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真的靠谱吗?看看师父怎么说

“相由心生”真的靠谱吗?看看师父怎么说

天有气象,可知风云变化。地有地理,可知山川形势。那么人呢?人皆有面相。是否能凭此看出什么端倪呢?古人讲“人心不同,各有其面”,佛家有云“相由心生”,那么一个人的心性真的能从相貌上呈现出来吗,看看西安西五台云居寺住持吉祥法师怎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只是相而已,并不代..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启智慧。对于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以后还会慢慢地开智慧,忍辱也是在开我们的智慧。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
如何让快乐总在线?

如何让快乐总在线?

问:您曾说过,痛苦和快乐是相互关联的。我想知道的是,如果没了痛苦和烦恼,我们还会觉得幸福、快乐吗?答:世间的苦乐是相对的,痛苦越大,缓解痛苦得来的快乐也越大。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还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修行追求的是解脱之乐,涅槃之乐,这是来自生命本具的良性潜质。一旦开启这种潜质..
信佛,究竟该信什么?

信佛,究竟该信什么?

很多人刚接触佛教时是冲着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健康而来亦或是为了求学、求财而来因此很多人便认为佛教的本质就是“烧香拜佛求菩萨”从而认为“信佛”是一种迷信的行为然而只是一味的祈求自身不努力,不随顺因缘这如同在家等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信仰的心态是肤浅且不长久的甚至是一种迷信的心态抱有这..
众生有佛性,为何不能成佛呢?

众生有佛性,为何不能成佛呢?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如何修“如幻三昧”?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相资。对万事万物作如此观察,就叫如幻三昧。《金刚经》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香云盖菩萨”的奥意你知道吗?

“香云盖菩萨”的奥意你知道吗?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炉香赞在佛教课诵中,为了表达赞颂佛菩萨及佛陀教法殊胜的种种功德,传统仪式中都会先唱诵《炉香赞》来表示敬意。《妙法莲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
绕塔为什么要三匝?拜塔、绕塔时,应当如何发愿?

绕塔为什么要三匝?拜塔、绕塔时,应当如何发愿?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绕塔为什么要三匝?“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顶礼于塔”:我们佛教徒见到塔一定要礼拜的。因为塔里边,十方常住三宝都具足,所以必须要礼塔。那么礼..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我是个好人,为什么得到的却比坏人少?

美国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专门主持儿童电台,并回答孩子们提出来的问题。有一天,一个叫Alice的六岁小女孩打来电话问了一个问题。小女孩问:我是个好孩子,我弟弟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按时上床。可弟弟却不听话,每次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我们很辛苦地做到这些,得到别人的赞叹,于是认为自己修得很到位了。我们渐渐把这些“外相”当成修行的本..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自己有没有做到、修到?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自己有没有做到、修到?

文/妙莲老和尚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法不灵。记住!佛法是缘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没因感不了果。因果不会欺负人,皇天决定是公平,诸佛菩萨更是因果分明。知道了这个道理,好好地精进吧!这一生几十年精进,能得到未来永久不受生死大苦之果,这个利益何止一本万利..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