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玄

又名十玄门、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显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能通此义,则可入华严经之玄海,故名玄门。又此十玄妙法,互相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

十支论

以瑜伽论为本的十种支论,即百法论、五蕴论、显扬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庄严论、分别瑜伽论。..

十普门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断惑普、入法门普、神通普、方便普、说法普、供养诸佛普、成就众生普。

十长养

指菩萨为增长善根,长养圣胎而修的十种心,即: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施心、好语心、益心、同心、定心、慧心。

十法行

修持经典一共有十种方法:一、书写,恭敬书写经典;二、供养,将经典供奉在塔里、佛殿里,以此诚心供养;三、施他,就是印经布施他人,使经典能够广为流传;四、谛听,用心地听闻经义;五、宣说..

十法界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十斋日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

十烦恼

又名十惑,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十无二

诸佛具有十种决定无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

十无碍

用周无碍、相遍无碍、寂用无碍、依起无碍、真应无碍、分圆无碍、因果无碍、依正无碍、潜入无碍、圆通无碍。

十无尽戒

即梵网经所说的十重禁戒。

十无尽藏

十种含藏无尽法海之法,即行藏、戒藏、惭藏、愧藏、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辨藏。

十甘露王

阿弥陀佛的别名。

十甘露明

即阿弥陀佛之大咒,咒中阿蜜利多(义即甘露)的句子有十个,故名十甘露明。

十胜行

即菩萨于十地时所修的十波罗蜜。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十重戒是杀戒..

十地

1、指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第五个十位名十地,在此十地,渐开佛界,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故又名十圣。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

十玄门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之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的,所以一切诸法的本体和现象,都是于同一时同一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这就是具足相应,这也是事事无碍法界之总相,其余九门都是此门的别释而..

十乘观

乘是车乘,行者修佛道,如驾大白牛车,直达涅槃宝所,故名为乘。此十乘,虽标为十,只有一法,即观不思议境,其余皆是资助作观之法,合之为十种,故称十乘。第一观名观不思议境,即以能观之智,..

十重无明

菩萨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