辈子却从来没吃过羊肉,实在很想尝尝羊肉的滋味。..
奇异的木屐

奇异的木屐

奇异的木屐心存正念,常知足,得智慧;贪欲一起,求不得,增愚痴。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孩子十分乖巧、孝顺。当小男孩七、八岁时,母亲忽然得了一场大病,可是家里很穷,根本无法延请医生来诊治,小男孩心里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若不赶紧医治,母亲必定会病死。小男孩心急如焚,只好先向唯一的亲人--..
贪心失金鹅

贪心失金鹅

一位妇人在先生往生后,带着三个女儿到富有人家里当奴仆,母女四人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有一天,一只全身长满金黄色羽毛的鹅,突然飞到三位女孩面前说:「我是妳们的父亲,我知道妳们的生活很困难,母亲养育妳们也很辛苦,妳们可以拔我身上的羽毛去卖钱,改善生活。」妇人听了高兴地要女儿们赶快动手拔牠的羽毛;..
源信和尚

源信和尚

源信和尚心镜要用智慧和耐力来磨,才能清澈明净,光可鉴人。这个故事发生在日本。有个小男孩,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往生了,因此由母亲独力抚养。有一天晚上,小男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一座大寺院,寺院后面有一座藏经楼。里面除了有很多经书之外,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镜子;但是镜面上大多布满了..
池神与比丘

池神与比丘

阿含经里有一段小 故事 。有一位患了眼疾的年轻比丘,住在离佛陀很远的僧团里,后来视力变得很模糊,看不清外境的一切。那时有一位老比丘告诉他:「你的眼睛已经看不清外境了,你要训练自己的耳朵、鼻子,用其它的功能来感触外境!他听了以后心想:我的确应该训练自己用耳朵、鼻子来分辨外面的事物。远离境界,..
忏悔的猎人

忏悔的猎人

证严上人讲起在一本儿童故事书中的一段故事──在日本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与关怀?所以每天只知拿着枪打猎物,山村里的人,虽然很赞叹他的打猎技术,但大家并不把他当成山村里的一分子。猴子天生的亲情 感动猎人有一天,他去山中打猎,循着声音走到山里。..
幼虎与羊

幼虎与羊

在日常生活中,环境是培养心性的重要条件,所以,每个人都要审慎地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学习。凡事也要能「随遇而安」,不论遇到何种因缘或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学习适应,如此,身心才能轻安自在。安住羊群中的幼虎有段譬喻故事──在一处偏僻的山洞中,有只母虎刚产下一只幼虎。这时不巧有一群猎人经过,看到母..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