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冤冤相报

佛教故事:冤冤相报

过去有个男子娶了两位太太:大太太膝下无子,小太太则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样可爱的男婴。由于丈夫非常喜欢这个小儿子,大太太因此心生嫉妒,对外却宣称自己疼爱这小男婴胜于亲生骨肉。因此,家人也都认为大太太将他视如己出,根本没有起任何疑心。然而,大太太始终意图要害死小男婴。就在小男婴大约一..
没修行,一说话就露馅了

没修行,一说话就露馅了

咱们就是从是是非非、善恶当中、得失当中、持戒犯戒当中走不出来,“他这么修错啦,这么修下三途,这么修下地狱。”满脑瓜子我见,邪知邪见,你咋知道人家下地狱?说个比喻,人家做一个事,你知道人家咋发心的吗?再说也是他的业力,因果相续相而已,人家这个业了完,就行菩萨道去啦,你咋知道人家下地..
世俗人能住寺庙吗?有何禁忌?

世俗人能住寺庙吗?有何禁忌?

很多人向往寺庙清净的生活,想到寺庙去体验一下,但又不知道寺庙是不是允许世俗人去暂住。其实,寺庙的大门是向大众敞开的。但目前很多寺院没有多余的地方居住,所以说不是不可以,只是条件不具备。在古代,很多赶考的读书人都会寄住在寺庙的。由此可见,从古以来,世俗之人都是可以暂住寺庙的。现在去..
在寺院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在寺院做义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

义工,是一种慈悲与利行的奉献,是一种爱心和时间的布施,是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义工菩萨各尽己能,努力耕耘,在为自己种福田积福的同时,也在为家人和后代积福。在服务大众的同时,也是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过程。1、做义工的目的身为三宝弟子,自当效仿诸佛菩萨,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没有我执后,用这个色身干什么?

没有我执后,用这个色身干什么?

发菩提心,无我奉献。我们学了关于发菩提心的知识以后,会很感动,然后会自己发愿。受戒的时候为了众生我们也是这样。我记得我们那时候在龙华寺受戒,冬天十二月,我们跪在龙华寺大殿前面的广场上,那里都是石头的,高低不平,我们从早上跪到中午,跪下来之后膝盖上的皮肉都破了。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不杀生,请走家中四害的方法!

家在农村或郊区的,老鼠可能更是家中常客,一些食物被他们光顾,一些衣服被他们损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杀杀杀,苍蝇拍一拍拍死几个,粘蝇纸一粘,粘住几十个,灭虫剂一杀杀死很多个,蟑螂药到处撒,老鼠药老鼠夹等等手段对付老鼠。这些众生被残忍的杀害很多,可是家中却越杀越多,总也不除根。而且杀..
​空观是什么?空掉你的妄想!

​空观是什么?空掉你的妄想!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来什么都没有,你要经常去想这道理。我们不要太注重这个人生的相状,这些都是业力,你碰不得,每一个都是地雷,弄得你满身都是伤痕。所以我们要从相里面去思惟道,其实这个因缘的假相都是暂时的,他背后有一个真实的本性,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菩萨教你十件事,让福报找上你!

菩萨教你十件事,让福报找上你!

第一句:知足常乐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第二句:活在今天人生只有三天,迷惑的人活在昨天,奢望的人活在明天,只有清澈的人活在今天。昨天已经过去,是过了期的支票,明天还没有..
钱财布施出去,有些“业”也跟着出去了

钱财布施出去,有些“业”也跟着出去了

你拥有的东西,都有业在里头。我们生活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多余的东西,就是业。因为任何东西都是所有人的业力创造出来的。你拥有太多时,就同时拥有了那些业力。所以,无论你多有钱,都要过清贫的生活,这样会长寿。一个人身体很差,适应不了环境,这就是福报在减少。大家有没有觉察?有些人换了一个地..
人心的九个结,你何时才肯解开?

人心的九个结,你何时才肯解开?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也是大哲学家。他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谈及到人心理的毛病——九结。结就是用绳子打结的这个结,打了死结,打不开,所以很麻烦,很痛苦。这九结分别是什么呢?一、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放不下:爱结爱结,也叫贪欲结。贪欲结能..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