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种忍辱

(名数)一、非众生忍辱,于风雨寒热等非情法之迫害而忍辱之也。二、众生忍辱,于杀伤骂詈等众生之迫害忍受之也。见智度论十四。

二种佛境

(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二种邪见

(名数)一、破世间乐邪见。谓无视因果之理而造恶,堕于苦趣不得人天之乐之邪见也。二、破涅槃道邪见。虽修善,而执著于我,虽得人天之乐,而不得涅槃之邪见也。中论四曰:邪见有二种:一者破世..

二种信心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二种清净

(名数)一、自性清净,众生真如之心体,性本清净而无所染碍,名为自性清净。二、离垢清净,众生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之垢染,名为离垢清净。见华严大疏钞六。..

二种寂静

(名数)一、身寂静,舍离恩爱之家,避喧闹之世,闲居静处也。二、心寂静,离贪瞋痴等诸烦恼,修禅定,不起恶心也。

二种资粮

(名数)二种庄严之异名。福德与智德也。以此二德为资粮而证佛果也。见宝积经十二。

二种无知

(名数)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也。

二种轮身

(名数)正法教令之二轮身也。

二种远离

(名数)修行佛道之际,为欲使身器清净,远离身心二种之恶。即身远离,心远离也。

二种独觉

(名数)麟喻独觉,部行独觉也。

二种阐提

(名数)一、舍善根之阐提。此先天的,本来之阐提也。二、方便阐提。菩萨为化度众生,以方便假为阐提也。

二种薰习

(名数)七转识各缘其外境时,依其识自体之力,薰习其所缘境之二相分与本质之种子于第八识,谓之相分薰。薰习能缘之见分及自证分证自证分之种子于第八识内,谓之见分薰。..

二种超越三昧

(名数)超入三昧,超出三昧之称。

二福

(名数)一、梵福,大梵天王之福德也。二、圣德,三乘圣果之福德也。见法华文句十。

二语

(术语)又谓之两舌。即前后相违之语也。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

二际

(名数)一涅槃际,二生死际,际者界之义。视生死涅槃有别际者,小乘也。大乘则生死即涅槃,本无际畔。见华严经一。

二漏

(名数)一、有漏,漏者烦恼之异名也,有烦恼之法,或为增长烦恼缘之法,谓之有漏。二、无漏,离烦恼之清净法,及不为增长他烦恼缘之法,谓之无漏。..

二寿行

(名数)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舍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于僧众或于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禅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

二学

(名数)一读诵,二禅思。释氏要觉中曰:毗奈耶云:佛说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禅思。
分享推荐
意见反馈 随喜打赏
切换语言
会员登录
返回顶部
×

微信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微信分享二维码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

会员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

微信登录二维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