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残阳下的乡愁诉说着无常

父爱如山,残阳下的乡愁诉说着无常

在深冬严寒中,我回到阔别许久的故乡,那一如既往熟悉却又稍许陌生的一切,映入我的眼帘。老树的枯藤与残叶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岁月的无常,我也深深感到时光如水东流逝。到家后,我坐在屋内跟母亲诉说旅途的点滴,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咳嗽声与脚步声。我猜想着父亲的变化,或许遍布白发,或许身背佝偻..
是非由或自论 凡事之非  莫可于执

是非由或自论 凡事之非 莫可于执

“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千古流传,好像不争口气就是没骨气的表现。其实,生活中是是非非,纷纷扰扰。我们绞尽脑汁辩论是非,大事小事非弄个曲直方圆,却忽略了由此而引发的愤懑与祸端。说起是非,也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小误会。说起是非,也许只是别人无心的小过患。说起是非,也许只是一次搬弄口舌..
万事万物不离因果 佛弟子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

万事万物不离因果 佛弟子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

只记得那天心情很糟糕,清早和丈夫吵架的后遗症,像一股黑色的雾气,挥之不尽。婚姻是什么? 那只放满鲜花,洒满阳光,放着甜美音乐,向前飘曳的小船?扯淡!而我顶多是哪个岸上,想奋力把船靠岸的纤夫,但船总是出人意料偏航。我精疲力尽地回头看时,首先看到的是婆婆那双永远挑剔的眼,公公永远不置可..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明信因果与相信因果是两码事,我曾经杀过生该怎么办?

关于明信因果,在阿王诺布帕母著的《子必依论》中,用一章专门讲过,明信因果和相信因果是两码事,相信因果不一定真正理解因果道理。在南无羌佛说法《你明信因果吗?》法音中,佛陀更是深入浅出,苦口婆心,讲了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明信因果”这四个字,对我触动很大。因果是最科学、是最公平的,无因..
求助“仙家”“高人”治病,险些要了我的命

求助“仙家”“高人”治病,险些要了我的命

前两天在老家和父亲一起刨花生时,谈到了小时候的往事,说着说着父亲神色突然变得凝重了,像是勾起了什么难过的记忆。沉默了一会儿,他跟我说:“芳儿,你九岁时得了一场病,差点儿死了,脸和嘴唇都发黑了。你还记得吗?”一瞬间,三十多年前的记忆像是那些深埋在地里的花生,一铲下去,露出了它们盘根..
佛法震醒了迷路的我 让我找到回家的路

佛法震醒了迷路的我 让我找到回家的路

烟雨蒙蒙,笼罩着这个城市,也湿润了我的心。回顾以往骗低保,那是一段让人感慨和忏悔的“黑历史”。我是一个小市民,个子不高,但肩挑生活的重担。我的丈夫曾在煤矿被砸伤过,因而不能干力气活。三十年来,我一直照顾他,还要去饭店打工挣钱养家。丈夫呢,在家料理家务,偶尔也去朋友那里干点轻活,补..
全身心接受佛陀法露,竭尽全力依教奉行,才叫珍惜

全身心接受佛陀法露,竭尽全力依教奉行,才叫珍惜

珍惜二字对那些真正依教奉行的修行人来讲,都明白它的真正含义,而我是一个佛学知识非常浅薄的人,对“珍惜”的理解一直都是肤庸之极还不自知,直到我学习了拉珍圣德的《珍惜》一文。一个放生的因缘我走进了如来正法,这之前我姑姑家年仅52岁的二哥去世了,葬礼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心情一直不大好,..
大“疫”之下岂有完肤之地,人们做的那些事儿意味着什么?

大“疫”之下岂有完肤之地,人们做的那些事儿意味着什么?

疫情已经三个年头了,我想再也没有比这场疫情的爆发更能让我们领会到人与自然是个共同体的道理了。其他生命与己息息相关。覆巢之下无完卵,大疫之下又岂有完肤之地!其实人与自然之间、人与宇宙之间是息息相关、共生共赢、相互依存的关系,无论哪一个环节有变化都将牵涉到其它的一切,牵涉到整个法界。..
大难来临,这三户人家为何能幸免于难?

大难来临,这三户人家为何能幸免于难?

疫情在全世界已经肆虐三年了。我们是幸运的,在各级政府的有力监管防治下,让我们在疫情的汹涌洪流中幸存下来,同时各种感人的事迹也遍地上演。但疫情是有杀伤力的,在这三年里人们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恐慌。三年里,动不动就抢购食品、屯粮等,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近期又出现了抢购药品的“热潮”,如..
专学佛法义理就高兴,遇到俗务就厌烦,这种心态对吗?

专学佛法义理就高兴,遇到俗务就厌烦,这种心态对吗?

我是一个普通上班族,初学佛时总觉得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饭、睡觉、通勤,能学佛修行的时间简直太少了。想到人身难得,无常迅速,而我又把时间“浪费”在俗务上,焦灼烦恼之心简直更甚。我当时认为只有勤学理论、参禅的时间才是在求道,甚至于为了节省时间来学佛法义理,把家务都尽量推给家人做,如今想..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